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公立煎茶之绝品以待诸友退皆作诗因附众篇之末

公立煎茶之绝品以待诸友退皆作诗因附众篇之末

宋代 强至

造化于草木,所与有薄厚。茶生天地间,建溪独为首。

南土众富儿,一饼千金售。公立须南官,好居众富右。

俸钱未到门,已入园夫手。买藏惟恐迟,秘之逾琼玖。

前日发箱箧,出以奉宾友。苍玉碾底碎,浮云碗面走。

一饮睡魔窜,空肠作雷吼。茶品众所知,茶德予能剖。

烹须清泠泉,性若不容垢。味回始有甘,苦言验终久。

吁茶特不幸,而出三代后。不及馀草木,尽挂诗人口。

禹贡籍九州,琐细登橘柚。古若有此茶,商纣不酣酒。

诗人强至的古诗

安正堂二首

宋代 强至

居守园林气象间,堂成壮观入跻攀。
三朝力辅乾坤倦,一国身偷岁月閒。
倾座语惊邪说破,勒碑诗召正风还。
险夷出处皆公迹,不动公心似泰山。

立春后连雨

宋代 强至

东风自动故园枝,未见终期不雨时。
遮莫年光浮水嫩,定应春色上花迟。
山川惨淡随人意,车马艰难误客期。
万瓦烟青犹足慰,始知井屋有晨炊。

和叔以琴诗见贻因成一篇奉答

宋代 强至

制就七弦器,斲残千古桐。
正声希世出,群耳此时聋。
徽暗列星隐,意存流水空。
凭君莫轻抚,留取和薰风。

走笔送杨正臣先辈还吴

宋代 强至

客衣沾魏土,归马望吴云。
一纪困游宦,异乡愁送君。
骅骝行得路,鸿雁去成群。
何日江天酒,重论别后文。

次韵礼之斋中述怀

宋代 强至

僻坐治孤学,取书窥古人。
高风凛如在,千载邈相亲。
欲满诗书腹,宁规富贵身。
独君知己厚,无亦虑吾贫。

留别西京佥幕陈子雍著

宋代 强至

夷门一别三年梦,雒宅相逢二纪心。
人事渐随诗笔老,交情似共酒杯深。
从今日望青云色,寄远时传白雪吟。
不独此间堪下泪,秋风无处好开襟。

立春辇下作

宋代 强至

雪意徘徊收腊尾,风光迤逦上花梢。
强倾浮蚁尝春酌,终似南禽忆旧巢。
愁里年华侵短发,吟边生意满东郊。
玉盘丝菜无消息,索寞空斋畏客嘲。

奉答雅均途中见寄二首

宋代 强至

浊流非猛激,无以顿澄明。
邑先膏润,今予力洁清。
人皆疑矫行,君独照真诚。
一得途中什,譊譊众口平。

闻无愧夜会二三君子戏呈二十八字

宋代 强至

烛边醉脸拟融酥,盏畔歌喉欲贯珠。
应念东家多病叟,静披宽褐拥红炉。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重九会安正堂二首

宋代 强至

茱萸缀席落新堂,丞相诗锋不可当。
九日绣筵吟节物,十年黄合运阴阳。
酒边和气忘公衮,风外清歌出女墙。
宾去每来安正坐,泰然德宇发天光。

奉和尧夫

宋代 强至

固穷终不悔沉沦,满腹深藏上古珍。
手写新诗成几卷,亦教馀事照千春。

东阳吴氏昆仲并荐诣阙

宋代 强至

予昔尝推二子能,试篇每出辄嗟惊。
文章即日开鹏运,兄弟同时醉鹿鸣。
乐善自怜心不负,知人独喜眼偏明。
来春早附登科录,甲乙应联旧姓名。

冬末郡学感怀和韵

宋代 强至

我向荣涂倒足行,折腰尚可代深耕。
嗟君二纪差高第,犹尔三冬伴后生。
壮志几多成坠鹄,明年四十趁啼莺。
金章衮衮从韦布,穷达何时不递更。

悼承天月禅老

宋代 强至

祖意生来达,诗心老去专。
传灯与谁子,绝笔在何篇。
朝客散谈席,野禽窥法筵。
唯应轩北石,秋后自依然。

依韵和粹中早春

宋代 强至

寒威犹压晓,淑气已回春。
不道朱颜旧,刚怜华岁新。
震雷将出地,蛰户莫存身。
渐报莺花信,眉头日渐伸。

中秋对月有感

宋代 强至

西风入夜扫微云,皓魄来无一点尘。楼阁通宵双玉户,水天随处两冰轮。

光摇樽酒清宜客,影落关河思煞人。我向乾坤违乐事,孤蟾照泪滴衣巾。

二月大寒偶书短句

宋代 强至

上天谁与问,四序曷相干。
已季春成暮,当温气反寒。
农心忧地冻,俗眼惜花残。
我岂殊民意,身为父母官。

景山无思二大师垂和鄙诗复依前韵奉答

宋代 强至

西北尘游倦,东南野兴深。
帐空惭鹤怨,山暝忆猨吟。
大士真交臂,连篇契夙心。
会须携蜡屐,云峤陟千寻。

次韵答方晦之

宋代 强至

昔时英杰未伸时,胯下淮阴尚俛眉。
之子古心能自信,众人谤口不须疑。
讨论直取遗经本,芟剔宁容异说枝。
圣世尊儒君富学,等闲危涕莫交洟。

寄题郭明府寺丞颍上西斋

宋代 强至

退筑谋何早,闲居兴颇浓。
渠流通颍派,窗列隔淮峰。
玉麈谈宾盛,牙签载籍重。
雨巾时垫角,一代慕林宗。
强至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65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