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禅悦二首·其一

禅悦二首·其一

清代 张问陶

蒲团清坐道心长,消受莲花自在香。
八万四千门路别,谁知方寸即西方。

张问陶禅悦二首·其一译文

蒲团清坐道心长,消受莲花自在香。
清心寡欲,端坐于蒲团之上,诚心礼佛,一切尘世的忧伤烦恼都在莲花光华中消失殆尽。
八万四千门路别,谁知方寸即西方。


虽然参悟佛法摆脱烦恼有众多法门,而且法法有别,谁又知道方寸的心田即可证得西方极乐?

张问陶禅悦二首·其一注释

蒲团:以蒲草编织而成之圆形扁平坐具。又称圆座。乃僧人坐禅及跪拜时所用之物。

张问陶禅悦二首·其一创作背景

这组诗写于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本首是其第一首。作者曾任吏部郎中,有“兼济天下”之志,但是朝廷闭关自守。作者本想指陈时弊,但好友洪亮吉的悲惨遭遇让他望而却步,诗人明白自己一人也难有所作为,故渐渐失意,遂问津佛学,退隐山谷,于禅机理趣中获得身心的愉悦。

张问陶禅悦二首·其一赏析

这首诗讲述了坐禅能由定生慧(道心长),净化尘心,解脱烦恼,闻莲花香,入佛国境。由于是心印,所以阐述虽禅门宗派林立,但寸心西方仍为根本的道理。
“蒲团清坐道心长,消受莲花自在香。”“蒲团”是指用蒲草所编造的一种坐具。“莲花”是西方极乐净土中的物象之一,是佛性的象征。传说佛祖降生前,皇宫中池塘里突然盛开了大如车盖的奇妙莲花,佛祖修成正果后,坐的座位便被称为“莲花座”。在《观无量寿经》中也提到凡是投生于西方极乐净土的人,首先投生在西方净土的莲花之中,莲花依对佛教的信仰程度次第开放,之后就能看到西方诸佛,聆听佛法。这里的莲花不仅是实景描写,也喻指佛国莲花。作者清心寡欲,端坐于蒲团之上,置身在清香脱俗的恬淡氛围中,诚心礼佛,使心灵归于沉寂,思量佛法的精深与广大,并享受着参禅悟道带给自己心灵超凡的愉悦,一切尘世的忧伤烦恼都在莲花光华中消失殆尽。
“八万四千门路别,谁知方寸即西方。”这是作者礼佛悟道的所得。“八万四千”形容数目很多,这是印度人所常用的一种习惯语,佛经中常见,并非真有八万四千。“方寸”就是心。禅宗四祖谓牛头融禅师云:“百千妙门,同归方寸;恒沙功德,总在心源。”(《金刚经百家集注大成》)虽然参悟佛法摆脱烦恼有众多法门,而且法法有别,但是终归要获得心灵的升华和解脱,只要悟得此境,方寸的心田即可证得西方极乐。

