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孙克咸 其一

寄孙克咸 其一

清代 钱澄之

夙昔同枝鸟,猋如浮尘散。何意天涯身,与子复同难!

念我掌中娇,对面相糜烂。咫尺不得救,空使肝肠断。

馀命锋刃残,分飞互零乱。我寻闽峤烟,子矫越水翰。

冉冉孤云行,杳杳子规唤。相望不相闻,因风发长叹!

诗人钱澄之的古诗

哀江南 其十一

清代 钱澄之

黄子气萧瑟,颇悟微言旨。举业冠本朝,先辈谁可比!

一第归著书,十年期读史。痛绝鼎湖髯,南渡徵不起!

虏氛暗吴来,义旗空复指。侯氏何多仁,慷慨同日死!

难弟亦捐躯,与子成连理。为谢经术儒,通经固如此!

哀江南 其十二

清代 钱澄之

我闻章孝廉,罗源政不朽。簿书终日烦,琴书尚在手。

去县三年馀,清风今满口。里居自乘城,胡来通国走。

登陴者何人,一死誓所守!端坐待兵加,临锋引颈受。

微躯许桑梓,吁嗟竟不负!

石牛驿

清代 钱澄之

石牛驿破存两楹,鸟雀满地无人声。客子入门风淅淅,停车下马不得行。

隔墙叫怒如哮虎,银铛锁吏出废堵。鞭笞乱下冤不闻,良久叩头诉其苦。

自从江、楚纷用兵,分符秉钺输蹄横。已愁宾客多需索,更苦刁阉难逢迎。

朝啼卖女夕卖妇,饥肤戕毁复何有!供顿王官职所当,白板公卿费奔走。

昨日负薪者竖儒,挽牛入关窃上书。此辈宁有安刘计,今来驰驿事恣睢。

官家但识遣使臣,那知驿吏多苦辛!朝廷克敌须庙算,岂在多用虚言人!

梧州杂诗 其二

清代 钱澄之

此将昔移镇,吾知弃岭逃。比肩难节制,饱肉且旌旄!

共有登坛望,宁甘乘障劳!身先诣吏士,惠国尔功高。

送刘通候返黔,寄乃叔晋仲刺史都匀

清代 钱澄之

故人天末宦,异地得通家。草入郎官舍,山深刺史车。

庞眉烟际锁,双鬓瘴边华。西送阿咸路,相思蛮树遮!

梧州杂诗 其五

清代 钱澄之

将帅加专敕,今晨百道飞。如何罪己诏,立待吮毫挥!

义动三军愤,功凭一纸微。颇闻李公子,开读泪沾衣!

哭费司理死难雷州

清代 钱澄之

海南城破日,殉难独雷州。大节同时抗,孤忠一死优!

铅山家早破,蛮郡骨谁收?知己恩难负,如君志已酬!

侯家行乐词 其三

清代 钱澄之

十里香车尽内妆,侯家小女嫁亲王。雕鞍宝盖明珠络,幔挂珊瑚五尺长。

哀江南 其一

清代 钱澄之

太宰四朝遗,清风三十载。一秉南渡铨,期月遂得罪。

既遭党人摈,还嗟国事殆。虏至阖城奔,公也入城待。

所耻临难免,庶无见危悔。衣冠殉家庙,十日颜不改。

忠义及仆夫,哀歌动横海。谁谓伯道孤?神明故长在!

端州杂诗 其六

清代 钱澄之

近日中书诏已繁,词头更亵白麻尊。本朝相业惟调旨,寰海人麻仰代言。

天语简来偏足贵,温纶滥得岂为恩!莫因乱世多宽假,一字低昂国体存!

同曼公、树本入仙回洞访严伯玉

清代 钱澄之

窈窕仙源路,崎岖秋雨馀。喷泉崩古栈,绝岭挂蓝舆。

客是严陵裔,窗存宛委书。屯军与杂处,可得遂安居?

闻客生昆仲入粤,予子法祖随焉。鉴在、蕴修、坤丞应相携同去,予 ...

清代 钱澄之

家难倾巢一子全,提携虎穴仗诸贤。定知卵翼危难弃,无那乌栖夜不眠!

万死幸留书种在,半生赢得故人怜。皖江书讯今年到,迟尔还山治墓田!

梧州杂诗 其二十三

清代 钱澄之

黔阳书讯至,相忆几经秋。入蜀吾兄在,筹滇刺史忧!

中伤凭绛灌,外议重钱刘。节钺危时贱,何心向汝谋!

赠姚以式待诏

清代 钱澄之

姚生忠烈后,供奉意全违。蛮峒家难问,虔州骨未归!

母妻衣信断,亲故荐书稀。视草聊承乏,何必入禁闱!

行路难 其三十三

清代 钱澄之

严城背日客心哀,往事凄凉对劫灰。江右、岭南千古恨,不堪回首郁孤台!

丙戌元旦,同远生芋园驿作

清代 钱澄之

海驿逢新岁,椒畅万里情。朝元随幕府,庆节听班声。

小吏朱衣试,戈船画帜更。还瞻葱郁气,正满建安城。

行路难 其八

清代 钱澄之

多难逢君事已迟,偷生到此岂宜悲!可怜身外无长物,留取孤臣一卷诗!

徐松涛御史 其二

清代 钱澄之

江村水竹绕茅亭,昨夜还家梦未醒。楚客到秋容易泣,夷歌杂雨不堪听!

登楼有恨迷王粲,渡海相依仗管宁。共说避秦闽峤好,夕阳西下武夷青。

南京六君咏 其六

清代 钱澄之

痛哭桥边卒,临河羡独清。世徼明主饩,肯荷敌人兵!

中国谁称帝,元勋竟献城!可知徐久爵,尽室向燕行!

梧州杂诗 其七

清代 钱澄之

衰草荒山岸,宵分野烧红。从官时遇盗,篙楫已论功。

树黑苍梧近,江清漓水通。同时迎驾者,安定一军雄。

钱澄之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47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