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吕颐浩
吾皇恳恻念三农,圣德昭昭格昊穹。丹诏丁宁祈雨泽,幽人歌咏愿年丰。
焦枯已有生成意,膏润全归造化功。窃食太仓真厚幸,况闻湖外奏肤公。
圭沼
凿沼因方类介圭,雨馀泉石转增辉。排空恨乏乘风术,去傍沧浪濯我衣。
谢刘仲忱宠惠诗编
久钦文采动簪绅,晚见佳篇妙入神。金自鸡林酬去贵,珠从骊颔探来珍。
越罗蜀锦工谁拟,阵马风樯勇莫伦。四十年来无此作,睢阳今继少陵人。
橘亭
翠叶田田粲绿云,黄金苞实露华新。绕亭虽乏千株广,不羡当年万户人。
次韵沈元用游天台三首 其二
山居犹不厌山行,石磴攲危步履轻。夹路不闻双阙在,幽岩应有五芝生。
春寒未放迁莺啭,风暖先催布谷鸣。我欲营茅留俗驾,无赀谁寄孔方兄。
次仇待制韵 其二
韭违轩陛归临海,颇幸栖身田亩间。混迹每寻樵叟伴,放怀常羡钓翁闲。
君恩深厚司留钥,野性彷徨恋故山。异日公成勋业后,巾车无惜过柴关。
新酒金橘寄李德升
稻醅初熟鹅儿色,金橘方包弹子新。寄与乡朋供一醉,捧觞应笑独醒人。
寄刘圣可杨如晦贾习之三首 其二
霜汀野岸清宵月,偏照蓬窗不寐人。遥想塞垣千里共,可怜名宦阻相亲。
题汝南县蒙溪亭二首 其一
门外行人困郁蒸,不知萧寺有溪亭。暂铺冰簟闲伸展,一枕清风午梦醒。
次朱通判敦儒韵 其二
天台山下草堂深,樽酒时倍钓叟倾。屏迹分甘归畎亩,放怀谁复羡公卿。
幽栖幸免牵荣辱,高遁何须隐姓名。洛浿词人通显后,愿来相访伴山行。
次綦叔厚韵 其二
心存魏阙岂能忘,揣分非才合退藏。此日燕休难报国,半生艰退忆垂堂。
枕戈每叹身先老,览镜常嗟貌不扬。每今蘧庐聊偃息,会须恢复返吾乡。
感旧书怀
宦涂忽忽六周星,万事于今一未成。但著青衫趋冉冉,不知华发欲茎茎。
驱驰翻忆林泉卧,顽钝宜归畎亩耕。赖有乡人端契谊,相逢时慰寂寥情。
次洪成季韵 其一
壮岁勤劳不自量,退居栽植复何忙。静思身外功名误,老觉闲中气味长。
雨后群山千叠翠,春回幽圃百花香。农人不识归休客,载酒相邀入醉乡。
次郑顾道韵 其二
不读离骚不著书,竹篱环合野人居。开樽细酌山中酒,挂壁闲看卧雪图。
出处似非还似是,宦名如有亦如无。故人意厚题佳句,岂为疏狂鄙接舆。
题临济所居
鸣钟列鼎心无累,茹糗羹藜乐亦全。解把穷通为一致,此生何处不超然。
宗学寓宿贻谢任宿
煌煌文德门,绛殿高巍巍。朔望奉朝谒,自觉身光辉。
吾家济水南,旧隐掩双扉。三径虽就荒,松菊犹依依。
归欤怀魏阙,倦宦念东归。游子行未已,江湖雁南飞。
去就两无策,踌躇送残晖。
次韵郭思得之归德铺留题 其二
妙年题笔吐英辞,壮岁文章尽色丝。五字七言嫌浅俗,挥毫新制六言诗。
荔枝亭
水晶绛雪旧驰名,珍重移来近野亭。看取薰风炎暑际,丹苞万颗粲繁星。
水调歌头·一片苍崖璞
次韵崔彊恕坠马见贻
昔参幕府事从军,跃马翩翩犯塞尘。舞剑未饶横槊客,属鞬何羡佩钩人。
中年衰钝难堪事,一跌支离近浃旬。多谢故人情意厚,佳篇惟待细书绅。
次韵李德升老堂 其一
腐儒才术本庸庸,祖业安能效太公。老去退休营小隐,闲来时幸濯清风。
相从坦率形骸外,投分交游意气中。衰谢何堪抚鸣剑,梦魂犹拟灭羌戎。
吕颐浩
吕颐浩(1071年—1139年4月30日),字元直,其先乐陵人,徙齐州。南宋初年名相。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著有文集十五卷,已佚,今存《忠穆集》等。吕颐浩在相位时,颛肆自用,力排李纲、李光诸人。创立月椿钱,为东南患。然宣和伐燕之役,颐浩随转运;奏燕山河北危急五事,请议长久之策,一时称其切直。又苗傅等为逆,颐浩与张浚创议勤王,卒平内难。少长西北两边,娴於军旅;应诏上战守诸策,条画颇备。► 80篇诗文
次韵郭思得之归德铺留题 其一
将至天台马上口占
次韵郭思得之归德铺留题 其三
同侯德裕登邠州凌峰阁
行次渑池道中
竹亭
送张德远宣抚川陕二首 其二
雄州道中寄沈和仲侍郎
次石迪功韵 其二
次石迪功韵 其一
次潭州通判范寅秩韵 其一
怀临济旧居四首 其四
怀临济旧居四首 其三
次韵姜光彦移居
次潭州通判范寅秩韵 其二
登第后道中灯下读书
次綦叔厚韵 其一
怀临济旧居四首 其二
送朱景行
襄邑道中赠孙天予子礼三首 其三
次韵沈元用游天台三首 其三
次韵郭传师宠寄闲居之什
兰室
登巾子山寄怀韩嗣夫
双莲阁
离京师
寄刘圣可杨如晦贾习之三首 其三
送张德远宣抚川陕二首 其一
次朱通判敦儒韵 其一
家学书怀 其一
真定城中闻莺声方响和贾明仲
寄刘圣可杨如晦贾习之三首 其一
次韵李德升老堂 其二
重和改元冬至
梦室
题汝南县蒙溪亭二首 其二
次李泰发韵
次韵卢虞卿枢密见寄之什
襄邑道中赠孙天予子礼三首 其一
次韵台守刘仲忱
扈从至西城道中作
次张全真参政韵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