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胡双湖归新安

送胡双湖归新安

元代 熊禾

城南讲太极,寒泉参近思。
古人学道志,千里焉得辞。
{上山下欹}嵚入闽录,泱漭游湘诗。
共惟紫阳翁,跬步怀亲慈。
亲在望云想,亲去庐墓悲。
往迹尚历历,流风讵应衰。
紫阳有学子,绰绰醇儒姿。
手攜图象编,来扣文公祠。
为我再月留,着意窥精微。
理象本一原,体用非殊岐。
精爽谅有迪,涣然契深期。
末流学易偏,此语慎勿疑。
今晨出别语,怆然叙心知。
家君授余学,感子为发挥。
母茔有双湖,筑室吾将依。
愿子识一语,晨昏奉无违。
闻君陈大义,临分重含悽。
顾惟双湖象,在易已具垂。
八卦各具体,惟水独两之。
两间水为月,圣贤常取斯。
坎水与兑泽,行止固有时。
说从止处得,险与行相随。
居原丽泽占,讲习相涵滋。
行观游水至,德行宜常持。
易道静自悟,动焉谨知几。
乾坤胞与同,干蛊子职宜。
悠悠大化运,勉勉前修追。
愧予望道邈,愿君锐前驰。
浩歌祝融章,远送之武夷。
更浥寒泉润,注彼双湖涯。

诗人熊禾的古诗

题林氏药圃

元代 熊禾

采药来,神山在何许。
忽闻瀛海头,居然一玄圃。
天风吹轻帆,至人展良晤。
圃中药千本,历历皆手树。
我生抱奇疢,岁久不得愈。
三年蓄艾心,有此一朝聚。
惠我方匕剂,翛然脱沈痼。
吾观此圃中,来游亦无数。
夫岂独我私,一一随听取。
同游二三友,牵连亦遭遇。
餐此霞屑余,腾身即飞翥。
人生各有累,那得免患苦。
至人略形骸,一视等胞与。
过之或忘情,我独刻肺腑。
世人持狭见,一膜便尔汝。
比邻立藩墙,边幅生龃龉。
老矣多阅人,知君用心处。
斯人匪斯今,意度一何溥。
我尝读西铭,一初混中处。
茫茫大化运,上下四方宇。
当作一圃观,何物不储貯。
岂但百草性,曾入农氏谱。
奇葩与异石,海陆细分部。
金膏丹空青,亦不惮远阻。
是中富台沼,飞泳供盼顾。
有时钓弋娱,遗坠拾鳞羽。
铺陈盛筵旦,咳唾好宾侣。
歌阑车马散,溲渤遗败鼓。
我知太医生,适用随细钜。
水火各燥湿,阴阳互寒暑。
刚汞或柔砂,炎硝或寒附。
峻或蓬稜攻,平或参术补。
生材天岂靳,所恨辨者瞽。
生人倘有济,我圃足供具。
玄枢掌握间,调齐有其所。
悠悠动我思,无怀大庭古。
八荒登春台,一气调律吕。
人人无鄙夭,物物不疵窳。
胡然降大厉,使我重悽楚。
薰蒸始一气,俄顷遍九土。
缅怀有生初,恫瘝入心膂。
恭惟生物心,孰不同父母。
我欲代一笺,飞上九天诉。
冥冥天阍深,重关列蛟虎。
至人对我言,天高不堪吁。
无宁苍苍求,我圃自有趣。
圃中别有圃,妙处子未睹。
中藏六六天,玄玄岂无主。
我尝偕子游,相与诘其故。
虽然只方雨,此妙谁赋予。
包括尽六合,剖析入毫缕。
一粒蕊珠中,太极有玄姥。
但得斯心存,充拓何可御。
至人岂易逢,再拜致我语。
授药不授方,药尽力已去。
似闻海上秘,久藏龙宫府。
君今得妙诀,授我勿我拒。
珍重千金传,为君广流布。
别君怀不忍,回首重凝竚。
千山莽愁人,沧波正烟雨。

