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钱澄之
内外关防视锁闱,金吾传奉凛天威。书生逻卒寻常见,争似银貂共锦衣。
梧州杂诗 其二十
端州兵不下,返旆禦淮侯。莫问粤东急,须防内地忧。
督师真失策,酿祸至今留。受诏虚縻饷,何时厌尔求!
梧州杂诗 其二十五
学士逃荣久,三年不押班。坚辞李泌相,敢恋谢安山?
蛮峒家初寄,中书诏且颁。倘徼开史局,予岂望投閒!
赠黄仲聚参戎
猿臂开弓三百钧,殿前御试射如神。黄童本号无双士,先帝亲除第一人。
乱日山城参阃贱,非时旌纛出关频。将军不羡通侯印,誓复新安把钓纶。
梧州杂诗 其三
圣驾真难动,人心系去留。连朝惊羽檄,有诏御龙舟。
禁旅因时宠,纶扉独坐愁。内家灯火盛,向夕灿中流。
送姚翁默仙入平西山中,寄曼公
尚有故人恋,胡为更远寻!滩流当夏恶,瘴气入西深。
采药蛮中兴,钞方学士心。逃虚执已久,应喜得跫音!
忆龙眠 其四
十年同出处,乱后数偏奇。作吏君先达,从龙我后时。
艰难千里共,心迹两人知。扈跸挥毫夜,雄文更忆谁!
舟中闻新命有作 其二
教习三年典故存,迁除有例相臣援。读书特荷临轩宠,供职真因视草烦。
吾道艰难羞破格,圣朝浩荡易承恩。词头久亵丝纶体,珍重王言报至尊。
临轩曲 其十三
侍臣收卷上亲临,惭愧么么费圣心。誊录诸生沾帑赐,同朝争羡主恩深。
曼公娶妾得同乡女,戏赠
谁意桐溪女,系绳来百蛮。绸缪会土语,飘泊有烟鬟。
薄命江湖上,新妆吴、楚间。蛾眉知不妒,应喜见家山!
哭同年杨庶常三首 其一
之子黔阳彦,同门最少年。主恩伤贾谊,吾道失颜渊!
纱帐频联坐,花砖亦比肩。修文宁不足,夺我玉堂仙!
会昌遇姚二存御史,与谈虔事
暂驻青骢马,虔州我近过。大都堪将少,无取调兵多。
万幛缠西岭,孤城阻尺波。诸军非百战,此去欲如何!
端州杂诗 其六
近日中书诏已繁,词头更亵白麻尊。本朝相业惟调旨,寰海人麻仰代言。
天语简来偏足贵,温纶滥得岂为恩!莫因乱世多宽假,一字低昂国体存!
得孙克咸死难信 其一
不讯孙嵩久,疑君变姓还。关门人渐至,死丧信初传。
血化空山火,魂依子夜鹃。平生谈侠气,草草一躯捐!
宫词六首 其一
内使承恩新置机,诏传大布织龙衣。六宫罗绮无人著,敕与元戎绣将旗。
哭峡江曾二云老师 其四
昔岁谬叨漳浦荐,主恩特诏试天官。书生不以先容进,国士偏承破格看。
一命滥参延郡幕,三年窃戴侍臣冠。同时知己捐躯尽,每念师恩泪未乾!
闻客生昆仲入粤,予子法祖随焉。鉴在、蕴修、坤丞应相携同去,予 ...
家难倾巢一子全,提携虎穴仗诸贤。定知卵翼危难弃,无那乌栖夜不眠!
万死幸留书种在,半生赢得故人怜。皖江书讯今年到,迟尔还山治墓田!
昭江寿曼公四十 其二
年纪参差雁字斜,同时须鬓老天涯。围棋共许饶安石,披衮行看迈仲华。
夜洗砚山聊作活,昼乘钓艇且为家。主恩十召君应起,莫恋沧江负白麻!
闻驾跸端州,喜赋
黄星三岁望中迷,唐突烽烟信马蹄。祗听诏书传桂水,果然辇跸驻端溪。
欢腾义士添朝勇,魂慰孤臣罢夜啼。此日中原思汉极,六龙早出大江西!
临轩曲 其一
从龙初沐圣恩波,诏选词臣辟制科。格外郎官叨与试,本朝异数恐无多。
桂林杂诗 其十
清绝桂林郡,偏宜北客居。病苏秋冷日,气爽瘴消初。
也恋朋樽好,深忧将帅疏。伏波山下棹,稳泊意何如?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472篇诗文
赠姚以式待诏
送瞿寿明奔难桂林
古诗 其五
上天堂山访隐,主人不顾,作诗而去
酬开少 其四
假后
端州杂诗 其七
行延平诸县即事 其二
到端州得儿法祖志慰 其二
梧州杂诗 其十九
临轩曲 其二十
行延平诸县即事 其一
临轩曲 其十八
望长沙
田园杂诗 其四
初度岭,与张太羹谈虔州事
南京六君咏 其五
入虔次芋园驿,同方蕴修守岁刘中丞远生昆仲寓中
哀邵武
书所闻
行路难 其六十一
哭费司理死难雷州
行路难 其十九
丙戌元旦,同远生芋园驿作
假太子
有所闻作 其一
临轩曲 其十二
古诗 其四
续哀 其五
梧州杂诗 其十八
刘同庵司寇自羊城回
江涨
酬开少 其二
行路难 其三十
广文歌
全阳松,和留守相公韵 其三
悲南昌
黯淡滩
梧州杂诗 其一
雨边老人行
客生梓石映昆遗稿成,属予为序。因题其后 其二
临轩曲 其八
田园杂诗 其一
八月十七日哭仲驭 其一
哭董紫
从军口号 其一
行路难 其五十二
哭留守公四章 其一
行路难 其二十一
伤心诗 其五
哀江南 其五
哀江南 其四
哀江南 其十四
虔州即事 其一
续哀 其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