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梧州杂诗 其九

梧州杂诗 其九

清代 钱澄之

请对真何事,寒蝉此日喧。露章承内旨,诏狱见君恩。

负国罪应得,除奸功莫论!虏氛还咫尺,朝局已全翻!

诗人钱澄之的古诗

江涨

清代 钱澄之

建瓴章、贡水,一雨两江通。列舰冲潮乱,孤城听吼雄。

响高天上怒,波急月中红。此际楼船发,乘风好奏功!

从军口号 其一

清代 钱澄之

已闻骠骑援兵至,髵䰄遥见探马还。夜半火行营尽动,一时移帐过西山。

伤心诗 其三

清代 钱澄之

三十年来底事忙,梳头一半已成霜。宵寒被裂山僧绽,病卧药香小竖尝。

羡尔渔樵能挈耦,看人儿女喜还乡。飘零莫忆家园事,记得团栾夜绕床!

哀江南 其十

清代 钱澄之

我昔游钱塘,缟纻何缤纷。大行赋豪气,顾盼凌青云!

呜呼钱塘破,抗义无一闻!吾子先几决,超然绝尘氛。

临决亦有约,一死真伪分。贤偶殉所天,闺阁同清芬。

哲兄奉寡母,抚尸悲且欣。闭门养亲志,饥寒甘卖文。

卓哉此二陆,机、云安足云!

哀素南 其十三

清代 钱澄之

顾侯尹钱塘,才气素英果。骄虏渡吴素,誓往邀其惰。

中丞已郊迎,欲袒谁当左!妻孥笑指波,版籍泣投火。

两膝屈不得,踞向穷庐坐。举幡士女号,请元门人裹。

拜舞迎阶墀,独行庶不颇!

梧州杂诗 其二十三

清代 钱澄之

黔阳书讯至,相忆几经秋。入蜀吾兄在,筹滇刺史忧!

中伤凭绛灌,外议重钱刘。节钺危时贱,何心向汝谋!

端州杂诗又十一首 其六

清代 钱澄之

中丞本意领中枢,诏抚忠贞拜命趋。祗虑兵烽穷岭峤,何图使命丧萑苻!

驰驱未遂还朝志,沟渎轻捐报主躯!纵使宦途多异议,无端阴计岂宜诬!

谒谢山阴师,值五十初度,窃睹御赐斐叠,敬呈二首 其二

清代 钱澄之

吾师遇主早登庸,岳降佳辰帝眷浓。岳海波涛勤捧日,蛮天瘴疠久从龙。

衮衣不受三孤命,铁券坚辞五等封。才及门墙随上寿,尚方珍赐庆遭逢。

忆龙眠 其四

清代 钱澄之

十年同出处,乱后数偏奇。作吏君先达,从龙我后时。

艰难千里共,心迹两人知。扈跸挥毫夜,雄文更忆谁!

哀江南 其四

清代 钱澄之

侯公薄仕宦,闭户天伦笃。介弟振南金,令子森昆玉。

桃李遍江城,文章化风俗。狄氛一朝狂,名德苦见辱。

仗节哲人先,象贤清白续。宁为芝兰摧,不同萧艾蓐。

阖户以成仁,孤忠向谁告!

虞山歌,为留守相公赋

清代 钱澄之

虞山苍苍日初薄,松风江水涛声合。我乘清秋拜舜祠,丹青玉殿何寂寞!

自从中国污腥膻,冠裳委地纷可怜。群后、二妃有何幸,冕旒环佩妆俨然!

问此半壁为谁有?烽大曾经百战后。焦侯、周帅再全城,论功指纵归留守。

留守坐啸不临戎,从容袖手驱群雄。两雄忘躯为谁战,感公忠义成公功。

公于此山有天意,南来早授神仙记。授公诸记函尽开,吉凶一一分明示。

以兹听运意常閒,许公今岁锦衣还。还时却别此山去,更入吴中寻旧山。

吴山名与粤山共,粤为虞帝吴为仲。公功在粤家在吴,两地山皆以公重。

山川宾客藉公传,铭公应在虞山巅。梯升学士如椽笔,并纪同游高会年。

梧州杂诗 其七

清代 钱澄之

衰草荒山岸,宵分野烧红。从官时遇盗,篙楫已论功。

树黑苍梧近,江清漓水通。同时迎驾者,安定一军雄。

续哀 其五

清代 钱澄之

抗节钱塘令,湔衣血尚红。宁知三载后,又著一门忠!

阖室容张俭,谁人释孔融!夜台应不恨,吾道泣何穷!

梧州杂诗 其二十二

清代 钱澄之

西来吕相国,闻丧独松州。恋阙情空切,收京志未酬!

天意难将测,不慭老臣留。寂寞纶扉内,先朝几白头!

广文歌

清代 钱澄之

广文先生老且贤,角巾已破乌皮穿。执板折腰殊不谙,见人木强无周旋。

盘桓苜蓿风尘陡,招降使者声如吼。箕踞学宫召诸生,问渠广文不开口。

振袖大骂杯掷空,区区头颅复何有!宣圣昔却莱夷戈,子羔肯由狗窦走?

君不闻鬷蔑一语叔向倾,毛遂捧槃平原惊?丈夫意气临危见,岂在人貌与荣名!

上天堂山访隐,主人不顾,作诗而去

清代 钱澄之

出关何意再还闽,拟向千峰老此身。幸有香台堪遁世,况多道伴可成邻!

岭云自去谁留客,巢鹤惊飞亦避人。吾道既非应共弃,莫疑物态有疏亲!

行路难 其四十九

清代 钱澄之

头白山僧旧说名,早年持律晚尤精。客来旋摘新锄菜,打水亲烧折脚铛。

广哀 其十

清代 钱澄之

戴渊起陈墓,事败竟降胡。谁信李陵志,真成伯约图!

汝惟拚一死,天欲祸三吴。地下精灵聚,犹为厉鬼无?

客生梓石映昆遗稿成,属予为序。因题其后 其一

清代 钱澄之

万里南奔客,捐躯已一年!可怜遗稿在,犹荷故人编。

佳句风尘得,穷途意气偏。平生文散尽,留取姓名传。

虔州即事 其一

清代 钱澄之

拂地骄鹰暗虎头,锦貂公子梦封侯。杏花落尽田难种,布谷鸣残麦未收。

铜马讵能扶赤伏,黄州曾可号青州?江村野哭声声苦,独赋「登楼」悔久留!

钱澄之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47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