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徐径坂

和徐径坂

宋代 赵汝腾

我敬楳埜翁,治郡如元结。
一朝殉国死,黄壤恨谁雪。
赤输陈蕃心,碧化苌弘血。
铭笔得柯仙,群阴消蟋蟀。

诗人赵汝腾的古诗

偶见孟博送仲久诗章辄题二绝代赠

宋代 赵汝腾

扁舟乘兴山阴道,春半园林雪未消。
便解貂裘从我在,小窗幽寂共箪瓢。

趣饶伯舆来期

宋代 赵汝腾

忽得高贤讯,篝灯读数回。
苦辞白鹿讲,盍为紫阳来。
水毁祠无恙,堂新教有开。
须君速戾止,倡道淑英材。

驿至得径坂讲席帛诗喜甚和韵且坚秋风武夷之

宋代 赵汝腾

驿足归来以口陈,烂柯山色碧嶙峋。
横经二月二十一,听讲三千三百人。
圣者子孙皆在列,愚而夫妇也知津。
衰翁首看法筵义,文与正蒙相比伦。

题永阳文献录

宋代 赵汝腾

冢中夷跖同枯骨,身后逢干享令名。
读遍永阳文献录,可怜齰舌老司老。

涌泉亭

宋代 赵汝腾

涌泉亭畔坐蒙茸,手指三江抚万松。
石鼓生云深有意,珠骊吐万密无踪。
禽声人语同时乐,林影日华相映重。
邂逅一樽开笑口,菊萸犹笑不从容。

挽盛君时

宋代 赵汝腾

忽报斯人讣,伤哉命压头。
皇皇如有索,落落竟何求。
学道鱼千里,辞家貉一丘。
幸哉犹有子,可解二亲忧。

次韵叔兴见赠

宋代 赵汝腾

眼界纷纷尽扫除,云烟杳雾是匡庐。
江山信美非吾土,井邑繁雄想旧庐。
落笔纵横盾草檄,感时忧愤欲成书。
要须起赴功名会,莫守陈编似蠹鱼。

和徐径坂衡阳使君韵题渔庄烟雨

宋代 赵汝腾

列子御风旬五日,庄周称寿八千秋。
归欤烟雨蒙蒙景,萼集班衣剩劝酬。

挽郑知府

宋代 赵汝腾

先正当年遇阜陵,在廷玉立指忠清。
甘棠笏得孙枝绍,使竹符分棣萼荣。
七袠骎骎登上寿,诸郎鼎鼎擅英名。
北邙邙千古无恨,吟些聊供薤露声。

和徐径坂韵二首 其一

宋代 赵汝腾

玉柯仙管频念我,大书束念浓墨斑。寄情缥渺江海际,匠语惨澹云烟间。

燃藜太乙中夜照,垂钓客星清昼閒。观公舒卷皆以道,仁智山静水潺湲。

寿致政徐光禄

宋代 赵汝腾

易跻廿四中书考,难聚三千听讲生。
入侍亲庭为一笑,方瞳弘景转精神。

寿史刑使

宋代 赵汝腾

羡公博学今扬雄,未许蜀珍专瑞蜀。
喜公奉使今鲜于,又见福星来照福。
我初敬公因谠疏,万言批鳞折五鹿。
我转敬公缘清操,高吟放鹤孤山麓。
今兹仗斧更仁厚,庭草不锄生意足。
忧时两鬓白发增,爱贤一念缁衣笃。
衰予归卧西河上,都骑时来寻涧谷。
清言竟日无尽藏,想见胸中几天禄。
若人盍置论思地,垂弧定有锋车趣。
去年五言称公寿,今年笑指湖山绿。

暇日领客登眺

宋代 赵汝腾

暇日登层城,目眺黄花冈。
来山何岌页,余势犹回翔。
郡治枕其中,溪流绕其旁。
建中实经始,淳佑罗怀襄。
河伯何不仁平陆如江洋。水余予领牧,
初至觉荒凉。赖天赐连稔,
田里多稻粱。旧观喜渐复,
新屋兴示央。偶领宾戚游,
松下倾杯觞。岚气接洲渚,
举目皆寒苍。

庆高耻堂柱史都运

宋代 赵汝腾

招麾不可独斯人,中外称为社稷臣。
永叔未容居四谏,鲜于且起福全闽。
光华濡辔今新遣,风采埋轮又一新。
命下八州俱鼓舞,紫霞老守喜津津。

送伯和侄归里之戍

宋代 赵汝腾

留尔纫秋桂,归欤迫戍瓜。
定将儒术饰,肯以惠文夸。
狱敬裨王国,帷褰佐使家。
公余更努力,学似海无涯。

再用韵答饶计使

宋代 赵汝腾

周原膴膴隶台纲,茶篚驰供玉食香。
贡重郑男难并列,品珍考叔未曾尝。
乳药烹就分清贶,英草吟成属大方。
后蔡前丁同入讽,令人怀古九回肠。

饯用晦侄南安令 其二

宋代 赵汝腾

作邑无他法,精神在拊摩。吏肥民必瘦,酒少饭宜多。

宁拙催科考,须知于蔿歌。莫将还债看,好事易蹉跎。

再答 其三

宋代 赵汝腾

孤风独上子陵台,藻思天然顷刻开。银烛不妨花下照,铁心肯刻赋中回。

休怀濯锦江边梦,早应筑沙堤上来。急裹紫霞望公至,也教凡卉识仙莱。

遗徐端友寿母夫人

宋代 赵汝腾

望东云兮怀玉,产二英兮鸑鷟。
持荣名兮寿亲,颂大椿兮对菊。
餐初英兮慕屈子之菲菲,饮寒潭兮陋胡广之碌碌。
我敬爱之,勉以猗绿。
垂芳兮无穷,介母兮多福。

饯用晦侄南安令

宋代 赵汝腾

尔宦神皋日,缙绅无间言。
勇怀南邑绶,为便北堂萱。
侍讲鸾栖旧,端明棠荫存。
时能挹前辈,为政有根源。
赵汝腾

赵汝腾

赵汝腾(?-1261年),字茂实,号庸斋。居福州(今属福建)。生年不详,卒于宋理宗景定二年。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历迁籍田令。如试职馆,授秘书省正字。累官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入奏前后奸谀兴利之臣,很是切直。后官终翰林学士承旨。汝腾着有庸斋集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宋太宗八世孙,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历官差主管礼、兵部架阁,迁籍田令。累官权工部尚书兼权中书舍人。不久被罢免。又用为礼部尚书兼给事中。拜翰林学士。晚年号紫霞翁,景定二年(1261年)卒。谥忠靖。着有《庸斋集》六卷。► 10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