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赵抃
壮岁胸怀独感时,肯随寒暑似民咨。能思损益长开卷,任有閒民不负诗。
趣向已为污俗笑,声名须共古人期。茅斋寂坐生秋思,无语西风夜月知。
次韵钱顗喜雨
山川灵秀降丰穰,十里油云泽我疆。为叩明神虞岁旱,故飘甘泽助春阳。
征人共解江头缆,游女争誇陌上桑。令尹爱民形喜色,作诗先已报丰祥。
次韵吴中复龙图题长桥铺
山东去蜀右,不惮客程遥。酒酌杯中醁,琴携爨下焦。
故人题大笔,佳句刻长桥。快读离怀解,如冰暖日消。
谒水心院讲僧继忠
烟波周匝望中赊,乘兴驱车一径斜。谁识上人修證地,水晶宫里法王家。
游南山宿盘龙寺
盘龙得山名,寺占山之下。老师草庵居,后嗣广精舍。
禅流日益盛,寂照腾诗价。我来诲其徒,竞以相誇诧。
少林的的意,一语独无暇。默然坐明窗,孤蟾彻清夜。
迟晓登终南,行行与谁话。
题中隐堂二首 其二
植杖焚香贝叶经,主人无事掩松扃。兀然隐几秋宵静,云在诸峰月在庭。
送张唐英司理赴渝州
不用咨嗟怆别离,听吾持别祝公词。少年得第人谁似,纯孝于亲里共推。
姓字已通丞相梦,才名须结圣君知。岳情要在平生允,容驷高门自有期。
送崔度推官任满还长安
三岁西州此效官,幕中无事有宾欢。瞻云预喜长安近,归骑还宾蜀道难。
分袂天涯逢腊尽,入关时候正春寒。前途应念朋从意,回首秦亭一据鞍。
和蔡黄裳节推外邑见贻二首 其二
冉冉成轻别,迟迟想倦游。去应宽蕙带,行亦佩吴钩。
访隐逢三径,寻真认十洲。有人频倚望,何日人刀头。
过云安军下岩僧舍
幽寺倚岩阿,云扉掩薜萝。老僧中燕息,谁问世风波。
题三泉县龙洞
蜀道群山尽可名,更逢佳处愈神清。初疑谷口连云掩,入见天心满洞明。
怪石磷磷蹲虎豹,飞泉落落碎瑶琼。嵬巅别有神仙路,又得攀跻向上行。
送前人还都
蜀道将输茂绩成,远人安靖岁丰盈。发施号令岷山峻,除去贪婪锦水清。
一旦赐环来日下,九秋乘驿度云程。朝廷礼盛荣归好,亲见吾皇讲太平。
彭泽狄梁公祠
贤正屯蒙日,阴邪会用时。人从万死过,谁肯一言危。
毒意回天后,忠诚荐柬之。复唐三百载,留得枕江祠。
次韵何若谷中隐堂观棋
春昼僧房静,楸枰战气豪。斜飞沙塞雁,奔怒海门涛。
决胜周旋久,阴谋计较劳。岂知中隐士,心不挂纤毫。
和范御史初出都门
牍奏辞三院,乡荣领百城。帝恩山岳重,臣命羽毛轻。
风月随人好,江湖照胆清。须公赠金玉,光照重行行。
陪前人游西湖兼简坐客
丝管喧喧拥画船,澄澜上下照红莲。一樽各尽十分酒,四老共成三百年。
北阙音书休忆念,西湖风物且留连。杭民夹道焚香看,白发朱颜长寿仙。
次韵程给事寄赵少师三首 其二
来属元丰第一年,农歌凿井自耕田。惟公好事康宁福,更许杭民识寿仙。
次韵叶纾太博惠砚二首 其二
多谢君诗重见珍,砚从黟水濯来新。持当夏昼南窗看,玉发光辉冷照人。
送范伯玉奉议赴阙
富贵于身有重轻,平生忠鲠世知名。不须勇事归田计,况有常推报国诚。
通籍官联分帝念,庆门恩赏作亲荣。一帆西上瞻天去,九月霜风壮客程。
送别张宪唐民
三年持节按刑章,岂弟其谁不叹降。才者设施功第一,使乎光彩竟无双。
宣风蜀右成新法,易拜秦东得旧邦。欲识远人留恋意,陇泉幽咽下巴江。
寄酬致政赵少师五首 其二
明月惊人为暗投,珍函开发晓光浮。五章丽句真高唱,所得过于万户侯。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631篇诗文
送范宪百禄赴阙
次何若谷上巳游江
次韵前人怀阙下偶成三首 其三
瑞莲花示禅僧
寄任大中秀才
次韵吴天常
次韵吴充学士斋居冬夜书事
过公安
寄酬张致政
次韵程给事见怀
寄酬致政赵少师五首 其五
次韵董仪都官见赠
题三井瀑巾
赠五岳观王道士二首 其一
上天竺寺石岩花
书琴坛
罾鱼
和范都官述怀
洞真观
次韵前人见赠
闻岭外寇梗
题马伏波庙二首 其二
次韵前人题曹娥庙二首 其一
题甘棠楼
荣諲学士按部未还因寄
题灵峰寺
次韵程给事同孙觉学士杨宪景略天衣谒禹庙夜归
送穆舜宾承议致政还乡
次韵程给事寄赵少师三首 其三
和见雪
侄婿郑庭晦与予
谒广慈大师诗颂 其一
次韵楼蓬闻角
退居十咏 其十 望南山
和彦涂田曹见寄
内照庵
先与祠岳续以权市征弗克往呈通判沈侯
答江钺都官见招
送刘昭寺丞游河南
登安乐山塔
武林即事寄前人二首 其一
留题剑门东园
送雍子方学士
题府庭海棕
次韵前人见寄二首 其一
次韵霍交中春游乐俗亭
初入荆江
次韵赵少师寄别程给事
杭州八咏 其八 介亭
次韵程给事会稽八咏 邃亭
次韵周敦颐国博重阳节近见菊
答彭守鲍叔轲郎中
次韵王宪表海亭赏雪
次韵王宪中秋不见月
谒广慈大师诗颂 其二
登真岩
次韵何若谷寄提刑蔡挺
入蜀江上对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