诗人张问陶的古诗

腊八日丁未,此日自成都到家

清代 张问陶

去岁还家逢腊日,今年腊日远思家。兄酬弟劝情如昨,物换星移事可嗟。

旅食一瓯怜佛粥,乡心万里入梅花。长宵归梦分明极,社酒村灯笑语哗。

过黄州

清代 张问陶

蜻蛉一叶独归舟,寒浸春衣夜水幽。我似横江西去鹤,月明如梦过黄州。

焦岩

清代 张问陶

大斧何年劈,山腰一径微。曲栏关命脉,片石逗危机。

瘿俗霜髯丑,蛮江雪浪飞。堆盘汤饼热,旅食苦难肥。

观我四首 老

清代 张问陶

中年岁月渺前生,变尽孩提古性情。
犹剩颓光恋儿女,也循常格到公卿。
飞花堕溷春难挽,瞎马临池夜可惊。
几个飘然云水外,一枝竹杖万缘轻。

观我四首 生

清代 张问陶

芒芒生面忽重开,堕地先号事可哀。
瞥眼韶华因梦远,累心缘影为谁来。
名沉青史终无色,祸起红尘定有胎。
白业丹元修补急,万牛身重首空回。

彰德

清代 张问陶

振策游河朔,长杨覆古濠。回风漳水急,积雪太行高。

邺下才人健,西园逸兴豪。独怜公宴日,王粲亦青袍。

戊午二月九日出栈宿宝鸡县题壁 其十二

清代 张问陶

汉沔东流雪未消,军符络绎马蹄骄。仓皇鬼蜮来无定,破碎峰峦望转遥。

地险不闻由我据,城危几度看人烧。商于何止关秦楚,陇蜀河潼路万条。

月夜展读亥白兄书札

清代 张问陶

君昔游京华,我居沌水北。思君寄远书,琐屑动盈幅。

一纸逐鸿飞,离愁满心曲。今我客京华,君居沌水阴。

翩然通尺素,重若双南金。想君下笔日,似我当时心。

泛泛楚江萍,苍苍燕市月。人生无百年,八载三离别。

秋风万里来,归思凭谁说。宛转读君书,一灯澹于雪。

长桥至草凉驿即目

清代 张问陶

万木支危栏,参差出山腹。参然怪石横,覆额俨如屋。

林高谷鸟欢,草暗山魈伏。毡笠点微红,鬓丝湿寒绿。

人生入图画,绝险亦奇福。胸膈来清虚,何须餍粱肉。

戊午二月九日出栈宿宝鸡县题壁 其十八

清代 张问陶

夔万巴渠鸟路长,通秦连楚斗豺狼。天如有意屠边徼,我忍无情哭故乡。

八口艰虞犹剑外,一身飘忽又陈仓。风诗已废哀重写,不是伤心古战场。

人日偶作

清代 张问陶

南船北马尽饥疲,皮骨空存病不支。总为啖名亲笔墨,未能知命乱蓍龟。

疏于骨肉无天趣,尝尽艰难好酒悲。便拟从今研《易》象,中年学道已嫌迟。

重有感 其一

清代 张问陶

伏枥长鸣万马惊,唾壶击缺气难平。自甘纵酒逃风雅,不欲因难著姓名。

醉后春泥三径滑,梦回雪屋一灯明。拊床忽忆刘琨语,莫道荒鸡是恶声。

入创阁

清代 张问陶

剑门倚天汉,石势俨城郭。连峰攒雉堞,千朵芙蓉锷。

绵延忽中断,巧匠不能凿。自古用一夫,万命系孤阁。

峨峨障三川,欲度愁雕鹗。造物罄奇诡,英雄就羁络。

我心恋乡关,赴险忘其恶。如将起沉疴,必投瞑眩药。

频年阅万里,何日息腰脚。故国与故都,望之畅然乐。

况逢明盛世,大道通羌笮。瀚海犹堂隍,兹山直帘幕。

长吟对关吏,笑傲指林壑。西行故旧多,飞鸟渐有托。

归途老马识,所向亦踊跃。三复杜陵诗,此笔竟难搁。

鸠兹道中夜行

清代 张问陶

客梦浑无际,推篷浩渺间。鸥贪云水福,犀露鬼神顽。

月影经冬瘦,江流入夜闲。吟情何处是,谢朓有青山。

题黄州陈春亭汉上寓圃

清代 张问陶

故人高咏处,天地绕孤楼。落叶半山雨,凉蝉满树秋。

萍踪悲汉水,鹤影梦黄州。我亦穷愁客,生涯付白鸥。

山腰即目

清代 张问陶

满岩猿鹤笑孱颜,醉帽频孱翠霭间。足底蝉声高岸柳,眼中云气隔州山。

烧畲火逐樵风去,啄木禽惊猎骑还。远水濛濛迷雉堞,孤城错认是乡关。

褒沔道中 其二

清代 张问陶

舟下襄樊北,山围汉沔东。依依双岸柳,漠漠一帆风。

小市林檎碧,新渠水稻红。旧游如昨梦,彷佛近湘中。

杂感 其一

清代 张问陶

识得刘郎才气无,长年侧目看江湖。未应入世驯龙性,也复论交到狗屠。

落日弯弧金筈瘦,牢愁呼饮酒钱粗。布衣不合饥寒死,一寸雄心敌万夫。

寄杜梅溪明府二十韵

清代 张问陶

夫子东吴秀,闻鸡早着鞭。诗名原在杜,利器必归燕。

宰著神明原,家藏锦绣篇。得时惊骥足,振翼羡鸢肩。

郢曲邀君和,穷交倍我怜。契投今雨外,心折古风前。

商羽欣同调,泥鸿各异天。长途纡万里,离绪绕三年。

昔去真徒尔,重来亦偶然。骑驴怀旧刺,坐客叹寒毡。

身枉登千佛,囊羞剩一钱。行歌经市上,沽酒忆垆边。

海阔萍难合,霜清月自圆。空悬徐稚榻,谁擘薛涛笺。

彦会期他日,吾门重叱贤。赏音弦指寂,惜别岁华迁。

台迥才多俊,凫遥令似仙。宦情如食蔗,慧业欲通禅。

文采留中叶,飞腾卜右蝉。飘零嗟郑谷,莫笑苦夤缘。

城北一带田家

清代 张问陶

鹰鹜呼长云,鱼龙逼颓岸。江流阅万里,波势来天半。

山根鬼工凿,千古石淩乱。何代锄为田,扶犁满南涧。

杉皮小屋子,四壁垂萝蔓。朝耕课妻子,夜饮逢亲串。

骨肉聚乡井,亦可忘贫贱。生死南山坡,安知离别幻。

张问陶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246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