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赵抃
威惠三年邑政优,平生志业未经酬。嗟嗟故里松楸老,先陇归陪地下游。
次韵程给事书院浣纱石二首 其一
倾国铅黄不假施,吴兵勍敌顿凌夷。苧罗石在千馀载,好事公今尚作诗。
游雁荡将抵温州寄太守石牧之
霜风双鬓雪鬖鬖,物外寻真顿离凡。子舍若非叨别乘,我车安得到灵岩。
碧窥秋瀑心同洗,红嚼山杷口似馋。多谢贤侯见招意,数贻嘉咏与珍函。
杭州八咏 其八 介亭
介亭群石似飞来,深插云林两两排。占得群峰最高地,翠姿何处有尘霾。
宿房公湖偶成
广汉园池蜀自无,却思房相未如吾。浙东归去君恩重,乞得蓬莱与鉴湖。
游戒珠寺悼右军故宅
因山盛启浮屠舍,遗像仍留内史祠。笔冢近应为塔冢,墨池今已作莲池。
书楼观在人随远,兰渚亭存世几移。数纸黄庭谁不重,退之犹笑博鹅诗。
退居十咏 其八 濯缨亭
亭上秋登远目明,灈缨诚不是虚名。晴波一片如铺练,浮石江心彻底清。
屡乞致政诏答未允述怀
自愧孤忠荷圣慈,恩荣恳向九天辞。于今蒲柳衰残日,好是云烟放旷时。
玉阙累章烦赐诏,瀫江两桨蹉归期。宵征自有高人笑,漏尽钟鸣晓未知。
退居十咏 其二 水月阁
池阁孤清瞰碧流,太虚怀抱物华秋。圆蟾默有中宵约,几点閒云为我收。
越州讲僧智月见访
不惮风霜道阻修,一瓶一钵少迟留。稽山未可轻归去,浮石精蓝况旧游。
登开化寺白贲亭
秋霁涛江气象宽,龙山亭耸凭云端。老僧欲快吾心目,旋剪当轩竹数竿。
渔父五首 其二
月印苍波入夜寒,寂寥灯火水天宽。儿孙未解谙风色,几度船头失钓竿。
送运判韩宗道赴阙
去岁间关到蜀时,闻君早作促装期。初疑倾盖无多日,今幸分携已及期。
晓栈直登云里路,腊梅还见雪中枝。紫宸入觐从容对,剑外民灵荷帝慈。
何推官见招游岳麓以郡中事冗弗克偕行口占二绝以谢 其一
送客江亭一望间,隔江奇胜有千山。江头未必无舟子,自是名缰不暂閒。
题府庭海棕
海棕根干出栟榈,双势凌空剑外无。长锁荆榛嗟庙柏,不禁风外笑庭梧。
胡僧过识已千岁,蜀守来观只两株。离立峨峨同壮士,侧身东望拱皇都。
题张唐英秘校桂香亭
月中新得桂香清,归向斯亭立美名。作赋仗前登第好,拜恩堂下到家荣。
晓羞兰膳亲心乐,春照蓝袍俗眼惊。跬步不宜轻自待,青云岐路坦然平。
次韵程给事寄赵少师三首 其三
安车论别十馀年,睢水归思负郭田。浩浩胸襟涵渤澥,飘飘风骨是神仙。
自殿院得请知睦州同范御史挽舟过颍寓言 其二
得请天阍出拥麾,旧山东望已心飞。君恩欲使乡人宠,犹许峨冠獬豸归。
言怀寄三兄
沿牒非吾土,逢春忆故园。于今佐犀帐,经岁别鸰原。
讼简仍开卷,时平且属鞬。江乡去千里,凝睇一销魂。
升中古柏
雪挫更霜摧,寒心未易回。庭前皆古意,何必问西来。
送昭文刘少卿移知南海
世绪传英德,时才播令名。时裀终袭庆,桂籍旧升荣。
仕路登优绩,朝闺服俊声。风猷著台阁,操尚冠簪缨。
坟衍方谋学,冰霜未底清。分忧膺阃寄,颁教洽舆情。
会府资谋计,中闱念笃诚。汉庭当继好,戎帐去修盟。
通币旋君节,飞刍拥使旌。舟车勤转漕,仓廪庆丰盈。
廉士祈甄用,贪官愧窜惊。凤书来辇毂,熊轼镇荆衡。
压境无喧讼,连畴近力耕。腾谣闻五裤,行乐护千兵。
道路纤尘绝,人家协气生。涣恩飞睿诏,华序拜名卿。
更直群书府,于宣百粤城。祖筵徒恋恋,仙舸重行行。
预想歌来暮,前期报政成。上心方简注,元鼎伫和羹。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631篇诗文
送范伯玉奉议赴阙
答江钺都官见招
寄知福州范师道龙图
寄酬致政赵少师五首 其四
题隐者邵醇郊居
次韵许遵少卿见寄
过严陵呈前人
次韵前人见赠
次韵广东转运董仪职方同年见寄
赠禅僧二首 其二
初入荆江
送吴柏节推赴阙
过青泥岭
泛舟离台港
次韵王居卿提刑游云门山
和前人书僧正院壁
过岭回寄张景通先生示邑下同人
早离温江夜泊白沙步
和颍川见徐学士
南明示众
代寄刘信臣
张景通先生书堂
次韵何若谷赏花即席
登真岩
寄程汝玉秀才
次韵许少卿寄卧龙山茶
次韵张唐民都官道中有怀
次韵前人长至有怀二首 其二
同周敦颐国博游马祖山
景
成都西楼
游元积之龙图江湖堂
送十二弟太博扬倅潭州
次韵郡斋即事二首 其二
十八男㞦太仆寺丞生日
次韵程给事会稽八咏 邃亭
张宪重阳中得大黄上芝草一本作金龟以负之为赋
再得成都过华阴
送曾交屯田赴阙
留题戏綵堂示男㞦
次韵何若谷中隐堂观棋
闻杨畋病愈
和彦涂田曹见寄
己未岁十月七日登唐台山偶成
会新都孙直言于成都
寄酬致政赵少师五首 其三
六弟司户生日
游海云山
忆信安五弟拊
引年自喜
寄永倅周敦颐虞部
和淮上喜雪呈贯之
送程给事守越州
常山县公姚存哀词二首 其二
酬张唐英
次韵吴中复龙图题长桥铺
送邹舜咨回乡
送李运使学士赴阙十咏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