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文以正

次韵文以正

宋代 赵文

家住荒寒野水滨,老来无处避风尘。
裸人至境有不裸,臣族幸然非乱臣。
鬓影半因忧世白,眉端时为得诗伸。
盛衰物理烦君看,旧日钱神今更神。

诗人赵文的古诗

二月十四夜梦中吟云隔溪啼鸟东风软满地落花

宋代 赵文

留得馀寒伴客衾,蓦然万感赴沉吟。
隔溪啼鸟东风软,满地落花春雨深。
草草一樽聊若下,匆匆千载亦山阴。
月溪桥上凭栏久,应有游鯈识此心。

哭文溪

宋代 赵文

忆得梅边载酒时,梅花依旧主君非。
春如生客至谁省,人与残年去不归。
铜雀帐存仙似梦,金台雁到客沾衣。
清朝庶政须参决,却怕除书出帝畿。

两峰睡觉

宋代 赵文

宿酒初醒唤梦回,起来诗句暗敲推。
山童熟睡呼不应,枥马齕刍风雨来。

丁督护曲

宋代 赵文

丁督护,念我苦。
未亡人,殇鬼妇。
古若无衔冤,乾坤无风雨。

太真入宫图二首

宋代 赵文

未舞霓裳宝髻斜,流苏帐里再盘鸦。
君王细看春风面,终是香云减一些。

李士宏得芗林五老石于野人

宋代 赵文

芗林丑石何曾丑,化为五老如此寿。高低俯仰各有意,清润坚贞皆可友。

剜劖刻削巧戏剧,谁为此者鸿蒙叟。铜盆古雅出高丽,玉箸清奇原史籀。

向翁神游渺何许,此物亦落何人手。野人得之安所用,光怪出屋惊田妇。

天生尤物必有属,诗老得之端不偶。不须拄杖穿寒云,几案之间有庐阜。

先生自是五山一,视真庐阜犹培塿。如何得此亦惊喜,便欲赋诗为不朽。

醉僧痴望作怪供,持此或可博升斗。壶中九华竟不得,坡老叹息不离口。

仇池不借王驸马,诗卷纷纷愁逆取。达人著想亦未免,何异儿童贪饼糗。

蛾眉山高隔云雾,此物今知属谁某。世间奇宝虽可玩,鬼夺客偷谁使守。

先生一笑付偶然,吾欲藏之无何有。

赠媒者二首 其二

宋代 赵文

空谷佳人独笑歌,不烦花鸟使相过。红妆洗却蛾眉丑,纵有良媒可奈何。

香径分韵得江字

宋代 赵文

一亭寒碧中,四面空无窗。种荷未有花,清意已满腔。

小坐梅树下,我亦青油幢。晚来蝉声歇,静境热自降。

清风与明月,造物无对桩。闲者恣吟取,如瓢分大江。

欲归尚未肯,雨湿烟钟撞。

赠媒者二首 其一

宋代 赵文

青鸾解报仙郎信,红叶能传禁女情。东家把酒西家笑,只作春风过一生。

上陵

宋代 赵文

上古陵,古陵无可上。
苔雨绣涩,草烟栖怆。
鸱鸮鸣荒林,狐狸穴空圹。
丰碑去梁何处津,堲周作灶谁家炀。
不如东邻一抔土,樵牧侵陵白官府。

云阳寺

宋代 赵文

步入云阳俗兴阑,山灵应不掩云关。禅房深锁寺应古,经钥不开僧更閒。

菊绽黄香霜气秀,山堆秋色露痕斑。留侯千载空陈迹,猿鹤声声拱夜坛。

哭萧渔所

宋代 赵文

于佛曾闻法,因诗遂得贫。
若为三尺喙,不了百年身。
在昔玄真子,如今主水神。
饭馀茶又孰,不学泪沾巾。

野鹰来歌

宋代 赵文

野鹰来,高台下。
天寒鸟死狐兔伏,枯梢啄雪何为者。
宜城有酒伏尔寒,格高鞲暖肉不乾,
终日臂尔夜宿安。野鹰来,
山中忍饥良独难。天阴日落雪模糊,
有虎有虎雄当涂,两猿不饱睨我雏。
鹰不来,将奈何。

哭亦周 其四

宋代 赵文

二十年来黍一炊,英风惟有冢累累。儿童踯躅牛羊戏,陌上行人谓此谁。

二月十四夜梦中吟云隔溪啼鸟东风软满地落沉

宋代 赵文

留得馀寒伴客衾,蓦然万感赴沉吟。
隔溪啼鸟东风软,满地落沉春雨深。
草草一樽聊若下,匆匆千载亦山阴。
月溪桥上凭栏久,应有游鯈识此心。

寿王馀庆

宋代 赵文

郎时杯酒不须名,最爱先生醉是真。雪柏霜篁千岁寿,川花池草几番春。

少陵句妙惊山鬼,老子心閒养谷神。如此眼前聊一笑,此生犹是太平人。

哭亦周弟

宋代 赵文

去日相携涉畏途,归来形影自相扶。倦行小憩荒山路,怕听深丛叫鹧鸪。

望海潮(次龙有章韵)

宋代 赵文

云外梅阴,雨余苔晕,嫩寒初沁罗裳。书几凝尘,琴丝带润,小窗幽梦生凉。新水涨银塘。恨王孙去後,烟草茫茫。记得湖山胜处,相对拆封黄。
情笺思墨犹香。奈当时两鬓,都是吴霜。兔颖吟苦,鹴裘解尺,何意比□游梁。旧话不堪长。便倩薰风吹去,本地看风光。惟有青山,伴我耕钓老村壮。

大酺(感春)

宋代 赵文

正宝香残,重帘静,飞鸟时惊花铎。沈思前梦去,有当时老泪,欲弹还阁。太一宫墙,菩提寺路,谁管纷纷开落。心情浑何似,似琵琶马上,晓寒沙漠。想筝雁频移,钏金度瘦,素肌清削。
相思无奈著。重访旧、谁遣车生角。暗记省、刘郎前度,杜牧三生,为何人、顿乘芳约。试把菱花拭,愁来处、鬓比生觉。念幽独、成荒索。何日重见,错拟扬州骑鹤,绿阴不妨细酌。

村行所见

宋代 赵文

良苗未成实,绿色相交加。
南风嘘拂之,奔走如惊蛇。
赵文

赵文

赵文(1239-1315),宋末元初文人。初名凤之,字惟恭,又字仪可,号青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赵文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赵文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16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