宋代 :王之望
古寺幽岩万木稠,蜀川一览尽西州。依微远树低平野,散漫清江吐乱洲。
老眼乍明疑岘首,归心忽动忆槎头。当年风物悲游子,子美应同故国愁。
和制帅
好事近(成都赏山茶,用路漕韵)
寄制帅
杂诗四首 其四
江发岷山阳,河出昆崙趾。渊源既洪深,浩浩并众水。
东流至渤澥,曲折万馀里。经山无重数,过郡不知几。
海边有小溪,近出海山里。未能数里间,已接潮波起。
到海虽则同,难与江河比。
小重山 成都上元席上用权帅许觉民韵
羃羃轻云护晓霜。银花千万朵,烂韶光。宝山金字屡更张。
笙箫远,帘幕閟重廊。
车马暗尘香。一邦如蜡日,尽豪狂。游人归路笑声长。
长歌里,击壤咏陶唐。
饶守陈粹中有诗见留次韵为谢
温原庙神御北还和谢景思韵
灵舆归路肃班班,帐殿秋风响佩环。九庙向来连北阙,五陵依佩对南山。
玉衣不受清尘涴,风马应随綵仗还。行起奉常陪荐享,天威咫尺侍悬间。
齐尧佐寄诗许予授代归谷城日相过次韵
题上清宫
送黄叔愚赴平江教授
人生水中萍,泛泛随波澜。偶然成聚散,谁使为悲欢。
伊余从君成,两见岁履端。相得恨不早,相见常苦难。
今又舍我去,觉我肝肠酸。君诚湖海士,豪气老不刓。
剧谈愤世俗,怒发时冲冠。向来对宣室,见晚帝兴叹。
落落不苟合,栖迟犹冷官。高才徒白首,未许陪鸳鸾。
苏台今辅郡,举头见长安。会看有追诏,祝君且加餐。
吾衰钓沧溟,羊裘侣鱼鼋。逍遥各有适,快睹扶摇抟。
尺书倘见存,慰此离忧宽。
倚江亭会上虞伯逵送梅花并二绝句坐上次韵并
题延庆观六时泉
出疆次副使准阴舟行
和关子东铁尺歌
先生平生无俗嗜,博取珍奇自娱戏。案间双尺本蛟龙,怪底雄雌俱出地。
含精古铁色沈沈,质白玉兮价黄金。有时风雨暗堂室,直恐雷电相搜寻。
净业知君专笔砚,白首残编天眼见。一朝出此瑞文房,神物化成非锻鍊。
阅遍千人谁得将,主人比德端且方。永供黄卷镇边幅,明窗净几生辉光。
先生歌成惊杰句,助发铿锵得君故。何人似与郭代公,宝剑豪篇不须赋。
书怀 其三
村居何所乐,春至木欣欣。夜睇海上月,昼瞻岭头云。
东家有胜士,杖屦日相亲。山行共采蕨,野步仍班荆。
初见气已合,久游意弥真。剧谈复痛饮,相对有馀情。
舟至都昌初见庐阜连日阴雨忽尔晚晴云气顿收
减字木兰花(恭人生日)
次韵陈庭藻赴天申燕诗二首
登第后投魏侍郎
再和制帅
王之望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155篇诗文
上李丈尚书
同庞彦才晚酌於涵翠轩
赠襄阳帅吴彦猷
王钤辖出示乃祖两令公画像求诗为赋长句
鹧鸪天(台州倚江亭即席和李举之,时曹功显、贺子忱同坐)
次制帅所和前韵
同鲜于蹈夫管养正饮卫氏云亭
许总卿见和再用韵
豁然亭
食橄榄有感
次韵刘南伯二首 其一
题广利院
和曾丈赠光作令赵元质
和李士举陪提刑徽猷游中梁山临秀远轩以望江中平陆之胜承示佳句且 ...
虞美人·鸳鸯碧瓦寒留雪
倚江亭会上虞伯逵送梅花并二绝句坐上次韵并调贺子忱 其一
题前诗已天忽作雨戏成一绝
帅漕复次韵再和
好事近(和荣大监)
汉意晤魏侯彦诚魏侯赠诗期依韵和已而荆门受代归乡襄务冗甚未果答 ...
赠元观正字
减字木兰花·珠帘乍见
题龙华寺
和眉守王郎中
寿台州黄守
次韵王司户梅花五绝下得用古人意及比妇人玉
病后戏赠同官蒋子权
挽王教授子节父
以鼎炉遗关子东有诗相谢次韵
钟鼓山间久雨二绝
惜分飞(别妓)
菩萨蛮 和钱处和上元
临江仙(赠贺子忱二侍妾二首)
病余兀坐偶成二绝
中秋同儿侄登宝峰亭
怀李相之
关子东约中秋游于竺再用前韵有诗和之
和姚令威春阴四绝
乙巳四月自都下省欧阳氏姊于封丘时河朔流移满道即事有作寄范觉民
过石城
同年十人会於湖上巫子先拘台制不来有诗次韵
丑奴儿(寄李德志)
浑醉庵诗
挽林给事中母柳夫人词三首 其二
上李丈尚书 其三
皇华馆以上巳落因修禊事题诗纪之
题邓寨周氏小园
还鲜于蹈夫诗编
龙华山寺寓居十首
次韵陈勉仲见留之什
丈人观庙醮留题
栖贤三峡桥次南康守晏德基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