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别王础尘

赠别王础尘

清代 陈恭尹

昔年与子珠江别,太白有芒宵八月。今来送子五羊城,土木双星守不行。

徘徊往复似有恋,毋乃类我故人情。昔年见子须如漆,今来白发参差出。

死生万变十年中,唯有两心尚如一。不肯低头就一时,不曾失足受磷缁。

只将热酒浇怀抱,下士闻而大笑之。君不见天上之星密如雨,亮天之工才有五。

世间豪杰岂能多,碌碌因人自终古。

诗人陈恭尹的古诗

送黎方回归耕罗浮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先世诗篇刻已成,罗浮归去好躬耕。知君幽意无终极,更向丹崖自勒铭。

答潘子登

清代 陈恭尹

天之为文星与月,人之为文笔与舌。自从星月一晦冥,文章正与几于绝。

挑灯昨夜读君书,字字行间皆有血。君父之辱义正同,有口莫向他人说。

精卫填海海未乾,愚公移山山可裂。山崩海竭必有时,此心不与天壤灭。

蘸笔须到星宿源,磨锋必用昆吾铁。但能闭户造坚车,今古修途同一辙。

杂诗九首 其五

清代 陈恭尹

商风自何来,白云起秋色。梧柯下一叶,百卉萋未息。

天地方疾威,美者先受抑。捐生故有人,困馁焉足惜。

丰此百年躯,只为蝼蚁德。

病足经时郑迈公以桑寄生见贻渐有起色赋此戏柬

清代 陈恭尹

寓形宇内已无多,寓木深承起积疴。吾道不行非一日,妙方端的更如何。

题萧叔兼行乐

清代 陈恭尹

草际相呼立渚禽,茅堂萧寂不须深。图书左右堪怡悦,脱屣浮云物外心。

折杨柳歌五首 其五

清代 陈恭尹

左手櫜健弓,右手结柔辔。抽出腰下刀,深勒燕山字。

题甘衷素小影

清代 陈恭尹

青松白石不沾尘,野服科头意自真。一坐空山非易得,十年南北倦游人。

立秋日冒雨过林立人因同潘子登许允臣饮罗非黄乔梓山斋有作

清代 陈恭尹

肩舆不速赴高轩,正喜新秋好晤言。白帝来时风满座,青尊开晤雨翻盆。

即飞玉露消残暑,谁泻银河洗厚坤。却为吾侪留重客,未教舟楫返江门。

送徐仲内

清代 陈恭尹

四月梅雨来,空山道弥左。城中故人寄尺书,闻君昨理将归舸。

故扶微疾强出送,有姊之丧行未可。徘徊中夜不成声,欲泣欲歌愁绝我。

生平忼慨好故诗,于君不敢轻为辞。生平孟浪颇自许,不敢君前多一语。

识深鉴洞既莫伦,烁古澄今目如炬。白头南北意何如,箧里羲爻一卷书。

潜思静玩日有得,天人至理匪玄虚。即今归卧江上庐,大江北去连淮徐。

中州地广气坦舒,渭河汴洛王者居。况君生长秦故墟,蟠溪卜猎逢老渔。

空同问道回帝车,六经所纪斯权舆。访古出入骑蹇驴,鞍傍挂酒燔枯鱼。

俯仰自得乐有馀,慎勿遗我音信疏。

藤簟

清代 陈恭尹

一片燕山雪,千枝海上藤。结为几万字,字字读成冰。

缕细常欺发,光寒不集蝇。暑天南地上,从此绝炎蒸。

感怀十七首 其三

清代 陈恭尹

往者不可追,来者不可期。俯首为今人,举体无一宜。

有目厌兵革,有耳闻号啼。有腹饱糠覈,有足履祸枢。

赤舌有如火,更以焚其躯。

哲思轩

清代 陈恭尹

哲人邈矣复何思,道德文章总我师。夜寐夙兴勤所事,保身唯咏仲山诗。

舟夜

清代 陈恭尹

夜寒犹自拥秋衣,水底星河数雁飞。空得家书无一字,满缄稠叠寄当归。

送袁密山归平乐三首 其三

清代 陈恭尹

桂江山水极雕锼,奇峭参天带急流。便欲束装从此去,唱酬三月共扁舟。

九日王云庵参戎招集东皋即事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将军逸兴浩无涯,翠幕凭高览物华。己命分弓催绿酒,更烦飞骑送黄花。

孤城夕照明双塔,极浦澄波映万家。尽醉不知归路远,西风楼堞有吹笳。

刘沛叔真赞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双江战血染朱轮,五十年前即此身。剩有箪瓢归陋巷,不劳名姓上麒麟。

程母吴贞孝寿诗

清代 陈恭尹

今古恒情计菀枯,夫人贞孝独为殊。未亡已立千秋志,受托曾无六尺孤。

天到定时回厄运,月经胎后产明珠。请看母寿儿方盛,善庆于兹得楷模。

送王子玉归南昌二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西畴螟螣不成禾,南海先秋己自波。莫讶送君无好句,诗怀枯寂比人多。

题佟子小影

清代 陈恭尹

郁郁长松谡谡风,一囊更自抱丝桐。知音岂患人间少,流水高山在目中。

中秋后一日黄积庵招同吴山带罗仲牧梁芳济何楚奇王也夔集见堂雨中 ...

清代 陈恭尹

金风萧爽雨初收,玉镜东南渐上楼。康乐赋时嗟既满,荆州闲日叹如流。

枰中白黑疑双鬓,琴里宫商缓百忧。相约深杯还共醉,年年追赏穗城秋。

陈恭尹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931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