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两峰睡觉

两峰睡觉

宋代 赵文

宿酒初醒唤梦回,起来诗句暗敲推。
山童熟睡呼不应,枥马齕刍风雨来。

诗人赵文的古诗

苏幕遮·绿秧平

宋代 赵文

绿秧平,烟树远,村落声喧,凫雁归来晚。自倚阑干舒困眼。一架葡萄,青得池塘满。饮先愁,吟又懒。几许闲情,百计难消遣。客落不如归梦短。何况啼鹃,怎不教肠断。

洞仙歌·千年鹭渚

宋代 赵文

千年鹭渚,持作须翁酒。剩有儿孙上翁寿。向玉和堂前,樽俎从容,笑此处,惯著丝纶大手。金丹曾熟未,熟得金丹,头上安头甚时了。便踢翻炉鼎,抛却蒲团,直恁俊鹘梢空时候。但唤取、心斋老门生,向城北城南,傍花随柳。

行行江水边

宋代 赵文

朝行江水边,莫行江水边。
乍与江水别,江水复在前。
江水胜人心,相随何缠绵。
相随何缠绵,幸勿鸣悲煎。
我悲为我弟,君悲亦胡然。

寿王馀庆

宋代 赵文

郎时杯酒不须名,最爱先生醉是真。雪柏霜篁千岁寿,川花池草几番春。

少陵句妙惊山鬼,老子心閒养谷神。如此眼前聊一笑,此生犹是太平人。

西江柳氏月江诗

宋代 赵文

何人种此玻璃橘,挂在空高寒露湿。
秋风吹堕清泠中,惊杀神髯夜深蛰。
钴鉧潭中岂无月,冷光长照衰羁泣。
何如阿孙屋头月,时时投取杯中吸。
吸馀吐向笔墨间,纸上淋漓流月汁。
前年劫火到诗屋,月走江寒烧不及。
青山夜起绕皆山,满地芦花不堪拾。
何时短棹钓西江,雪寒一夜无簑笠。

木兰花慢(送赵按察归洪州)

宋代 赵文

鹭州江上水,望南浦、送将归。想陌上儿童,尊前老父,口口能碑。家声一琴一鹤,甚和他、琴鹤也无之。城市貔貅静,泮宫芹藻春迟。
与公南北两天涯,渺再风何时。记楼月歌残,碧云句好,尽是相思。江南烧痕未补,倩春归、说与上天知。早晚洪钧一转,东风先到寒枝。

戴嵩牛

宋代 赵文

荒草茫茫一笛风,{磨石换牛}鸣未必牧人通。
归鸦落日江南野,何限人间真戴嵩。

白水初程

宋代 赵文

天公大恶处,妒我喜晴诗。
当与妻子别,急雨纷交驰。
小孙送我行,屡止不肯归。
老夫骨肉情,能不酸且悲。
日暮投历山,倦极不得栖。
故人情义重,杯酒煦妪之。
老友亦适至,良会非所期。
人生孰非梦。此梦亦已奇。
我倦欲先睡,径与主人辞。

春风高

宋代 赵文

报楚彊吴一世豪,属镂夜赐竟徒劳。
繁华极处能回首,惟有春风第一高。

晨起三首

宋代 赵文

山寒日不光,举目断人肠。
儿童莫问路,怕是小筼筜。

石留

宋代 赵文

江流汤汤,日夜不休。
瞿塘滟澦,屹然不流。
人心人心,反覆难任。
昨日朱丝琴,今日白头吟。

听请道人念佛

宋代 赵文

平生不喜佛,喜听念佛声。
大都止六字,三诵有馀音。
唱偈类哀切,和声等低平。
蝉联未肯已,绵弱殆不胜。
馁息僅相属,柔吭时一鸣。
听兹颓阘韵,生我寂灭情。
坐令喧竞中,便欲无所争。
乃知象教意,妙觉在声闻。
俗人不解此,梵教杂歌行。
敲铿鼓笛奏,真与郑卫并。
能令妇女悦,未必佛者听。

水石图赞

宋代 赵文

故园松菊,归步月明。
萧然独往,百世之英。

富水曾教授夜饮有作

宋代 赵文

心斋听讲趁诸生,何意相逢曲豆城。
急雨狂风十年梦,青灯白酒故人情。
形骸改化悲叹异,岁月销磨感慨平。
却恐斗牛惊紫气,寒炉今夜聚文星。

丁督护曲 其一

宋代 赵文

丁督护,为我行。去时马上郎,今作野外殇。男儿肯断头,归女肯断肠。

去者日以疏

宋代 赵文

去者日以疏,留者日以老。
沉忧能伤人,玄发坐成皓。
人生固应尔,要亦何太早。
携持玉雪姿,故敢弃远道。
苍天行悠悠,白日照杲杲。
安得以妾肠,化作君墓草。

哭文溪

宋代 赵文

忆得梅边载酒时,梅花依旧主君非。
春如生客至谁省,人与残年去不归。
铜雀帐存仙似梦,金台雁到客沾衣。
清朝庶政须参决,却怕除书出帝畿。

秋夜与空舟弄泉于北溪之上赋是诗

宋代 赵文

四更欲尽草露湿,万籁不鸣山月闲。
往往虎蹄留道上,时时人语出林间。

氐州第一(寿刘府教)

宋代 赵文

风雨山城,天意欲雪,梅花照影清峭。彩燕飞春,祥麟绂旦,当日文星高照。天地无情,向十载、风埃吹老。盖世科名,经邦事业,白衣苍狗。
不是贪名求分表。漫猎较、逢场一笑。野外朝仪,城中马队,且暂淹才调。为斯文争一脉,斯文在、乾坤未了,烂醉金尊,夜何其,东方渐晓。

元夕陪须溪野庙观灯

宋代 赵文

岂能狂落魄,只似醉瞢腾。
媪拜儿看笑,蛮妆鬼见憎。
客中犹有酒,乱后此看灯。
携手沙河路,前身梦里曾。
赵文

赵文

赵文(1239-1315),宋末元初文人。初名凤之,字惟恭,又字仪可,号青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赵文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赵文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16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