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倪敦复 其二

送倪敦复 其二

宋代 徐积

连朝送客经三日,每夜忘眠约数更。枕上寻船无梦去,窗间望月有诗成。

莫愁病叟添愁思,为恐行人趁晓晴。急送村醪追后乘,要教饮处忆南城。

诗人徐积的古诗

赠徐彦

宋代 徐积

昔者见君面,记得秋风时。遗我寿阳书,故人情可知。

一从西城居,复来南郭住。时时还忆君,不知在何处。

吊屈平

宋代 徐积

洞庭湖口君须过,为我回头吊屈平。楚国谁曾怜直道,湘江依旧寄冤声。

反骚义命贤扬子,作赋讥伤陋贾生。若是独醒无不可,荷蓑犹可钓而耕。

和蹇受之 其一 诗

宋代 徐积

出乎志者莫如诗,商也能言得自谁。雅颂汉时犹未远,风骚齐后若何衰。

翰林飞去秋鹰健,工部行来老骥迟。亦有孟韩联句好,姓张员外合肩随。

和吕秘校 其一

宋代 徐积

董子书帏正寂寥,阮君何事顾吾曹。两篇有若双琼赠,八句多吾一字褒。

莫恨潘安头早白,须知郢客调弥高。鸾凰岂是尘埃物,待看青云振羽毛。

谢人惠梅花

宋代 徐积

江南费尽春风力,岭头驿使无消息。有人赠我一枝花,满面春风与春色。

送江倅

宋代 徐积

昔之别驾,则民王祥。其民歌之,海隅称焉。今亦民人,能绍厥后。

民之悦之,称不容口。庶民所见,乃其皮肤。见察情伪,见敏簿书。

见法平恕,见狱空虚。事见无留,才见民馀。己不敢肆,人安厥居。

其所见者,止于君子。良士大夫,谓其所性。得之刚毅,所以能断。

所以无蔽,所以敢为,所以勇义。决遣簿书,是其馀事。

汉之朱博,赵张龚尹。抚恤大众,何独古人。王祥虽贤,失在宝刀。

正而平者,心则不摇。人或赠之,则弗受之。借曰受之,何佩民之。

弗佩曰正,曰平维平,宜于朝廷。用之一方,一方之纲。

在我者正,是谓为政。

同门人夜看花示卢鲁山

宋代 徐积

罢酒已半夜,重来慰幽花。可惜遭风雨,太半成泥沙。

移坐环其丛,含香嚼其华。五人摘满手,归来千万葩。

送陈明府

宋代 徐积

人而有常德,古人良所贵。乃有陈明府,其如斯所谓。

予常察之久,得之辞与气。何以为不忘,比诸大羹味。

寄崔尉

宋代 徐积

人閒多少无奈何,劝君收泪且酣歌。不须载酒但相过,共君摧手踏青莎。

东皋閒日苦无多,南城应是合吟哦。胸中有泪难消磨,惟予诗兴如风波。

雪中书事

宋代 徐积

闻道西家高捲帘,昂头吟笑雪花天。东家正泛一杯酒,北望孀亲夜不眠。

召汝弼

宋代 徐积

外府新雠校,问君来不来。春随流水远,日被落花催。

烦子神仙御,尽予贤圣杯。何时松径下,同坐踏苍苔。

蹇侍郎挽词 其二

宋代 徐积

一闭玄堂后,更分明与幽。虽辞白日去,不忘锦江游。

古桧苍颜在,孤云壮气收。文章如可访,遣使入西州。

送程守 其一

宋代 徐积

楚人相唤守河梁,鸣角楼前驻画樯。未肯放船来北渚,且教载酒去东堂。

倾城和气传芳草,沿路清风配绿杨。见说新班名玉笋,赤墀登对待冯唐。

还崔秀才唱和诗

宋代 徐积

元白有馀势,孟韩无困辞。子美骨格老,太白文采奇。

当时大道久破碎,人人文字萎薾而支离。天生数子将卓卓,鸱鸮正成群,一鹗摩天飞。

嗟君不与数子共,使君逸气填塞无所施。我来虽无知,黄金白玉看如泥。

自从诗卷一入手,掣然直上青云梯。十宵不睡亦不困,厌宾日日关柴扉。

秋风猎猎吹横河,苍天万里生银波。起来半夜吸一口,睡魂酒病都消磨。

寄王潜圣

宋代 徐积

谁言急景似飞梭,我把光阴欲快磨。却想残春笑君处,无何有路觅君多。

好笑南郭翁

宋代 徐积

好笑南郭翁,白鬓爱杨柳。如今十月后,犹饮菊花酒。

杨柳色渍面,菊花香渍牙。喉咙溜香汁,肠胃浮香葩。

所饮几何酒,所吟无限诗。若言丝与管,便是吟哦时。

心无一事累,意与千古期。一身成土木,两脚登云霓。

但欲比陶潜,岂肯为杜微。公有如此客,可不使公知。

更问公安否,且喜公来归。

又水仙 其四

宋代 徐积

伍子波涛空淼然,至今犹有不平言。屈原褊浅尤多忿,但恐有时来诉冤。

宿山馆 其八

宋代 徐积

厨头火灭童偷饭,梁上巢空鸟避灯。入夜更无同舍客,今朝唯有放猿僧。

樵庵已贮霜前果,竹磴犹存腊后冰。谁道烟霄花上处,一梯云级万馀层。

送云鹤山人

宋代 徐积

倦鹤寻流水,閒云归故山。青囊书在否,留取教人閒。

寄吕秘校

宋代 徐积

淮上诗盟不可寻,诗筒来往负初心。风花雪月虽无限,留待他年共子吟。

徐积

徐积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60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