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绶东归十一首 其十

送绶东归十一首 其十

明代 王祎

多年为客倦驰奔,赖尔艰辛植户门。临别欲言无可说,但将甘旨给晨昏。

诗人王祎的古诗

有怀陈三秀才

明代 王祎

丹穴翩翩紫凤雏,几年文彩照江湖。观光上国吴公子,屏迹南园楚大夫。

自古荆山无弃玉,只今沧海有遗珠。秋风定卜重相见,出处悠悠得细图。

京城春夜漫兴

明代 王祎

金水桥头辇路分,深沉庭院柳如云。春来天上浑无迹,月到花间似有痕。

酒思瞢腾欹枕卧,莺声软媚隔窗闻。千金欲买《长门赋》,谁似相如善属文。

南康书事十首 其一

明代 王祎

五花出青穹,宛若金芙蓉。日射光灿烂,云生气鸿濛。

谁其凌绝顶,笙鹤驾长风。

次韵友人山居秋日就述鄙怀八首 其七

明代 王祎

幽僻青岩中,结屋开荒畦。群山列左右,双涧鸣东西。

萧然守岑寂,环堵蓬蒿齐。兵戈遍天地,吾将托冥栖。

吴中客怀二首 其一

明代 王祎

独对一壶酒,自斟还自吟。句从闲里得,愁到醉边寻。

拟废班超茟,犹怀季子金。故庐湖水上,谁似暂幽沉。

简性初

明代 王祎

念尔仍多病,天寒近若何。
或疑诗作祟,莫讶药为魔。
带缓知腰瘦,巾深怯鬓皤。
雪声灯外听,香气枕边过。
客至还题凤,书成即换鹅。
寂寥鹦鹉赋,慷慨扊扅歌。
梦记青绫直,春回绛帐多。
寻芳倘能出,南陌共鸣珂。

临漳杂诗十首 其八

明代 王祎

山秀英灵聚,溪清爽气开。水晶凝石髓,月彩耀珠胎。

珉紫裁为砚,犀花解作杯。最怜沙上草,颜色在根荄。

宿宁远县道中题田家二首 其二

明代 王祎

携妻抱子白头翁,远出城西近坞东。却笑长安名利客,半生多在别离中。

陪黄先生至东阳谒胡先生有诗次韵 其一

明代 王祎

壮游回首各成翁,犹忆当年共际逢。二老往来看鹤发,十年先后对鳌峰。

由来元白名相并,归去疏杨迹更重。莫道山林足忘世,只今海内仰儒宗。

送绶东归十一首 其十

明代 王祎

多年为客倦驰奔,赖尔艰辛植户门。临别欲言无可说,但将甘旨给晨昏。

赠别王季野判官入闽兼柬其弟季耕照磨

明代 王祎

维王望闽中,载德今奕世。堂堂忠悯公,致身当宋季。

道学承紫忠,名位埒真魏。忠悯实犹子,全闽属制置。

天兵既南征,奉籍来附

秦州道中书所见简袁同知

明代 王祎

入得秦州境,川原生意多。
春田无旷土,雪水有深波。
鹃韵兼鹦鹉,驴纲带罝驼。
州侯有佳政,五巉竞闻歌。

杂诗十首 其五

明代 王祎

灯残花犹结,木烂菌方采。物既就凋零,秀气终有在。

惟人最灵明,慎勿轻自待。堂堂七尺躯,不朽可千载。

次韵刘先生古诗十首 其二

明代 王祎

我居固云广,我力敢不勤。结发爰有事,外物视浮云。

分阴深所惜,矻矻穷朝曛。孰谓参也鲁,一贯乃独闻。

望道吾未见,忧来心如熏。彼哉夸毗子,方将树功勋。

庚戌七月十五日离南京作

明代 王祎

秉笔侍銮坡,两载尝禁脔。既紬金鐀藏,亦掌丝纶演。

涣汗惭敷扬,直书愧褒贬。才疏职匪任,性僻迹如懒。

方期竭鄙能,忽尔蒙严遣。左迁责己轻,西迈程颇远。

得灾或无妄,止谤在不辨。洪造本至仁,薄命信多蹇。

渡江心摇摇,恋阙情宛宛。行矣复何言,赐环谅非晚。

无题回文七言绝句(四首)

明代 王祎

风生竹径迷深绿,雨过莲池浴腻红。
铜镜对妆临牖北,练裙题字戏墙东。

与德元国章解后光明溪上

明代 王祎

眼见兵连婺女城,吾邦骚乱若为情。已应恤纬无他策,要复穷经了此生。

少室山人空索价,杜陵野老欲吞声。荒村避地相来往,日暮班荆盖共倾。

杂诗十首 其九

明代 王祎

南园种藜苋,北苑艺瓜姜。食蔬岂不美,淡薄味孔长。

如何元相国,胡椒积盈仓。终然袜塞口,徒死可怜伤。

伯贞长司自京西还临洮与余重会关西且致余家信赋诗二首赠别并述鄙 ...

明代 王祎

家信经年隔,君来慰我心。平安唯两字,珍重直千金。

东望京师近,西将岁月深。无端归兴切,夜夜梦家村。

春日绣湖上与德元同行二首 其二

明代 王祎

相携偶出郭,纵目路忘赊。山色初晴好,湖波积雨加。

春农浮酒兴,人壮惜年华。世事犹多故,芳辰重叹嗟。

王祎

王祎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义乌来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25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