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古有乘车戴笠之谣其相逢必有歌盖逸之也戴笠者歌曰

古有乘车戴笠之谣其相逢必有歌盖逸之也戴笠者歌曰

清代 陈恭尹

南园道,萧兰不同芳,共是三春草。

诗人陈恭尹的古诗

筑室谣和何不偕三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杵声缓,杵声急。不畏筑墙低,只畏囊羞涩。墙低有土犹可锄,囊空人笑不丈夫。

赠贾中军

清代 陈恭尹

荆郢为都自昔雄,将军威略有儒风。长江独扼三川险,半壁曾高百战功。

近建旌旗沧海上,会题名姓汉台中。从来好士心无极,嘉宴犹招白发翁。

送蒋莘田大参之任河南提学五首 其五

清代 陈恭尹

连开书院育人文,南海宫墙气象新。曾是童年灯火地,门前桃李两重春。

黄明经俊胤年九十三犹赴闱试诗以壮之

清代 陈恭尹

七待春开便百年,少时朋辈几人全。犹为场屋诸生帽,已谢朝廷养士钱。

老脚登山无万仞,小书盈纸有千篇。知君定是鹰扬老,黄石黄公未足传。

秋行四首 其四

清代 陈恭尹

酒醒已离孤店,灯残莫写乡书。晓月啼猿未已,秋山匹马归欤。

仁和周氏节孝诗

清代 陈恭尹

谁言母有夫,有夫中道归黄垆。谁言子有母,有母生儿身不久。

母亡有母能抚孤,夫亡教子成室家。母之报夫在教子,子能事生即事死。

呜呼,节孝萃一门,我欲歌之难为言。

题画莲花二首 其一

清代 陈恭尹

谁写芙蓉望俨然,清香虽未态殊妍。真花开落才三日,一纸长存定百年。

赠徐道冲

清代 陈恭尹

雍喈声已满朝阳,雏凤今看起后行。继世才名徐孝穆,慰亲词赋鲁灵光。

楝花风里过三楚,荔子香时到五羊。车辙肯来寻负郭,老生头白尚能狂。

立秋日冒雨过林立人因同潘子登许允臣饮罗非黄乔梓山斋有作

清代 陈恭尹

肩舆不速赴高轩,正喜新秋好晤言。白帝来时风满座,青尊开晤雨翻盆。

即飞玉露消残暑,谁泻银河洗厚坤。却为吾侪留重客,未教舟楫返江门。

赠山农二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死国当年尚有孤,为忠为节义何殊。白头吟望天南路,老泪相逢各未枯。

题王惠州紫诠使君观瀑图三首 其三

清代 陈恭尹

曾宿田盘最上方,一麾频岁驻罗阳。知君滋味尝都遍,南北山泉孰较长。

次韵答姚叔烟见赠四首 其四

清代 陈恭尹

吴越山川未阻修,东南谁是仲宣楼。偶滋兰畹期同气,并缉荷裳好耐秋。

负郭未嫌门是席,坳堂犹可芥为舟。他时车马如相访,不用桃花引水流。

铙歌 其五

清代 陈恭尹

中天悬月照龙旗,战士连营战马肥。犹带征闽功伐在,南蛮谁复抗天威。

寄吴留村大司马

清代 陈恭尹

扁舟相送属清和,别后东风又再过。善病马卿犹宿昔,重临黄再定如何。

三江有戍今仍肃,万口成碑久更多。遗爱祠边方亩地,年年生日满笙歌。

企喻歌四首 其四

清代 陈恭尹

男儿堕地日,会有冲天时。泰山与鸿毛,各是人所为。

次和王础尘辛未岁除八首 其二

清代 陈恭尹

休论意外快遭逢,且喜安眠过暮冬。边计一时皆入粟,汉书连岁尚乾封。

华堂决突仍栖燕,虎骨临湫未起龙。岭表秫田差不恶,酒杯寒夜得从容。

赠别王础尘

清代 陈恭尹

昔年与子珠江别,太白有芒宵八月。今来送子五羊城,土木双星守不行。

徘徊往复似有恋,毋乃类我故人情。昔年见子须如漆,今来白发参差出。

死生万变十年中,唯有两心尚如一。不肯低头就一时,不曾失足受磷缁。

只将热酒浇怀抱,下士闻而大笑之。君不见天上之星密如雨,亮天之工才有五。

世间豪杰岂能多,碌碌因人自终古。

赠大化上人

清代 陈恭尹

草屋苍凉老此身,重岩花木不知春。故乡南岳三千里,君在山中见几人。

送额子美

清代 陈恭尹

西江计日发星轺,南岭梅花白玉条。万里归心臣母老,十年从事主渐饶。

河冰渐泮宜烹鲤,塞草初青好射雕。况是天伦多乐事,彩衣相对且逍遥。

戊辰正月十日舟泊端州王础尘天开建适至令子紫巘招同李苍水过集高 ...

清代 陈恭尹

正月溪山馀暖气,炎方别天为天地。乘兴拿舟入峡来,故人恰天康州至。

客中无地可为欢,高君况在郊南寺。落落乾坤数老翁,天涯想见俱憔悴。

贤郎高燕为客开,李生后至初挥杯。登楼旷望见原野,定山数点青崔嵬。

园桃一树红如火,折向瓶中如笑我。东风只天恋新枝,何处林间寻硕果。

年当壮盛好努力,白发生来无一可。且烧高烛佛灯前,狂歌纵饮开新年。

东南之美略已具,人间此会非徒然,为君白眼望青天。

陈恭尹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931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