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刘懋功

赠刘懋功

宋代 徐积

李令归来岁月深,池人得子贵其情。定知县事依前简,还记官曹复旧清。

如问以思谋所贵,能严而恕罚斯轻。芙蓉水上人相忆,因寄梅花附此声。

诗人徐积的古诗

和潘朝奉邹国公配飨

宋代 徐积

丹书一下人神庆,美矣先朝贵孟公。能与百王兴漏典,长令万国仰遗风。

躬为独行生无禄,道配弥高祭有宫。孰谓阔迂穷至死,正而穷胜枉而通。

寄管久中

宋代 徐积

我头未白心先老,吐出精诚为君祷。若无归计似陶潜,学取萧生抱关好。

上林殿院次公 其六

宋代 徐积

老怀秋思各思山,绿发儿童事事閒。感物但搔儿上雪,呼人莫笑镜中颜。

篮舆自可来尝酒,芒屐犹能去渡关。玉井有花高百尺,秦王宫女许谁攀。

宁倅挽词 其二

宋代 徐积

记得高山否,淮东非所归。谁迎玄冕去,自趁白云飞。

泣尽孤儿血,空遗旧日衣。容州公莫去,此地故人稀。

代人进太皇挽词

宋代 徐积

九载忧勤事,倾心为继明。手扶天柱起,身御日车行。

大业真无负,全功定有成。生民正歌舞,万丈玉山倾。

宿溪亭

宋代 徐积

一榻溪亭直万钱,满床明月伴閒眠。荷花不把秋香惜,又逐西风到枕前。

不可知

宋代 徐积

歌谣才作彩衣童,策杖俄为白发翁。走遍红尘人莫问,先生意在不言中。

九月九 其六

宋代 徐积

不是妻孥须入山,著书未得片时閒。琴逢嵇叔难施手,啸比孙登合腼颜。

几日偃旗兼卧鼓,今朝延敌又开关。我师欲遁无归路,严垒如云试一攀。

望淮亭和君锡并简敦复 其二

宋代 徐积

烟波何处是汀洲,白鸟归来且下楼。木落更随寒雨尽,山空仍下夕阳愁。

诗筒去是兰亭事,客棹来非剡水游。我问两人同榜彦,仕方行义若为羞。

送吕清叔 其二

宋代 徐积

昨夜月初圆,今宵月初缺。月圆月缺本无情,惟有文通恨难说。

谢玉师

宋代 徐积

河沙亦可数,海水亦有畔。师恩及吾母,其多卒无算。

远者穷无边,深者入黄泉。黄泉儿莫到,慈母忽有告。

冥冥长夜中,如行白日道。儿一别母容,可想不可逢。

凭师无量恩,恍惚如相通。师恩若何为,真诚与高义。

幽明虽有殊,母子各有慰。欲报将奈何,肉镌骨可磨。

泣尽感恩泪,慷慨成悲歌。

送吕清叔 其一

宋代 徐积

人为多情乃送君,余虽不送情更深。破窗半夜风霜冷,危坐灯前为子吟。

赠王观文

宋代 徐积

一自西征登将坛,探其窟穴除其残。邻羌馀喘虽偷安,匈奴右臂殊不完。

闻公姓字摧胆肝,穹庐部落匿可汗。何当饮马朔海乾,雄文高勒燕然山。

古来从事多壮夫,凯歌得意更豪粗。共公谈笑观投壶,醉笔挥成露布书。

归来却佐神圣王,爱贤乐道不敢忘。德功甚盛谦尊光,始终一节郭汾阳。

赠倪敦复

宋代 徐积

北轩主人吴中清,所居才义皆有名。曾在东皋压众宾,人皆阁笔诗已成。

其时于我最有情,如今相见情更深。野人情义亦不轻,夜来枕上为公吟。

藐仙

宋代 徐积

藐哉小哉其奈何,牛蹄之水一泓多。若是胸中能自养,长源巨派倾洪河。

双头芍药 其一

宋代 徐积

金谷栽培异,春皇养育殊。一枝轻耸翠,双萼密承朱。

根是鸳鸯化,生来姊妹俱。同行虽有伴,并寝总无夫。

共鉴匀妆脸,偷霞点绛肤。东邻与西子,谢女共罗敷。

解佩还曾否,为云总解无。情深难独步,力弱易相扶。

卓氏弥伤寡,长门愈恨孤。斗誇红粉面,齐著绣罗襦。

尽好藏金屋,谁堪作舞姝。郎须待刘阮,家想住秦吴。

翠幕浑遮步,雕阑并向隅。黄金难买笑,为尔倒金壶。

笑仙

宋代 徐积

天上人閒自不同,莫将浇俗比真风。真风大抵无今古,万事都来一笑中。

芰荷歌

宋代 徐积

孔雀团花翡翠钿,青皇抛尽买花钱。渌鱼飞胆大如拳,琉璃瓦花紫微天。

湘妃曲谱谁可传,彩毫不动斜卷笺。我家食客常三千,杯槃一样青瑶圆。

麻姑下来寻水仙,不见波澜只见烟。昨夜秋风吹洞房,起来先著碧霞裳。

半含笑面齐斗妆,家家院落绀为墙。不道采花人在傍,贪看飞来白纻郎。

亦有美人贞且良,独在碧绡帏下藏。

和路朝奉新居 其八

宋代 徐积

簿领脱来如一梦,身名全后喜宁居。生来自信无非义,世上何缘作谤书。

所养有源数大水,其贤可乐比嘉鱼。愿公八十为更老,玉币三招乃就车。

送李守

宋代 徐积

莫说真州南畔路,楚望亭南路已遥。只可寄声来见问,更难折简去相招。

船头何处逢秋水,山下谁家把酒瓢。且趁潮行急摇橹,到江州后更无潮。

徐积

徐积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60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