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琅琊王歌辞八首 其一

琅琊王歌辞八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新买五尺刀,烂熳芙蓉焰。晓夕时一开,取照幽人胆。

诗人陈恭尹的古诗

游七星岩

清代 陈恭尹

立马眺平芜,萧萧见苍壁。不知何处云,飞作兹山石。

嵯峨各异势,纷诡非一色。旁通类户牖,中虚成室宅。

藤根上郁盘,石乳下涓滴。时闻钟磬鸣,宛若仙源隔。

灵峰互亏蔽,微径缘空隙。颇疑混沌初,有此机巧迹。

遨游兹已屡,岁月真如掷。川原无古今,世事空畴昔。

徘徊倚层巅,北风感行客。

钱太常葭湄以半舫诗索和次韵四首兼以送之 其三

清代 陈恭尹

坳堂一芥亦堪横,此地遥连汉苑瀛。白舫青帘聊寄傲,帝风卿月共澄清。

平居岂有乘桴叹,壮志唯期破浪行。笑散江滨老渔父,竹竿摇曳绿蓑轻。

送詹意友之潮阳扶其父祖旅榇还闽二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水木根源有此身,十年泉路不知春。看君近泪无乾土,自有连舟解赠人。

送陈生洲之楚

清代 陈恭尹

庾关南北路非赊,作客无妨阅岁华。珠海夜灯飞竹叶,罗浮明月梦梅花。

一毛是凤知文采,三世乘骢识故家。西去洞庭秋渺渺,伊人从此咏蒹葭。

刘信宜阶六

清代 陈恭尹

岭南岭北共嶙峋,宇内同声复几人。再世立名青史远,一官滨海白头新。

车前甘雨随飞盖,郭外晴花满仲春。千里寄言惭肆好,雅诗仍为颂生申。

越台新柳诗十首和王础尘 其九

清代 陈恭尹

好鸟飞来韵不孤,从来寄托属吾徒。贞操只许陶彭泽,直道无妨鲁大夫。

宿宝积寺

清代 陈恭尹

跻险力未疲,白日停西峰。将酌石上泉,迤逦投云松。

幽寺肃古苔,绝壁悬高窗。列席就清阴,开襟面凉风。

石床倚林标,远眺千里江。原野渐微没,井邑方空濛。

列古一朝暮,宇宙何终穷。茫茫大梦内,往哲留其踪。

聊为命觞壶,冥寄开心胸。

过梁殿一殿章山园三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百寻藤蔓老龙形,千岁松根下有苓。峭壁尚粘霜叶赤,一峰分入几楼青。

戊辰正月十日舟泊端州王础尘天开建适至令子紫巘招同李苍水过集高 ...

清代 陈恭尹

正月溪山馀暖气,炎方别天为天地。乘兴拿舟入峡来,故人恰天康州至。

客中无地可为欢,高君况在郊南寺。落落乾坤数老翁,天涯想见俱憔悴。

贤郎高燕为客开,李生后至初挥杯。登楼旷望见原野,定山数点青崔嵬。

园桃一树红如火,折向瓶中如笑我。东风只天恋新枝,何处林间寻硕果。

年当壮盛好努力,白发生来无一可。且烧高烛佛灯前,狂歌纵饮开新年。

东南之美略已具,人间此会非徒然,为君白眼望青天。

刘沛叔真赞二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须眉不觉尽为霜,尚借戎装作道装。肘后未曾离组绶,斗酒犹自现干将。

越台新柳诗十首和王础尘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今年春色异常时,腊尽天南早见丝。想到上林二三月,野虫书遍卧生枝。

题萧叔兼行乐

清代 陈恭尹

草际相呼立渚禽,茅堂萧寂不须深。图书左右堪怡悦,脱屣浮云物外心。

怀古十首 其十 隋宫

清代 陈恭尹

谷洛通淮日夜流,渚荷宫树不曾秋。十年士女河边骨,一笑君王镜里头。

月下虹蜺生水殿,天中丝管在迷楼。繁华往事邗沟外,风起杨花无那愁。

程母吴贞孝寿诗

清代 陈恭尹

今古恒情计菀枯,夫人贞孝独为殊。未亡已立千秋志,受托曾无六尺孤。

天到定时回厄运,月经胎后产明珠。请看母寿儿方盛,善庆于兹得楷模。

次和王础尘辛未岁除八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行止唯天所命之,不将颓暮叹斯时。亦知春到寻常事,其奈寒深益尔思。

西北回风吹地转,东南初日上楼迟。苦吟昕夕频搔首,短发星星只欲垂。

题严九皋行乐图三首 其三

清代 陈恭尹

天空不碍九皋鸣,风递庭阴子和声。千六百年形始定,祝君遐寿应嘉名。

铙歌 其七

清代 陈恭尹

粤海关开海舶过,渔人生计只渔蓑。从今不用愁饥馁,鱼课承恩减已多。

月节折杨柳歌十三首 其七 七月歌

清代 陈恭尹

杨州牛女纪,孟月渡河秋,人间复何似。折杨柳,蟢子识窗前,誇道天孙巧。

赠温

清代 陈恭尹

永安新邑百年馀,山峻泉高毓秀初。贾傅妙龄将入洛,太真英略岂怀居。

庭趋诗礼闻金铎,策对天人拜玉除。雏凤清声非一日,即看云驷上冲虚。

次和王础尘辛未岁除八首 其三

清代 陈恭尹

无成六十总空过,往事追寻鬓自皤。蓬矢桑弧亲命重,晬盘春酒喜情多。

骚人最爱高冠岌,卫女长思佩玉傩。风树有怀嗟弗及,馀年遮莫更磋跎。

陈恭尹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931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