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叶适
赠朱承务
送刘德修时在京口
岷江愁二首挽陈持中知府郎中嫂恭人
哭郑丈四首 其二
谁谓居今世,无由见古人。事亲曾闵上,游世葛怀民。
德盛天为侣,慈薰物与春。清风如尚想,犹足洗嚣尘。
王秘监令人挽诗
宋仲方游吴袖谁索诗为别
薛景石兄弟问诗于徐道晖请使行质以子钱畀之
弹丸旧是吟边物,珠走钱流义自通。认得徐家生活句,新来栏典讳诗穷。
陈待制挽诗
露星亭
鹿鸣宴诗
和答徐斯远兼简赵昌甫韩仲正
楼参政挽词
赵路分挽词
平生王孙忌太康,承家孝友更温良。鸿冥鹄举须言命,桂死兰摧不断香。
古有失时堪恨惜,今从亏处取酬偿。佳城况遇朱公子,大旆高牙属令郎。
送王通判
何伦秀才亲霄不能举冀其亲戚故人有知之者
题扫心图
林签判挽诗
余泛舟不能具舫创为隆蓬加牖户焉
丁氏东屿书房
奉送周和录木叔秘监其舅也
叶适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339篇诗文
次王道夫舟中韵三首
刘氏女自誓为尼怜其操者幸助成之
著存亭
吉州刺史蔡直之挽词二首
尼童何了诜从道一长老六年一忽舍去莫知所之
送蔡梦得
亡友项子谦兄挽歌词
送李郛
送葛元城
送陈彦群
送薛子长
送喻太丞知处州
寄题叶路分与君楼如今若肯从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太宗赐陈希夷诗也 ...
送孙伟夫
郭宰为郑全真殁买田以赡其后
送张知录
送蔡子寿
水心即事六首兼谢吴民表宣义 其六
送丁子植
致政通直钱公挽歌词
安抚待制侍郎徐公挽词二首 其二
送叶路分
寄题运使方公祠堂
送杨通判
送孙子渊潭州司理
送谢学宾
曾晦之挽词
赠瑞鹿莹老化缘铸钟
虎长老修双峰
丘安人挽诗
中洲处士折梅花并新语为赠率易鄙句为谢
建会昌桥
送林退思四川分司茶马干官
王简卿侍郎以诗赠王孟同王成叟之侄也辄亦继
送吕子阳自永康携所解老子访余留未久其家报
送黄岩二陈秀才
王宗卿答春堂
太令人胡氏挽词
送赵提干
哭郑丈四首 其四
西江月(和李参政)
塔头林君挽诗
何参政挽歌
送王宗卿
题王叔范自耕园
赠□道人
无相寺道中
送林孔英
许敬之用余言作松山草堂然游山之意犹未已也
送蔡学正
改东门出二首 其一
自罗浮行田宿华严寺
送惠县丞归阳义二首 其一
赠胜上人
赠蒋知县
贺县尉
送郑景望二首 其二
赠二葛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