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小重山 成都上元席上用权帅许觉民韵

小重山 成都上元席上用权帅许觉民韵

宋代 王之望

羃羃轻云护晓霜。银花千万朵,烂韶光。宝山金字屡更张。

笙箫远,帘幕閟重廊。

车马暗尘香。一邦如蜡日,尽豪狂。游人归路笑声长。

长歌里,击壤咏陶唐。

诗人王之望的古诗

过石城

宋代 王之望

沧浪渡口莫愁乡,万顷寒烟落木霜。
珍重使君留客意,一樽芳酒对斜阳。

送海棠与姚令威

宋代 王之望

酣酣芳意不胜春,一笑嫣然恼杀人。
分寄多情还解否,要教国色在东邻。

和关子东铁尺歌

宋代 王之望

先生平生无俗嗜,博取珍奇自娱戏。案间双尺本蛟龙,怪底雄雌俱出地。

含精古铁色沈沈,质白玉兮价黄金。有时风雨暗堂室,直恐雷电相搜寻。

净业知君专笔砚,白首残编天眼见。一朝出此瑞文房,神物化成非锻鍊。

阅遍千人谁得将,主人比德端且方。永供黄卷镇边幅,明窗净几生辉光。

先生歌成惊杰句,助发铿锵得君故。何人似与郭代公,宝剑豪篇不须赋。

永遇乐(和钱处和上元)

宋代 王之望

元夜风光,上都灯火,辉映春色。鳌冠仙山,龙衔瑞烛,银阙凌空碧。紫烟深拥,黄云孤起,人喜乍瞻天日。□云里,□□□□,侍臣□□鹄立。
雾收霞卷,珠帘开遍,翠暮娉婷争出。倾国丛中,钧天合处,忽听鸣清跸。貂裘小帽,随车信马,犹忆少年豪逸。如今对,山城皓月,但余叹息。

谢景思惠酒并二绝时宗守邀看上元景思不至次

宋代 王之望

使君高会著幽人,灯火元宵醉夜分。
博士从来文字饮,不妨聊复醉红裙。

词源图

宋代 王之望

著作之厅屏十幅。怪石沧江莽相束。
恍然坐我三峡旁,汹汹奔流欲颓屋。
不知狂澜何处回,壮哉万顷纳一杯。
自从此画出名手,海潮不复声如雷。
一时文士罗东观,波涛入笔驱河汉。
逍遥扪腹日来看,更得丹青助挥翰。
我本儒中山泽癯,烟蓑祗合老江湖。
烦将一段好东绢,画个渔舟钓雪图。

乙巳四月自都下省欧阳氏姊于封丘时河朔流移满道即事有作寄范觉民

宋代 王之望

北出都门道,红尘污客襟。号蝉如有意,高柳自成阴。

辙乱思良马,林幽慕逸禽。据鞍回首处,愈觉帝阍深。

题蒙泉

宋代 王之望

西北峨峨叠嶂来,涛奔浪涌势难回。
忽临城郭千峰住,下有源泉万斛开。
鱼鳖宁容腥沼沚,蛟龙曾是起风雷。
平时寂寞何灵响,岁旱方蜂济物才。

送别祝得之

宋代 王之望

倦游淹海上,得子意弥孰。
文彩与春秀,性情如玉温。
相从不知久,欲别更何言。
努力功名会,飞腾入帝阍。

题广利院

宋代 王之望

翠岭苍岩带落霞,水云平野一川斜。
二山相距无千里,数口俱仙有两家。
仇穴便当营草屋,武陵何必访桃花。
择乡试复询风俗,善政人人令尹夸。

风流子 其三 别妓

宋代 王之望

柳花飞絮,又还是、清明寂寞时节。洞府人间嗟素手,今日匆匆节拆。

巧笑难成,含情谁解,顾影无颜色。风流满面,却成春恨凄恻。

云鬓从亸金蝉,纷纷红泪,千点胭脂湿。聚调轻盈离调惨,声入低空愁碧。

祖帐将收,骊驹欲驾,去也劳相忆。伤心南浦,断肠芳草如积。

挽林给事中母柳夫人词三首 其二

宋代 王之望

作配归华族,生贤瑞国朝。升堂拜王导,窥牖识房乔。

綵服金龟重,安舆驷马骄。庆门今鼎盛,环佩忽萧萧。

念奴娇(坐上和何司户)

宋代 王之望

堂堂七尺,懔一时人物,孤映三蜀。闲雅风流豪醉后,犹有临邛蜀俗。十载虞庠,一官楚塞,雅操凌寒玉。江山千里,惠然来慰幽独。
落笔妙语如神,两章入手,不觉珠盈掬。从此西归荣耀处,宁假华旌高纛。乐府新声,郢都余唱,应纪阳春曲。老夫一醉,故人高义堪服。

题延庆观六时泉

宋代 王之望

千尺高崖屏翠琰,六时甘露雨真珠,
梯岩穿壑身亲到,始信仙灵境界殊。

减字木兰花 其一 代人戏赠

宋代 王之望

珠帘乍见。云雨无踪空有怨。锦字新词。青鸟衔来恼暗期。

桃溪字路。直到仙家留客处。今日东邻。远忆当年窥宋人。

小重山(成都上元席上用权帅许觉民韵)

宋代 王之望

幂幂轻云护晓霜。银花千万朵,烂韶光。宝山金字屡更张。笙箫远,帘幕闷重廊。
车马暗尘香。一邦如蜡日,尽豪狂。游人归路笑声长。长歌里,击壤咏陶唐。

戏景思

宋代 王之望

明镜佳期故未忘,月圆有缺恨何长。
阳台朝暮谁为主,梦裹时时怨楚王。

好事近(成都赏山茶,用路漕韵)

宋代 王之望

萧寺两株红,欲共晓霞争色。独占岁寒天气,正群芳休息。
坐中清唱并阳春,写物妙诗格。霜鬓自羞簪帽,叹如何抛得。

和姚令威春阴四绝

宋代 王之望

雨过山村绿满陂,红芳渐少翠阴低。
春风吹草依然碧,潮水浮花却自西。

次韵王圜中二首

宋代 王之望

网得金鳞不忍烹,一瓯春菜眼偏明。
逢君强赋湖阴曲,顾我方趋日照城。
散坐酴醿留客醉,过庭鹎鵊为谁鸣。
还朝密迩非轻别,知有蒲轮访姓名。
王之望

王之望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155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