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甘衷素小影

题甘衷素小影

清代 陈恭尹

青松白石不沾尘,野服科头意自真。一坐空山非易得,十年南北倦游人。

诗人陈恭尹的古诗

走笔送家云石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南天积雨乱红飞,岭北山川绿尚希。莫恋长安为客乐,驷车须念过桥归。

送赵秋谷之潮州

清代 陈恭尹

半月五羊城,紫梅开尚浅。何以乐新知,青尊共游衍。

良俦唯二三,美酝无沈湎。时寻广莫野,或命岢峨艑。

古寺搜碑遗,清溪候潮转。悠然发长啸,倏尔飞雄辩。

归来读君诗,烛下终长卷。如有神物凭,顿使心目展。

东海与泰山,真形入裁剪。人言之子傲,我独钦其善。

群惊叶县龙,信有蜀州犬。性情虽各适,去取良无舛。

倘君非不狂,即我狂难免。寒冬为此别,宿约诚须践。

昌黎驱鳄地,风教今重阐。首路指龙川,君家旧疆畎。

怀古一沈吟,新篇会非鲜。引领望归艎,芳郊及春饯。

寄祝冯再来中丞是日值立春三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官为白简生风地,德应青阳解冻天。欲使疮痍归衽席,顿将鸾凤易鹰鹯。

精诚星日高难格,忠信波涛涉亦全。金马棠阴无恙否,石羊城下已三年。

送王子玉归南昌二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西畴螟螣不成禾,南海先秋己自波。莫讶送君无好句,诗怀枯寂比人多。

次答张鄂山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信道三人必有师,白头宁恨识君迟。杯浮菊蕊香犹在,诗寄梅花语几奇。

湘曲几时归贺监,海边何处觅安期。深谈不觉销红烛,旅宿高城斗柄移。

答朱彦则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云间坛坫世同推,之子南来慰所思。白石砂床勾漏客,清秋幕府杜陵诗。

句如初日斯为美,曲是阳春和自迟。咫尺端溪不谋面,与君俱有鬓边丝。

俞别驾介石招饮郡斋

清代 陈恭尹

从来佐郡称多暇,一遇诗人事事清。竹里幽斋谁得到,花边新雨客能行。

频开美酝传金碗,坐听娇歌倚玉笙。昨日西湖同泛棹,月明今夜在江城。

送戴怡涛观察之官雷廉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五两风轻引木兰,福星从此向西看。溪山旧熟骅骝足,父老欢迎獬豸冠。

郊有神雷供出令,蚌含明月识新官。旌旗指处氛祲息,反侧而今报平安。

吹台

清代 陈恭尹

风吹吹台树,树叶高下飞。嗟哉两游子,远适不念归。

马蹇负橐行,鞭断持竹枝。徬徨吹台下,据地擢素髭。

借问客游子,飘飖欲何之。乃云适西北,又不入帝畿。

闻有燕赵士,尚义如渴饥。虽则如渴饥,昔是而今非。

高冈多蒺藜,下室多伊威。黄河问清水,升斗不可希。

风吹吹台树,树叶落不远。嗟尔两游子,远行莫如返。

题行乐图二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此日能闲即是仙,湘帘高卷竹风前。诸童笑语还相和,一部元音胜管弦。

次答张亦姜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英年异骨总超群,况复清才绝众芬。笔下词流称倒峡,赋成人意欲淩云。

取途自合先高足,语勇何须问败军。曾作汨罗江上客,巫阳招尽世谁闻。

次韵答姚叔烟见赠四首 其四

清代 陈恭尹

吴越山川未阻修,东南谁是仲宣楼。偶滋兰畹期同气,并缉荷裳好耐秋。

负郭未嫌门是席,坳堂犹可芥为舟。他时车马如相访,不用桃花引水流。

送云在青入都

清代 陈恭尹

如何万里赴幽燕,正是蕉黄荔熟天。南海歌骊飞雨外,西风骑马转蓬前。

壮游尚觉光生路,旧识应惊雪满颠。朝右近多交好在,帝城云日与留连。

哭王础尘十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武昌江上覆舟时,天道悠悠莫可知。总是人间不成事,廿年重活更何为。

怀何不偕三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南客见毳毛,安知可为旃。英雄在史册,宁无行路间。

夫子久飞遁,徒步来南山。长歌宫阙下,北首望燕然。

龙德而蛇行,谁能测其全。夕醉王侯宅,朝游侠少年。

铙歌 其五

清代 陈恭尹

中天悬月照龙旗,战士连营战马肥。犹带征闽功伐在,南蛮谁复抗天威。

东湖曲十首 其五

清代 陈恭尹

大石楼连小石楼,上楼遥见珊瑚洲。洲边花艳谁家女,笑掷红菱打白鸥。

梁虚斋园中木绵次韵

清代 陈恭尹

太华十丈几曾花,今见南州野老家。近院似归金蜡炬,倚山如出石床砂。

每来丹凤巢三月,未许铜瓶折一丫。便是天台最深处,赋才何让赤城霞。

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 ...

清代 陈恭尹

青泥亭子石阑干,高冢累累照水寒。泉下朝云何处所,偈中如露未远乾。

蝇能远道因随骥,草有馀香不让兰。试问钱塘苏小墓,清明寒食几人看。

题行乐图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拍手阶前稚子嬉,南园春色柳丝丝。郎君修洁人如玉,触目琳琅乐可知。

陈恭尹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931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