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叶适
送陈子云通判
赠杜幼高
锄荒
水心即事六乎兼谢吴民表宣义
周宗夷东山堂
城嶂标扆极,谁家特有山。偏怜东崦好,只对北堂閒。
动石低檐住,流莺拂槛还。仙关锁琼海,幽梦或时攀。
中洲处士折梅花并新语为赠率易鄙句为谢
自罗浮行田宿华严寺
送叶任道教授之官静江
太学奏文夸第一,国子先生里行立。岭南梅花太枯涩,花岂唤行行底急。
炉亭雪深叫孤鸿,传书为愬明光宫。云翻雨覆古来有,不如堂堂金石守。
赵尚书挽诗
题处州翔峰阁
再过吴江赠僧了洪
回飙掩夹浦,势与黑楼颃。连袂上长桥,身弱屡见扛。
苟无倾覆忧,恣横未易当。坐定互惊愕,师云乃其常。
有时气力雄,驾浪拍此邦。熟风无失舟,小艇来茫茫。
始悟寡所谙,论改色据张。衒小以为大,空令事难量。
玩变不睹微,亦乖智之方。已矣勿复云,闻钟过石塘。
林叔和见访道旧感叹因以为赠
看柑
与英上人游紫霄观戏述短歌
野水随路曲,东风得木鸣。景物已和柔,川原倍敷荣。
茂桑高既条,细草亦丛生。眷言云外士,及此尘中行。
南临大陂出,波面与心平。道旁古精庐,黄茅间榛荆。
会集倾远村,裳衣自鲜明。银钗插山丹,歌笑喧嘤咛。
何以劳比邻,粔籹杂餦饧。去年谷不饱,白骨今纵横。
等为造化役,未究悲忻情。归来日已夕,旧径成沟坑。
大车者谁子,不寐方宵行。死魂未满眉,擿埴将安程。
感此良自哂,抱谷非鹂鹒。
冲佑安抚郎中张公挽词
送叶路分
赠祈雨妙阇黎
孝宗皇帝挽词二首
赠蒋知县
陈伯明建读书堂於内战都岩盖缙缙云最胜特处
叶适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世称水心先生。嘉定十六年(1223年),叶适去世,年七十四,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为永嘉学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等。► 339篇诗文
郭伯山挽词
月谷
宿觉庵
营师常秉烛为人说气色戏成此绝
赵知府母齐安郡太夫人挽诗
次王道夫舟中韵三首
寄题朝宗新楼
致政通直钱公挽歌词
送赵景明知江陵县
送戴汉老
赠李秀才肖舒
题王叔范自耕园
送徐洞清秀才入道
蔡良甫观颐堂
寄题叶路分与君楼如今若肯从徵召总把三峰乞与君太宗赐陈希夷诗也 ...
送林退思四川分司茶马干官
王氏读书吟堂
上滩
答李制置
赠通川诗僧肇书记
赠孙十五道人
奉送周和录木叔秘监其舅也
新移瑞香旧曾作文忘之因今追忆去
众议留李师炼丹既而不果
徐仁父先大夫诗卷指其改补锅八句曰愿有请因
送郑景元
送潘景参
游衢州府园
张氏东园送王恭父得殿字
送戴料院
送黄岩二陈秀才
送侯居父
请推耿住水陆院
吴参议挽歌词
许敬之用余言作松山草堂然游山之意犹未已也
赠二葛友
余泛舟不能具舫创为隆蓬加牖户焉
雪后思远楼晓望
安抚待制侍郎徐公挽词二首 其二
戴肖望挽词
送卢简夫
魏华甫鹤山书院
送林孔英
赠岩电隐士
孙鍊士话龙虎山之胜於其行因以送之
题贾俨不忘室
因在秀州寄王道夫诗三首
送惠县丞归阳羡
赠李秀才顺之
送陈粮料
送陈子云通判三首 其一
送郑丈赴建宁五首
永嘉端午行
送别李毅高宣教
送潘德久
送孙子渊潭州司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