茶荔谣

元代 熊禾

阳春播一气,着处成芳菲。
闽地本荒落,山川亦何奇。
赢刘始为郡,望秩暨武夷。
通仕良鲜少,贡入还稀微。
晚唐得常公,文化今有遗。
国初归职方,况复兵革稀,
圣化溥涵育,生生浩无涯。
昭陵锐图治,四夷息鞭笞。
峨峨四谏官,日晏犹彤墀。
君谟起南服,感知无不为。
芹曝犹欲献,茶贡讵非宜。
草木贵多识,荔谱何伤而。
岂意成滥觞,岁献妨耕犁。
当年东坡老,作诗叹荔枝。
诗语似成谶,采茶武夷溪。
民力固甚惫,卉木且具腓。
士人作是事,兴言痛心脾。
闽溪何澍湃,闽山何嵚{上山下欹}。
彼一草木秀,不惮勤航梯。
昌黎感二鸟,世道矧益漓。
我思全盛际,贤书连驲驰。
公卿项背望,仄席须谋惟。
十家九诗书,三年下芝泥。
宣靖名节著,炎绍勋业资。
乾淳道学称,人物世有之。
大雅日以丧,迂阔有旺歇,
回斡应何迟。百卉岁发荣,
英杰生无时。风气谅有开,
久矣斯的疲。武夷大隐山,
自有百世师。来哲倘可俟,
拳拳留此诗。

赫曦台四景·中夜白云

元代 熊禾

赫曦中夜真奇绝,起视茫茫大瀛渤。
风涛雪浪无际涯,绝岸时看孤岛出。
洪炉巨甑如蒸炊,囿形宇宙非金石。
直凌倒景窥三光,俯视尘寰如超越。

上严廉访十首

元代 熊禾

七闽天南陬,实惟文明方。
风气一以开,文治何其昌。
我思常公化,迪我真无疆。
开端固匪易,再造伊谁当。

闻崇安县学立碑

元代 熊禾

出山未逾月,辄复入山去。
平生武夷志,兹游适真遇。
诛茅倘可遂,岂但山水趣。
扶摇欣夙心,踌躇动长虑。
恭惟文公学,倡道匪虚语。
向微剖析功,斯人遂聋瞽。
斋居一原叹,此叹无人悟。
晚年制作心,门人未轻许。
真实浸泬寥,枝叶谩夸诩。
漂沦未百年,剽窃立门户。
吾党固有愆,斯道自今古。
扶偏须忠臣,邪说可无距。
同志此来游,兴言激余素。
礼乐愧河汾,兴唐竟谁予。
大隐堂前水,滔滔自东注,
回薄万古心,无言对天柱。

经理建阳县学

元代 熊禾

当年卫道大贤功,人士今知有学宫。
自叹升堂惭董子,岂无笑学议韩公。
儒风济济衣冠旧,世事茫茫尘网中。
我已结茅溪五曲,飞鸿尚许遡天风。

闻读书有感

元代 熊禾

万叠青山锁暮阴,倚栏凝竚意深深。
趁时士女忺秦服,学语儿深解楚吟。
当日繁华逐流水,何年拱把秀穹林。
辽东俎豆铜川筮,认取斯人万古心。

奉怀明仲旧邻舍

元代 熊禾

久客为邻忆杖藜,情亲端与弟兄齐。
一生磨螘团团走,百事枰棋着着低。
武定波寒看落月,石头秋晚吊荒蹊。
茅檐作计能成否,破壁何堪草满畦。

题山云海月楼

元代 熊禾

壶山一片云,沧海一轮月。
仁人典刑静,志士胸次阔。
我来登斯楼,抚景亦奇绝。
一天任舒卷,万古看出没。
吟情俯八极,酒兴小溟渤。
云来地脉动,云去悄无迹。
月出天光生,月落万山黑。
归来一梦觉,东窗又明发。

