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郡斋秋夜即事,寄斛斯处士许秀才

郡斋秋夜即事,寄斛斯处士许秀才

唐代 杜牧

有客谁人肯夜过,独怜风景奈愁何。边鸿怨处迷霜久,
庭奈空来见月多。故国杳无千里信,采弦时伴一声歌。
驰心只待城乌晓,几对虚檐望白河。

诗人杜牧的古诗

春申君

唐代 杜牧

烈士思酬国士恩,春申谁与快冤魂。
三千宾客总珠履,欲使何人杀李园。

汴人舟行答张祜

唐代 杜牧

千万长河共使船,听君诗句倍怆然。
春风野岸名花发,一道帆樯画柳烟。

杜鹃

唐代 杜牧

杜宇竟何冤,年年叫蜀门。至今衔积恨,终古吊残魂。
芳草迷肠结,红花染血痕。山川尽春色,呜咽复谁论。

怀紫阁山

唐代 杜牧

学他趋世少深机,紫阁青霄半掩扉。山路远怀王子晋,
诗家长忆谢玄晖。百年不肯疏荣辱,双鬓终应老是非。
人道青山归去好,青山曾有几人归。

和州绝句

唐代 杜牧

江湖醉渡十年春,牛渚山边六问津。
历阳前事知何实,高位纷纷见陷人。

张好好诗

唐代 杜牧

牧大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舞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
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
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
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
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
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且欢娱。
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
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
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门馆恸哭后,水云愁景初。
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不饮赠酒

唐代 杜牧

细算人生事,彭殇共一筹。与愁争底事,要尔作戈矛。

八六子

唐代 杜牧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沈沈。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沈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

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扃。

辇路苔侵,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蕣华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处,金舆渐远。

何时綵仗重临,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

题张处士山庄一绝

唐代 杜牧

好鸟疑敲磬,风蝉认轧筝。修篁与嘉树,偏倚半岩生。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高秋企望…十韵

唐代 杜牧

天子绣衣吏,东吴美退居。有园同庾信,避事学相如。
兰畹园香嫩,筠溪翠影疏。江山九秋后,风月六朝馀。
锦帙开诗轴,青囊结道书。霜岩红薜荔,露沼白芙蕖。
睡雨高梧密,棋灯小阁虚。冻醪元亮秫,寒鲙季鹰鱼。
尘意迷今古,云情识卷舒。他年雪中棹,阳羡访吾庐。

寄李起居四韵

唐代 杜牧

楚女梅簪白雪姿,前溪碧水冻醪时。云罍心凸知难捧,
凤管簧寒不受吹。南国剑眸能盼眄,侍臣香袖爱僛垂。
自怜穷律穷途客,正怯孤灯一局棋。

秋夕有怀

唐代 杜牧

念远坐西阁,华池涵月凉。书回秋欲尽,酒醒夜初长。
露白莲衣浅,风清蕙带香。前年此佳景,兰棹醉横塘。

唐代 杜牧

徒云逢剪削,岂谓见偏装。凤节轻雕日,鸾花薄饰香。
问屏何屈曲,怜帐解周防。下渍金阶露,斜分碧瓦霜。
沈沈伴春梦,寂寂侍华堂。谁见昭阳殿,真珠十二行。

哭韩绰

唐代 杜牧

平明送葬上都门,绋翣交横逐去魂。
归来冷笑悲身事,唤妇呼儿索酒盆。

郡斋秋夜即事寄斛斯处士许秀才

唐代 杜牧

有客谁人肯夜过?独怜风景奈愁何。
边鸿怨处迷霜久,庭树空来见月多。
故国杳无千里信,彩弦时伴一声歌。
驰心只待城乌晓,几对虚檐望白河。

山行

唐代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生处 一作:深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早行

唐代 杜牧

垂鞭信马行,数里未鸡鸣。
林下带残梦,叶飞时忽惊。
霜凝孤鹤迥,月晓远山横。
僮仆休辞险,时平路复平。

送薛种游湖南

唐代 杜牧

贾傅松醪酒,秋来美更香。
怜君片云思,一棹去潇湘。

将出关宿层峰驿却寄李谏议

唐代 杜牧

孤驿在重阻,云根掩柴扉。
数声暮禽切,万壑秋意归。
心驰碧泉涧,目断青琐闱。
明日武关外,梦魂劳远飞。

题青云馆

唐代 杜牧

虬蟠千仞剧羊肠,天府由来百二强。四皓有芝轻汉祖,
张仪无地与怀王。云连帐影萝阴合,枕绕泉声客梦凉。
深处会容高尚者,水苗三顷百株桑。
杜牧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41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