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赵抃
莫笑生涯一叶舟,江湖来往自悠悠。丝头漫有潭中意,逐浪鱼儿不上钩。
酬剑守王嘉锡郎中
登科三十四年春,五百人中有几人。顾我虚名惭过分,得公佳句读惊神。
初疑暗里双珠掷,自喜怀间万玉陈。预卜铃斋论仕契,入关聊为驻车轮。
次韵前人谒禹庙三首 其二
鉴水为功利一州,至今称颂古诸侯。渔樵早暮馀波及,耋老思贤尚涕流。
寄灵隐圆明禅师
故人相别岁时多,日欲为书奈懒何。犹喜个中无间断,西轩云岫碧嵯峨。
寄开化余遵道
野老余遵道,人微德义尊。家居青嶂底,身在白云根。
盛事传闾里,昌期付子孙。不烦迂步远,此去自高门。
送交代杨推官
三载从军绩用成,代还京用黯离情。亭长且作班荆饮,江迥愁闻唱棹声。
前席去当回帝问,初筵今已号宾荣。交承参袂宜敦好,莫惜殷勤重报琼。
次韵范师道龙图三首 其二
八月湖平绝越通,桐江烟水乱山中。客舟安稳尤为幸,百尺蒲帆一信风。
次韵前人题曹娥庙二首 其一
天资孝友本生知,不愧周人七子诗。绝妙好辞旌至性,丰碑千古奉坟祠。
再登亭偶作
气象三齐古得名,时登表海最高亭。河源一水下青嶂,人物两城如画屏。
邑报有秋期俗阜,守惭无术济民灵。从来狱市并容地,且向樽前任醉醒。
登开化寺白贲亭
秋霁涛江气象宽,龙山亭耸凭云端。老僧欲快吾心目,旋剪当轩竹数竿。
送茂守吴彦先郎中赴阙
汶山为郡数逢春,被诏还都岁又新。惠政久通蛮徼外,怆怀初又蜀江滨。
邛崃古未兼忠孝,宣室今非访鬼神。制禦羌夷知有术,上前章牍为开陈。
次韵前人见寄
阻奉交朋宴赏欢,杏林春发圣师坛。诗筒把玩初藏袖,铃阁吟师为整冠。
不啻梦昏惊玉磬,正如沈痼得金丹。夜来月下闻韶濩,并奏清音彻广寒。
次韵郡斋即事二首 其一
凤沼宠荣辞禁闼,龙山安稳驻车轮。东方渐喜威严霁,属郡争传号令新。
试数岁华如过隙,宜将世事拂前尘。因思四十年同榜,吴越如今只两人。
题郡园亭馆
为爱东园四照亭,剪开繁木快人情。新秋雨过閒云卷,十里南山两眼明。
送张唐英太博
蜀卿荣耀跂光尘,忠孝兼全到古人。万乘累年闻奏牍,双亲同古拜恩纶。
志侔鸾鹄风仪远,文得岷峨气象新。圣政于今急贤者,肯教留滞蜀江滨。
男㞦生日
重九登高节,阳秋禀气和。家家欢会日,祺寿所宜多。
次韵程给事登蓬莱阁偶成
蓬阁下临千嶂起,戟扉前对五云开。誇诗旧属元之宅,叶气今同老氏台。
月满夜疑仙子降,风恬春喜故人来。近缘冗剧怀清旷,梦里东游到几回。
常山县公姚存哀词二首 其二
威惠三年邑政优,平生志业未经酬。嗟嗟故里松楸老,先陇归陪地下游。
次韵张著作赠讲礼孙秀才
丈席横经事讲评,暂开雄辩五河倾。十年素蕴胸中吐,一日清风坐上生。
诸子授来疑顿释,先儒宗后业偏精。尘编古有多门学,今喜公能为发明。
席上感别送桂倅
照人冰骨是真仙,失臂江西仅十年。子拥倅车袍著茜,我趋宾席幕依莲。
今宵把酒方欢甚,明日班荆又黯然。八桂到须多假日,府中佳醑主公贤。
次韵僧重喜闻琴歌
我昔所宝真雷琴,弦丝轸玉徽黄金。昼横膝上夕抱寝,平生与我为知音。
一朝如扇逢秋舍,而今只有无弦者。无情曲调无情闻,浩浩之中都奏雅。
我默弹兮师寂听,清风之前明月下。子期有耳何处听,自笑家风太潇洒。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631篇诗文
忆信安五弟拊
因海印行感旧寄蜀中故人
退居十咏 其十 望南山
自温江宿僧净偲秀野轩
赠玉局李垂应太师
次韵前人题曹娥庙二首 其二
张宪重阳中得大黄上芝草一本作金龟以负之为赋
过鄱阳湖先寄洪守唐介待制 其二
寄酬齐州曾巩学士二首 其二
洞真观
次韵程给事会稽八咏 拂云亭
别后寄表弟李定
过台州登巾子晚游东湖
次韵前人寓越廨宇有怀
渔父五首 其四
和范御史石仓晚泊
杭州鹿鸣宴示诸秀才
览先祖太傅留题国清寺继和
次韵程给事同孙觉学士杨宪景略游天衣寺
信笔示诸弟侄子孙
送石秘校
酬杨鸿渐察判见寄
乌龙山
次韵程给事寄法云禅师重喜
次韵程给事越州元夕观灯
次韵前人题六和寺壁
再经江原县有作
题三辅院
书琴坛
瑞莲花示禅僧
宿漫岭
有怀前人
登真岩
酬张唐英
送吴柏节推赴阙
次韵程给事会稽八咏 妙乐庵
招刘绛主簿游山
游戒珠寺悼右军故宅
送衢守王照大夫
送十二弟太博扬倅潭州
次韵前人蓬莱阁即事
次韵郑琰登睦州高峰塔
留题悦亭因简何若谷都官
谢蜀倅卢夏郎中惠诗
次韵前人和许少卿见怀三首 其一
和何节判观水
次韵霍交中春游乐俗亭
九日湖上登高寄前人二首 其一
答江钺都官见招
次韵楼头闻角
酬越守孔延之度支
经鄱阳湖
和石涧寺龙潭
答前人喜杭越二守赓唱
入蜀先寄青城张遨先生
次韵程给事会稽八咏 望秦楼
景
次韵程给事自述
清风阁即事
次韵孔宗翰水磨园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