寄赵菊东山长三首

元代 熊禾

男儿贵神交,何必见颜色。
大江有佳士,梦寐不可得。
忽来幔亭间,片云不相识。
娟娟已在眼,犹此一水隔。

赠笔生

元代 熊禾

东坡咏鼠须,山谷歌猩猩。
微物岂足道,斯文颇关情。
片言斧钺凜,一字华衮荣。
化工运方寸,亦自芒端生。
寄语管城子,所托甚非轻。

咏武夷怀朱晦翁

元代 熊禾

五月凉巾陟翠微,竹根香露湿人衣。
云行老树青猿过,雪落长溪白鹭飞。
仙径好花愁急雨,洞亭芳草怨斜晖。
我来只欲平林去,细叩先生玉版扉。

乙巳元日鳌峰书院会拜五十五人

元代 熊禾

晓日瞳瞳一岁初,乡闾盛会说吾庐。
运当尧历三千六,数协羲图五十余。
修竹岁寒欣得友,野花春色且攜书。
大篇听取艰贞训,万古天心定不虚。

别永福诸友

元代 熊禾

高哉永阳山,清哉永阳水。
不须问芝岭,不须寻桃源,
桃源芝岭近在永阳里。此山朝朝暮暮有爽气,
此水一点不受汙泥滓。黼冕峨峨尽周献,
弦诵洋洋尚周礼。员颅方趾天地间,
靖献此心固何尔。梅坡先生真绝俗,
夜月清标照寒水。年移物换耳不闻,
不挠不汙直如矢。留远先生心更苦,
风雪漫漫燕万里。腴田好爵某不顾,
攜手河梁得鱼泚。暘彼诸老皆典刑,
三叹此邦皆俗媺。嗟哉世之人,
醉中偷生梦中死。高冈千仞亦陵迟,
狂众一啜滔滔是。如此衣冠古人物,
直入画图播青史。更有一事兴我闻,
后生尚及见典刑。兵戈生长三十载,
豪杰岂必文王兴。迩来童冠入小学,
有文何啻百许人。虽然文章亦未授,
山深最喜习气淳。万方飒飒声一概,
此地未着裘马尘。甘能受和白受来,
岂有质实无其文。古云变鲁可至道,
百年正学亦失真。尼山一何高,
泗洙一何深。圣门登临别是一般起,
处处山水满我仁智心。悠悠沮泉涤我虑,
飘飘长风吹我襟。认取当年咏归意,
与我同赋暮春吟。

芜湖过繁昌旅舍萧然偶书

元代 熊禾

竹窗渐白卷寒衾,上巳才过节物深。
野杏出篱明望眼,萋蒿满物蔼愁心。
已知赋分多行役,焉用诗鸣得赏音。
春在江山无限好,缓驱羸马度烟林。

玉融陈心我诸友萧寺读书

元代 熊禾

偶成汗漫游,邂逅得良际。
畏途日如汤,且作旬日憩。
居然二三友,读书此萧寺。
古人固有之,岂意见吾世。
人生各有营,壮岁多秽气。
纷纷陌上儿,倥偬名与利。
借曰未有知,蚩蚩事游戏。
妖艳东家桃,醲鲜西邻醉。
北山斗双陸,南园赏新荔。
谁能空山中,作此穷活计。
满架儒先书,学成欲何济。
真如嚼余甘,泊然味无味。
是中有何好,吃吃不小置。
拱手对我言,此亦各有志。
童蒙本无知,未省学何事。
珍重希贤人,为我重指示。
蔗境初未佳,渐久乃有嗜。
况兹得抠承。讵敢萌厌弃。
我闻重欣然,疑虑亦随继。
言之岂云艰,守此谅非易。
勇锐亦易能,坚苦方可畏。
河汾有礼乐,兴邦定房魏。
燕山有义方,仪俨真世瑞。
斯人未云多,斯道今岂坠。
君看春后花,腊前已根蒂。
勗哉记斯言,晨夕慎无替。

赠外科医者

元代 熊禾

男儿踏地志四方,出门大路行康庄。
况为馹使期令速,千里万里瞬息将。
云胡邂逅遭一跌,颇觉平陸成羊肠。
古云一蹶得一便,又云三折医之良。
幸逢瞑眩得早瘳,莫若视地足勿伤。
生全天地父母恩,一举足兮慎勿忘。

平江舟中不寐

元代 熊禾

远水萧萧荻苇风,月明云外叫孤鸿。
丹枫拥被疏蓬底,梦断山深野寺锺。

荒城步月

元代 熊禾

出门喜清旷,兴尽唤归船。
攜手共明月,知心惟老天。
暮潮生远浦,秋色满平田。
落落男儿事,相逢岂偶然。

赠琢砚

元代 熊禾

我闻铜雀瓦,只覆娇屋姝。
又闻端溪石,只近贪泉夫。
胡为得贵重,置我几案隅。
尚恐习气腻,解使简册污。
我有一雨铁,秉心与之俱。
永矢磨不磷,千载明区区。
彼哉瓦与石,飘掷付太虚。
熊禾

熊禾

熊禾(1247~1312年),字位辛,一字去非,号勿轩,晚号退斋。元初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建阳崇泰里(今莒口乡)人,世居云谷鳌峰之阳熊墩。幼年颖慧,有志于濂、洛、关、闽之学。访朱熹门人辅广,拜其为师,游浙江,受业于刘敬堂,得朱熹晚年同黄干论学之要旨。登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进士,受任汀州(今属福建)司户参军,颇有政绩。► 6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