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赵君海惠蟳

赵君海惠蟳

宋代 高似孙

早挥鱠手作云鳌,雪带晴飞且拍熬。
安得轮囷如此壮,也知郭索许我骚。
翰林风月从来别,太史江山一味豪。
今夜笔床船上去,已轮吏部十分高。

诗人高似孙的古诗

富次律送蟳

宋代 高似孙

鳞甲错夏物,怀青莫如蟳。苏公今张华,何微不知音。

入手巨螯健,斫雪隽莫禁。宛然如玠辈,曾是秉玉心。

蟹因龟蒙杰,酒与毕郎深。二者不可律,食之当酌斟。

誓蟹羹

宋代 高似孙

年年作誓蟹为羹,倦不能支略放行。
但是草泥行郭索,莫愁豕腹胀膨享。
酒今到此都空了,诗亦随渠太瘦生。
吏部一生豪到底,此时得意孰为争。

江寺丞送蟹

宋代 高似孙

苦无多雨便重阳,忆杀池头煮蟹凉。
政用此时消几辈,菊花先作故山香。

答李才翁

宋代 高似孙

素意杳难寻,残炉属晚阴。
花知西洛事,春叫北人心。
客共艰难尽,诗随老大深。
金陵书不到,消息又沉沉。

王清叔舍人玉寒堂

宋代 高似孙

只为襟怀别,全然少俗埃。
山林非细事,天地有奇才。
泉石皆经画,松梅不妄栽。
何销嵩洛去,嵩洛在天台。

燕文贵山水图

宋代 高似孙

道山堂上御府画,展卷犹能记老燕。
十日何由辨水石,千金乃可分江天。
楚湘两岩风落木,海岳三秋雁度川。
大山小山俱好隐,江南梦去曲肱眠。

蓬莱游

宋代 高似孙

绿连雾兮窈窕,翠生香兮轻浮。
花得道兮无妍。鸟涉仙兮何愁。
心太平兮太平,功如水兮先秋。
乔松来兮乐余,蓬莱乐兮堪游。

清晓升琼台顶石崖有仙人脚迹

宋代 高似孙

乱石排天倚岚壁,苔痕不犯松乔迹。
上通群帝集台斗,下鉴十洲通碣石。
树呼清风杂今古,山遗宿润从开辟。
丹翁曾同玉女醉,樵者亦见仙人弈。
云飞磴道晴掩冉,露湿衣裳香滴沥。
洞中灵君来不来,鹤归冲落桃花碧。

{左酉右仓}蟹

宋代 高似孙

西风送冷出湖田,一梦酣春落酒泉。
介甲尽为香玉软,脂膏犹作紫霞坚。
魂迷杨柳滩头月,身老松花瓮里天。
不是无肠今麴蘖,要将风味与人传。

桐柏台夜作

宋代 高似孙

东崖紫云飞,西壁白雪炯。
洞口一何邃,人闲无此静。
松风翻瀑怒,梅月逼鹤警。
苔污断阙石,茶注彭亨鼎。
丈人极好生,生神最澄景。
且修黄房诀,夜向香心永。

桐柏山郑先生斋

宋代 高似孙

凿石引幽路,傍崖开碧庭。棋留樵客坐,鹅博老君经。

竹榻朝吞日,松坛夜拜星。山中有公事,鹤触杏花零。

朝丹霞

宋代 高似孙

井有波兮通沧溟,玉抱德兮谁能铭。
怛来归兮析然醒,道有成兮其当升。

别云门

宋代 高似孙

回首云边更看松,风流王谢旧行踪。
不知谁继诸贤后,夜半来听六寺钟。

分绣阁夜作二首

宋代 高似孙

一灯炯微明,敲尽寒更永。
老蛩泣月罅,脆叶鸣霜井。
此事谁主宰,凡物皆动静。
不了达者观,却似醉难醒。
久无谢安石,况复陶弘景。
残书非一慨,孤钟但深省。
梅生雪后花,雁叫云西影。
他心不可度,紫语堪自惊。

都下

宋代 高似孙

柳生春思拂京华,不管闲人也忆家。
添尽好香那睡得,月良如水浸梨花。

九怀·浙水府

宋代 高似孙

越山兮青青,江波兮喷薄。
万里兮长风,引惊澜兮去之。
夫君兮以渊为期,水何为兮劳苦。
越山兮升云,江水兮未平。
举酒兮讯君,将与余兮心倾。
若有人兮飐云旗,舞神鱼兮踏文螭。
奏水星兮叫冰夷,横壮气兮海为飞。
麋台兮生草,言如毛兮人杲杲。
夕宿兮江皋,越兵西兮如拉搞。
一沐浴兮九江,水扬波兮淙淙。
飞科桡兮雁渚,舍余珰兮渔缸。
望美人兮未来,心不怡兮难降。
有酒兮如冰,呼脍具兮鱼龙腥。
浇大块兮海鲜磅礴,有老父兮愁偏醒。

琵琶引

宋代 高似孙

人生聚散难为别,何况匆匆作胡越。
梅梢带雪下昭阳,明朝合隔关山月。
长城不战四夷平,臣妾一死鸿毛轻。
回凭汉使报天子,为妾奏此琵琶声。
长安城中百万户,家家竞学琵琶谱。
酸声苦调少人知,食雪天山忆苏武。
西风吹霜雁飞飞,汉宫月照秋丰衣。
嫖姚已死甲兵老,公主公主何时归。

简石桥僧璧晖

宋代 高似孙

只在閒云里,房虚湿翠屏。童归收晚果,客至歇残经。

月落千峰黑,龙归白水腥。关门无一事,草木共冥冥。

山中楚辞 其四

宋代 高似孙

若古兮多奇,御夏兮高明。蹇千山兮在下,石吐泉兮泠泠。

采新果兮半熟,被疏絺兮全轻。非老子兮孰悟,亦晋人兮予盟。

风来南兮洗琴,棋落落兮争声。心有官兮自玉,天相知兮同醒。

山中楚辞 其一

宋代 高似孙

山如罨兮栖柔烟,鸟徘徊兮翠如褰。荫松柏兮牵丹泉,猿在上兮鹤在前。

拍浮丘兮延偓佺,话坎离兮生坤乾。问山月兮今何年,月得道兮玄之玄。

高似孙

高似孙

高似孙(1158—1231),字续古,号疏寮,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11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