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句 其五十八

句 其五十八

宋代 高似孙

今古凭诗了,乾坤赖酒浇。忙犹输使砚,懒尚事持茶。

诗人高似孙的古诗

江强仲郎中送蟹

宋代 高似孙

连日天街候驾归,且呼酒对早梅飞。
从来吏部高情别,右手分将老蟹肥。

金人捧露盘·下明光

宋代 高似孙

下明光,违宣曲,上扬州。玉帐暖、十万貔貅。梅花照雪,月随歌吹到江头。牙樯锦缆,听雁声、夜宿瓜州。南山客,东山妓,蒲萄酒,鷫鸘裘。占何逊、杜牧风流。琼花红叶,做珠帘、十里遨头。竹西歌吹,理新曲、人在春楼。

入馀杭到

宋代 高似孙

明发遵西陆,驱车月流光。
佳山迎车来,知是古馀杭。
危树露如雨,平野日未阳。
支流滀清源,弱羽无高翔。
人家丛灌下,世载山水张。
扣门作千憩,白饭羞文鲂。
邂逅有足叹,离合非其常。
主人不予鄙,予留亦徜徉。

赵嘉甫致松江蟹

宋代 高似孙

雁知枫已落松江,催得书来急蟹纲。
消一两蟹如斩雪,强三百橘未经霜。
无诗莫学天随子,有酒当呼吏部郎。
不解持经聊戒杀,省嫌无板去烧汤。

赵广德送松江蟹

宋代 高似孙

江空蟹解窘於蒐,满腹清凉做尽秋。
茶灶笔休新意思,寝香卫戟战风流。
生拚不入吴王鱠,死亦相寻越女稍。
得一好诗无可憾,无诗也不作骚愁。

丹砂歌谢胡史君惠砂床

宋代 高似孙

宜州丹砂产旸谷,不比辰溪攒箭镞。素霓深抱赤城霞,斩猩半箭于阗玉。

海日下照珊瑚红,化为姹女金芙蓉。一从擘华分禹璞,犹有绛气埋云峰。

铸鼎泥坛有消息,坐看光辉成五色。淮南鸡犬亦同升,九转真能生羽翼。

赵崇晖送鱼蟹

宋代 高似孙

秋驱雁至至犹稀,且馔新笋理旧衣。
蟹为龟蒙何惜死,鲈非和翰且休肥。
五湖已去无遗恨,三径方归有昨非。
更欲借渠茶灶火,萧萧叶满洞庭芦。

夜宿桐伯

宋代 高似孙

月到中峰碧峭深,露桃微重鹤移阴。
隔松听得仙官话,句句皆非世上音。

九怀·嶀山雨

宋代 高似孙

砥苍岩留燕危磐,枕渊洄留夏留寒。
谷怀烟留川引雾,出渔乡留人樵路。
屋如悬留石将危,荡兰舟留扬桂旗。
江有蓠留溪有荪,沙一抹留云垂垂。
耒宜雨留帆宜风,香在罏留各为功。
村醪熟留春无度,水羞香留雪登俎。
晴阴节留花乱飞,老渔歌留野巫舞。
灵埃乐留憺忘归,人无忘留雨而雨过天青。
维余舟留款神关,石{左缶右齿}{左缶右齿}留萝漫漫。
帷之褰留风毳急,石右憩留苔痕斑。
潭中人留夜渔急,神鱼舞留阴妃泣,
报灵君留千罟集。水如练留月冥冥,
若有弦留作湘声。舟欲去留且复留,
耿不官留空隐忧。

句 其六十

宋代 高似孙

沙冷雁三二,天长帆有无。

誓蟹羹

宋代 高似孙

年年作誓蟹为羹,倦不能支略放行。
但是草泥行郭索,莫愁豕腹胀膨享。
酒今到此都空了,诗亦随渠太瘦生。
吏部一生豪到底,此时得意孰为争。

和居简师韵

宋代 高似孙

忆昔相寻处,时今可更麽。
春愁侵磊隗,晚步隔坡陀。
风入唐声妥,山函蜀气多。
一春听尽雨,此意与谁歌。

水西

宋代 高似孙

抱崖一水限僧居,空翠溟濛画不如。落日游人山窈窕,清风啼鸟竹萧疏。

蔡山渡

宋代 高似孙

江上人家破竹门,潮来长浸篱根。
鮆鱼一尺楷杷小,放溜船来酒满尊。

次韵沈台州游桐柏山

宋代 高似孙

中天积翠玉台遥,昆阆吹风下赤霄。
鹤护青松生老珀,龙归丹井应寒潮。
三台自逐玑衡转,玉帝常同海岳朝。
休道人间仙骨少,功成也会作松桥。

琵琶引

宋代 高似孙

人生聚散难为别,何况匆匆作胡越。
梅梢带雪下昭阳,明朝合隔关山月。
长城不战四夷平,臣妾一死鸿毛轻。
回凭汉使报天子,为妾奏此琵琶声。
长安城中百万户,家家竞学琵琶谱。
酸声苦调少人知,食雪天山忆苏武。
西风吹霜雁飞飞,汉宫月照秋丰衣。
嫖姚已死甲兵老,公主公主何时归。

别天台

宋代 高似孙

早乘霞气入蓬莱,不识神仙也不来。
曾与赤松游数日,自携玉女上西台。
当时共说黄房事,回首空惊碧海埃。
前度刘郎今得度,桃花一一为郎开。

后欸乃辞

宋代 高似孙

洞庭潇湘白雪中,中有云气随飞龙。
渔父天寒纲罟冻,山木尽飞洪涛风。
渔翁瞑踏孤舟立,沧浪水深青冥阔。
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
渔翁夜傍四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渌。

欸乃辞

宋代 高似孙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揭揭兮寒菼,濊濊兮轻罛。
有鹈兮在梁,鸿何为兮离纲。
白苹深兮骋望,水之清兮濯缨。
翁不语兮嗔偏醒,欸乃一声兮天水渌。

简石桥僧璧晖

宋代 高似孙

只在閒云里,房虚湿翠屏。童归收晚果,客至歇残经。

月落千峰黑,龙归白水腥。关门无一事,草木共冥冥。

高似孙

高似孙

高似孙(1158—1231),字续古,号疏寮,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康熙《鄞县志》卷一○),一说馀姚(今属浙江)人(清光绪《馀姚县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调会稽县主簿,历任校书郎,出知徽州,迁守处州。宁宗庆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为著作佐郎。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知处州。晚家于越,为嵊令史安之作《剡录》。有《疏寮小集》、《剡录》、《子略》、《蟹略》、《骚略》、《纬略》等。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11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