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原明官间以余兼职良苦作诗见劳次韵二首·右

原明官间以余兼职良苦作诗见劳次韵二首·右

宋代 范祖禹

忘言象外已无求,应物环中自不忧。
匠石旁观伤手斫,尚应皮裹有阳秋。

诗人范祖禹的古诗

资中八首 其四

宋代 范祖禹

五月江流万贾船,迅如飞电擘群山。荆云峡雨须臾过,白帝江陵朝暮间。

送周思道再知汉州三首 其一

宋代 范祖禹

千山行尽见平川,鸡犬相闻俗晏然。父老共知仁圣意,十年重借使君贤。

太皇太后挽词三首 其二

宋代 范祖禹

治道初无事,齐家与正身。练缯躬至俭,行苇被深仁。

受册辞隆礼,为霖属老臣。太平遗德在,白首泣尧民。

送七主簿赴龙水

宋代 范祖禹

山行水逶迤,郁屈如盘龙。
缘溪夹修竹,被岭多长松。
悬门倚岩石,终日对青峰。
初仕昔为宰,读书过三冬。
忘机狎鸥鸟,劝稼亲老农。
讼庭可罗雀,铜印苍藓封。
尔来三十年,梦想幽人踪。
风尘京洛间,邑子或相逢。
晚岁上玉堂,天门深九重。
缅思寒潭碧,一洗我心胸。
送子西南归,恨无羽翼从。
为我谢邦人,今愧白发容。

和子进六言二首 其一

宋代 范祖禹

夜静碧天如水,山空明月随人。此兴庾公非浅,远游王子何频。

四月三十日慈孝寺山亭席上次韵经父舍人送子

宋代 范祖禹

去年使河东,饮饯天始秋。
今年使河北,复作萧寺游。
愧我燕居息,送公频按州。
雍容鹓鹭列,环佩鸣琅球。
岂知勤徒御,与国扬王休。
壁如果适口,安问梨与榴。
此行功名会,肯使岁月流。
载酒都门饯,行当迓归輈。

游李少师园十题 其五 水轮

宋代 范祖禹

崩腾喷雪浪,昼夜无停息。回旋天磨转,运动日卓侧。

初到玉堂

宋代 范祖禹

旧庐风雨暗柴荆,丘壑元无绂冕情。
一纪周南陪太史,八年书殿厕桓荣。
陈编岂待伤麟止,藻思那能倚马成。
空愧朱衣华发吏,玉堂三世见题名。

和子进夏日忆宝上人

宋代 范祖禹

径藓铺苍锦,林花落绛趺。
山光入户牖,云气起瓶盂。
宴坐期三月,迷行有万途。
寥寥方丈室,一物更应无。

夜直闻御沟声

宋代 范祖禹

银河秋泻月明中,云卷风吹下碧空。
终夕玉堂魂梦冷,蜀江声绕水晶宫。

席上探题二首

宋代 范祖禹

红蕉花谁植,风流太守家。
烁烁犀灯燃晚雨,亭亭蜜炬照晴霞。

常大夫挽词

宋代 范祖禹

礼乐追先哲,文名动缙绅。
忠勤白首节,惠爱远州民。
石室诗书在,天衢日月深。
九原何所憾,有子嗣芳尘。

李方叔馈潭笋

宋代 范祖禹

穿云斸石远林空,来涉烟波几万重。实比梧桐堪食凤,箨翻风雨便成龙。

一枝未许尘鞍挂,千亩终留渭水封。陋巷菜羹知不称,君王玉食愿时供。

张三十病愈久不相见以诗寄问

宋代 范祖禹

公干清漳卧,维摩净室居。
作诗心在否,问法意何如。
台榭花飞尽,当塘雨洗初。
剧谈能强起,便欲驾柴车。

送圣徙入京兼呈纪常子进

宋代 范祖禹

二年隔京洛,思见亦已久。
骊驹将戒行,姑共一杯酒。
君来买园林,山川既富有。
顾我犹旅人。安排卧林薮。
不意嵩岭云,输君先入手。
谋生已知拙,高遁惭居后。
贵富等浮云,名声似箕斗。
终当结茅屋,邻舍闻鸡狗。
杖履作往还,过从惟野叟。
爱君修竹间,一水似崖口。
扫除石上月,寒除石上月,
寒桧摇青箒。早赋归去来,
无为事奔走。前期知非远,
同集待诸友。寄我思洛诗,
东风想回首。

司马温公挽词五首

宋代 范祖禹

文母扶皇运,成王绍庆基。
萧公翼左右,裴相系安危。
共恨登庸晚,俄成殄瘁悲。
旂常纪勋业,长与日星垂。

和门下侍郎东省夜直寄左丞光禄

宋代 范祖禹

黄閤吁谟作帝龙,文昌纲辖振邦风。群才藻鉴归能哲,万事钧衡仰至公。

连璧辉光时共美,断金情契昔相同。折冲千里精神壮,正似山河绕汉宫。

和李方叔惠嵩山术煎松黄二首·右松煎

宋代 范祖禹

直干千年老雪霜,不随群木四时芳。
冥冥黛色凝寒碧,冉冉云英末嫩黄。
仙桂一枝聊比德,幽兰九畹幸同香。
移文应怪归来晚,安石东山兴未忘。

和子进六言二首

宋代 范祖禹

萧散独游何处,寂寥四顾无人。
月露沾衣觉久,水曲吹面宜频。

游李少师园十题 其二

宋代 范祖禹

松姿鹤性自宜閒,天与幽奇避俗喧。谢客风流临海峤,秦人歌啸入花源。

范祖禹

范祖禹

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淳,或作醇、纯,甫或作父),一字梦得,汉族,成都华阳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卒于哲宗元符元年,终年五十八岁。著名史学家,“三范修史”之一。祖禹著《唐鉴》十二卷,《帝学》八卷,《仁宗政典》六卷;而《唐鉴》深明唐三百年治乱,学者尊之,目为唐鉴公。《宋史本传》又著文集五十五卷,《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15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