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吕颐浩
扁舟深入水云乡,浩渺浑疑带远江。蓼岸阻风还度日,夕阳依约照篷窗。
次洪成季韵 其二
圣运中兴偶幸逢,经邦曾乏古人风。闭关退处喧嚣外,抚剑行吟感慨中。
尚有素怀思报国,可怜幽梦欲平戎。新诗增重林泉价,倍见交情我与公。
次郑顾道韵 其一
南郊同赋出郊篇,二纪光阴速箭传。祠馆退归乖素志,帅藩承箭愧前贤。
羸驱岂愿留湖外,清梦时惊到海壖。待得秋风归旧隐,黄鸡白酒养衰年。
雄州道中寄沈和仲侍郎
扁舟隐隐马骎骎,重到燕山感念深。水陆共时同偃薄,云途今念异升沉。
青山岂乏归耕路,白发难忘报国心。木落雁飞秋复尽,惘然怀抱寄幽吟。
次李泰发韵
东郊半隐绕群峰,门外涓涓一水通。再岁依栖忻有幸,十年遭际叹无功。
闲心不厌耕南亩,清梦犹思殄北戎。看去中原恢复后,麒麟图画首肤公。
次韵李德升老堂 其二
野堂岂意题佳句,强欲赓酬愧续貂。闲适更须驰厩马,访临无续过溪桥。
秋风南浦观垂钓,落日东山伴采樵。此乐有时惊自得,泥途何必羡烟霄。
次韵郭思得之归德铺留题 其一
马前山色入吟鞭,马上行人思涌泉。枫落吴江何足道,好诗今拟谢临川。
次潭州通判范寅秩韵 其二
经纶无术致时康,何事连年住庙堂。退伴农夫耕晓月,闲陪渔父钓沧浪。
壮怀衰谢休鸣剑,旧学荒芜耻面墙。别乘意勤贻雅什,续貂深愧不成章。
寄刘圣可杨如晦贾习之三首 其三
北山逋客今何在,西塞从军各未归。欲访草堂寻旧隐,恐教猿鹤谩依依。
新酒金橘寄李德升
稻醅初熟鹅儿色,金橘方包弹子新。寄与乡朋供一醉,捧觞应笑独醒人。
承乏河北东路不得为天平之游偶成小诗呈沈和中殿撰胡少汲龙图
梦想天平紫府开,却嗟匏系在铜台。山灵有意憎尘俗,不许寻芳暂到来。
和沈和仲同胡少汲河朔道中
投分缘心合,相从与道俱。归途联宝勒,佳句握灵珠。
笑语调征赋,间关恤老孤。独怜抚字谬,本计自疏芜。
次韵郭思得之归德铺留题 其二
妙年题笔吐英辞,壮岁文章尽色丝。五字七言嫌浅俗,挥毫新制六言诗。
感旧书怀
宦涂忽忽六周星,万事于今一未成。但著青衫趋冉冉,不知华发欲茎茎。
驱驰翻忆林泉卧,顽钝宜归畎亩耕。赖有乡人端契谊,相逢时慰寂寥情。
次韵沈元用游天台三首 其三
前麾转綵陈旗红,二纪穷边一梦中。曾拥雕戈思却日,屡乘铁马听嘶风。
谁怜老去三春病,自觉闲来万虑空。满路落花归雁后,勿令书疏不相通。
行次渑池道中
十年两度到秦川,每忆东归意浩然。何况驱车度殽渑,眼前都是好风烟。
襄邑道中赠孙天予子礼三首 其一
咸平岸下分襟日,襄邑亭前把臂时。十载光阴惊一梦,塞尘踏尽鬓如丝。
同侯德裕登邠州凌峰阁
招提挂层峰,朱槛倚天半。冷风阁底回,暑昼消清汗。
危跻出䆗窱,俯视群峰乱。吾人家东州,官学各羁绊。
玆游岂易得,勿讶金樽满。终期汗漫游,醉卧云峦畔。
怀临济旧居四首 其一
古邑吾乡闬,闲居况可嘉。膏腴环百里,市井簇千家。
南郭连山色,东郊接水涯。秋风故军路,纵目赏荷花。
次韵陈国佐喜雨
吾皇恳恻念三农,圣德昭昭格昊穹。丹诏丁宁祈雨泽,幽人歌咏愿年丰。
焦枯已有生成意,膏润全归造化功。窃食太仓真厚幸,况闻湖外奏肤公。
元祐甲戌二月省试夜分论经理诗
睿圣崇儒治,严宸夜已分。讲论经理切,紬绎帝心勤。
铜鼓三更漏,牙签六艺文。游心通二典,刻意究三坟。
玉殿澄寒月,枫庭蔼庆云。迩英如厕迹,所学献吾君。
吕颐浩
吕颐浩(1071年—1139年4月30日),字元直,其先乐陵人,徙齐州。南宋初年名相。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著有文集十五卷,已佚,今存《忠穆集》等。吕颐浩在相位时,颛肆自用,力排李纲、李光诸人。创立月椿钱,为东南患。然宣和伐燕之役,颐浩随转运;奏燕山河北危急五事,请议长久之策,一时称其切直。又苗傅等为逆,颐浩与张浚创议勤王,卒平内难。少长西北两边,娴於军旅;应诏上战守诸策,条画颇备。► 80篇诗文
次仇待制韵 其一
次韵李德升老堂 其一
次韵沈元用游天台三首 其一
次郑顾道韵 其二
橘亭
次綦叔厚韵 其二
题临济所居
次韵郭思得之归德铺留题 其三
次仇待制韵 其二
次韵卢虞卿枢密见寄之什
水调歌头·一片苍崖璞
次韵郭传师宠寄闲居之什
题樊将军庙
重和改元冬至
寄刘圣可杨如晦贾习之三首 其二
次韵台守晁子莫见贻
送张德远宣抚川陕二首 其一
寄刘圣可杨如晦贾习之三首 其一
次朱通判敦儒韵 其二
竹亭
襄邑道中赠孙天予子礼三首 其二
兰室
送张德远宣抚川陕二首 其二
离京师
家学书怀 其一
家学书怀 其二
双莲阁
真定城中闻莺声方响和贾明仲
宗学寓宿贻谢任宿
题汝南县蒙溪亭二首 其一
怀临济旧居四首 其三
次石迪功韵 其一
次潭州通判范寅秩韵 其一
登巾子山寄怀韩嗣夫
次韵刘省元希范题孙伯温舫斋
次洪成季韵 其一
怀临济旧居四首 其四
荔枝亭
襄邑道中赠孙天予子礼三首 其三
怀临济旧居四首 其二
次张全真参政韵 其一
题汝南县蒙溪亭二首 其二
次綦叔厚韵 其一
次韵台守刘仲忱
梦室
将至天台马上口占
谢刘仲忱宠惠诗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