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吕颐浩
凿沼因方类介圭,雨馀泉石转增辉。排空恨乏乘风术,去傍沧浪濯我衣。
襄邑道中赠孙天予子礼三首 其三
弟兄交契比雷陈,白首相看意转亲。收拾壮怀同老去,江皋他日幸相邻。
次綦叔厚韵 其一
佐时勋业愧先贤,迹退丹丘已二年。买得石田东郭外,盖成茅二北山前。
长林远水相萦带,翠岫奇峰更接连。多谢朋游念衰飒,寄题佳句已成编。
怀临济旧居四首 其一
古邑吾乡闬,闲居况可嘉。膏腴环百里,市井簇千家。
南郭连山色,东郊接水涯。秋风故军路,纵目赏荷花。
次韵刘省元希范题孙伯温舫斋
昔年曾伴江湖客,泛宅浮家烟水阔。兰旌桂棹去夷犹,醉吟烂赏湖山色。
即今别来四五年,渔蓑烟艇想依然。驱车终岁走尘土,梦魂犹在苕霅间。
主人好事谁能敌,凿藓诛茅开一室。宛如画舫到江南,左列图书右经籍。
嗟予踪迹若飞蓬,笑谈偃息幸相从。有时睡觉惊四顾,恍然身在船窗中。
经营雅协沧洲趣,祇欠云涛破烟雾。萧萧风雨夜深时,忆著扁舟横野渡。
羡君腹大饱诗书,笔端摛藻飞琼琚。行看乘槎犯牛斗,吾知此舍真蘧庐。
次仇待制韵 其一
腐儒奋迹自山东,强欲区区效小忠。恢复中原虽有意,翼扶兴运怅无功。
辞荣归去营三径,念昔何颜总百工。海不扬波边堠啸,伫闻飞牍奏肤功。
家学书怀 其一
儒林从昔蔼英猷,蚤步亨衢孰比俦。四坐俊翘环策府,一时名位冠瀛洲。
九苞丹凤标文采,五总灵龟擅智谋。东观退朝何所似,广文诗健欲凌秋。
水调歌头·一片苍崖璞
次洪成季韵 其二
圣运中兴偶幸逢,经邦曾乏古人风。闭关退处喧嚣外,抚剑行吟感慨中。
尚有素怀思报国,可怜幽梦欲平戎。新诗增重林泉价,倍见交情我与公。
将至天台马上口占
东归顿觉马蹄轻,伫望天台景色新。遥想故园芳草盛,一番桃李又烘春。
兰室
秋兰馥郁有幽香,不谓无人不吐芳。最好移根来一室,试纫幽佩意何长。
次韵崔彊恕坠马见贻
昔参幕府事从军,跃马翩翩犯塞尘。舞剑未饶横槊客,属鞬何羡佩钩人。
中年衰钝难堪事,一跌支离近浃旬。多谢故人情意厚,佳篇惟待细书绅。
次綦叔厚韵 其二
心存魏阙岂能忘,揣分非才合退藏。此日燕休难报国,半生艰退忆垂堂。
枕戈每叹身先老,览镜常嗟貌不扬。每今蘧庐聊偃息,会须恢复返吾乡。
登第后道中灯下读书
十载灯前笔下耕,如今雁塔幸题名。他年若遂平生志,肯为长檠弃短檠。
送朱景行
学士文章早擅名,大夫官业久驰声。暂分雷土三年政,伫看云衢万里程。
顾我飘蓬非夙契,辱公倾盖若平生。寻踪曾醉姑苏酒,水远山长怆别情。
襄邑道中赠孙天予子礼三首 其一
咸平岸下分襟日,襄邑亭前把臂时。十载光阴惊一梦,塞尘踏尽鬓如丝。
次韵台守晁子莫见贻
去岁乘桴暂得闲,忽惊三命促登坛。向来彊健思投笔,老去衰迟懒据鞍。
玉帐梦回烽燧晓,水乡春尽铁衣寒。海山深处幽栖地,为我经营伫挂冠。
舟次魏村阻风
扁舟深入水云乡,浩渺浑疑带远江。蓼岸阻风还度日,夕阳依约照篷窗。
怀临济旧居四首 其二
出郭遥墙路,行行到旧庄。春深杨叶闹,雨足稻花香。
草色连三径,槐枝罩一堂。挂冠他日事,投老此徜徉。
寄刘圣可杨如晦贾习之三首 其一
清晖堂下相从夜,见说崔桥自昔游。别后不知能几日,却来桥上系扁舟。
次洪成季韵 其一
壮岁勤劳不自量,退居栽植复何忙。静思身外功名误,老觉闲中气味长。
雨后群山千叠翠,春回幽圃百花香。农人不识归休客,载酒相邀入醉乡。
吕颐浩
吕颐浩(1071年—1139年4月30日),字元直,其先乐陵人,徙齐州。南宋初年名相。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著有文集十五卷,已佚,今存《忠穆集》等。吕颐浩在相位时,颛肆自用,力排李纲、李光诸人。创立月椿钱,为东南患。然宣和伐燕之役,颐浩随转运;奏燕山河北危急五事,请议长久之策,一时称其切直。又苗傅等为逆,颐浩与张浚创议勤王,卒平内难。少长西北两边,娴於军旅;应诏上战守诸策,条画颇备。► 80篇诗文
次韵郭传师宠寄闲居之什
次韵沈元用游天台三首 其二
次张全真参政韵 其二
次韵李德升老堂 其二
次石迪功韵 其一
次朱通判敦儒韵 其一
竹亭
登巾子山寄怀韩嗣夫
襄邑道中赠孙天予子礼三首 其二
次韵姜光彦移居
桂斋
感旧书怀
怀临济旧居四首 其三
次韵陈国佐喜雨
橘亭
次郑顾道韵 其二
次韵郭思得之归德铺留题 其一
梦室
怀临济旧居四首 其四
次韵郭思得之归德铺留题 其三
同侯德裕登邠州凌峰阁
题汝南县蒙溪亭二首 其一
襄城大热喜雨
次李泰发韵
次韵沈元用游天台三首 其三
雄州道中寄沈和仲侍郎
送张德远宣抚川陕二首 其一
寄刘圣可杨如晦贾习之三首 其三
次韵卢虞卿枢密见寄之什
新酒金橘寄李德升
家学书怀 其二
次韵李德升老堂 其一
次潭州通判范寅秩韵 其二
行次渑池道中
题汝南县蒙溪亭二首 其二
次韵台守刘仲忱
次郑顾道韵 其一
次韵郭思得之归德铺留题 其二
次张全真参政韵 其一
双莲阁
真定城中闻莺声方响和贾明仲
送张德远宣抚川陕二首 其二
承乏河北东路不得为天平之游偶成小诗呈沈和中殿撰胡少汲龙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