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答刘子静

答刘子静

宋代 徐积

风兰不复采,风树何由静。一日复一日,大龙自驰骋。

无限好花开,何异秋风景。洒泪报君诗,正是鹤孤警。

诗人徐积的古诗

送范宣德

宋代 徐积

客有斯人,而有美质。可养而充,其在不息。养之以正,充之以义。

何适不可,何为弗至。

赠张教授

宋代 徐积

君看两鸿亡所依,江南塞北何所归。一鸿留在淮之湄,一鸿独犯霜露飞。

哀复哀兮将奈何,愿期弟子废蓼莪。先翁经却忧患多,为君半夜成悲歌。

送蒋宪 其二

宋代 徐积

远服兵刑事可知,全吴分野有星移。汉家诏使登车后,蜀道忠臣叱驭时。

山色迎来城到近,桂香随去马行迟。梅林亦是公家管,广帅应须寄北枝。

堪画看

宋代 徐积

讨得渔竿买得船。归休何必待高年。深浪里,乱云边。只有逍遥是水仙。

九月九 其六

宋代 徐积

不是妻孥须入山,著书未得片时閒。琴逢嵇叔难施手,啸比孙登合腼颜。

几日偃旗兼卧鼓,今朝延敌又开关。我师欲遁无归路,严垒如云试一攀。

大松

宋代 徐积

东海有物天下雄,万灵戮力生奇松。天精地粹戮其下,沧溟百道来相通。

一根直去穿九泉,一根斜插鲸鱼渊。远者压折巨鳌背,近者倒缠山根偏。

小枝可就千钧弓,大枝可挂万斛钟。唯有老干苦难状,吕光营外堆玄龙。

身披北帝雄犀甲,虎贲连臂围不匝。无计都将大地遮,有心尽把浮云刷。

樛枝入地旋复上,怪怪奇奇非一状。谷陵相变任古今,土木两行专王相。

列帜空遗渭川垒,犒师留得杨隋帐。玄驹来撼亭亭盖,渌鱼飞入苍苍浪。

最是半霄风雨声,山妖走尽川魅惊。十万争挥铁槊骑,百千齐阚黑旗兵。

有时海面波涛小,一部仙韶下蓬岛。残声逐水散鸣琴,遗响穿云聚啼鸟。

混沌死来凡几朝,清气浊气痕未消。独叶耸来新盖凤,双柯合处旧藏蛟。

其本既异其事殊,德若有容材有馀。大鹏斥鴳皆可居,相忘有似江湖鱼。

美哉此木真不凡,能以智免斧斤閒。过尽工师无所用,庄周应作不材看。

大松大松如此奇,方舆圆盖不可知。阴阳山海气合离,不然神物相护持。

奇仙

宋代 徐积

奇哉奇哉有此仙,胸中广大可容天。深莫测兮高可仰,沧浪之水太山颠。

送陈明府

宋代 徐积

人而有常德,古人良所贵。乃有陈明府,其如斯所谓。

予常察之久,得之辞与气。何以为不忘,比诸大羹味。

题东轩 其二

宋代 徐积

我家东轩好凭栏,柳一林边水一湾。城下人烟都似野,城头云树恰如山。

閒仙

宋代 徐积

先生坐时云满裳,先生卧时云满床。白云终日自来去,若比先生云尚忙。

题扇 孀妇扇

宋代 徐积

已写共姜誓,仍题督护歌。更无脂粉污,唯有泪痕多。

又水仙 其一

宋代 徐积

紫金沙路明珠阙,浴罢龙儿洗明月。待来人世等麻姑,只被尘埃污罗袜。

柳絮 其一

宋代 徐积

君看青蚕蕊,閒花便弃捐。临风竞离别,就地忽团圆。

孤客正心乱,浮云来马前。灞桥逢杜甫,老泪更潸然。

谢永城令陈德任举

宋代 徐积

县令有馀义,以碣表孤坟。昔尝致酒脯,两手披荆榛。

今乃重加惠,使与群冢辨。数十百年后,名亦附公传。

赠玉师失鹦鹉词

宋代 徐积

红蹊翠坞风花客,家有千山万山碧。一从流落在人閒,玉环绦山金笼窄。

金笼一片烟霞晓,花艳成团柳枝袅。足穿蜀锦茜靴牢,身著吴绫绀袍小。

参差微露红霞裙,丹喙即是胭脂唇。真是人閒富贵物,何异朱门罗绮身。

慧性驯姿良可取,只被多言仍巧语。前身不是亡国臣,即是倾城倾国女。

门外人来连报客,点茶沽酒俱催索。叫人名字学人言,吴语秦声俱记得。

大都有似原人为,视人欢戚为笑啼。俗客面前多俚语,逢僧辄诵陀罗尼。

嗟嗟何用畜此禽,岁月养成奸巧深。莫信口中一片舌,对面千里万里心。

主人曰予未有知,为爱能言不放归。不道奸心多诈伪,吭肠才饱脱身飞。

泣谢陈德任

宋代 徐积

义重江湖叟,情施墟墓閒。孤魂慰长夜,老泪湿衰颜。

一奠方铭骨,三年更倚山。更分心两处,恍惚自收还。

谢玉师

宋代 徐积

河沙亦可数,海水亦有畔。师恩及吾母,其多卒无算。

远者穷无边,深者入黄泉。黄泉儿莫到,慈母忽有告。

冥冥长夜中,如行白日道。儿一别母容,可想不可逢。

凭师无量恩,恍惚如相通。师恩若何为,真诚与高义。

幽明虽有殊,母子各有慰。欲报将奈何,肉镌骨可磨。

泣尽感恩泪,慷慨成悲歌。

卜居一篇二章别望之 其一

宋代 徐积

卜居何所尚,静轩栽此君。万事付流水,一心游白云。

答崔汝弼

宋代 徐积

忽对苍髯叟,谁吟老柳枝。岂无解印日,兼是省官时。

子实安于命,吾何戏以诗。如能少施设,亦可慰余思。

希夷仙 其一

宋代 徐积

白云夫子号希夷,碧玉窗中下绛帷。皓首勒成书万帙,病鸾偷见鹤偷知。

徐积

徐积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60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