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江城感事

江城感事

清代 钱澄之

章、贡双江梗不流,两勋旌节在虔州。谓宜乘胜趋牛渚,何取攻坚顿虎头?

五岭闻风归正朔,孤城背日作边愁。中兴时异承平计,误拟文成据上游!

诗人钱澄之的古诗

哭张司马四首 其四

清代 钱澄之

并马江头向碧岑,星岩龙隐日追寻。看君摇笔须眉动,把我新诗泣涕吟。

难后尚随门下吏,箧中长宝故人簪。同人属和张、瞿韵,几度拈来痛不任!

梧州杂诗 其十九

清代 钱澄之

远闻洪少宰,父子丧高州。守将罪难问,先臣恤岂酬!

久知卑制使,窃恐效诸侯!近地还如此,輶轩咫尺愁!

梧州杂诗 其十八

清代 钱澄之

两粤嗟新败,朝廷波浪中。守藩宜有罪,司马且论功。

赏极复何劝?恩叨岂觉隆!灰心百战将,封与烂羊同!

假太子

清代 钱澄之

昔闻燕京亡,诸王已陷贼。挟之左右随,贼去无消息。

如何妄小左,憔悴来河北。云是旧东宫,脱身今返国!

宫监无敢认,讲官不相识。后云王之明,拷讯已吐实。

党人为主使,大狱事罗织!国亡天子走,群小拥登极。

与上同被擒,并侍贤王侧。贤王偕北还,真伪竟谁测!

梧州杂诗 其二十

清代 钱澄之

端州兵不下,返旆禦淮侯。莫问粤东急,须防内地忧。

督师真失策,酿祸至今留。受诏虚縻饷,何时厌尔求!

广哀 其四

清代 钱澄之

报国詹公子,麾兵战不还。空传云雾险,竟死大安关!

马忆长干瘦,衣怀京兆斑。西溪双血泪,洒滴遍闽山。

广文歌

清代 钱澄之

广文先生老且贤,角巾已破乌皮穿。执板折腰殊不谙,见人木强无周旋。

盘桓苜蓿风尘陡,招降使者声如吼。箕踞学宫召诸生,问渠广文不开口。

振袖大骂杯掷空,区区头颅复何有!宣圣昔却莱夷戈,子羔肯由狗窦走?

君不闻鬷蔑一语叔向倾,毛遂捧槃平原惊?丈夫意气临危见,岂在人貌与荣名!

舟中闻新命有作 其一

清代 钱澄之

新命惊闻邸诏传,遥从鹢首拜垆烟。朝廷多难叨非分,史馆无人与备员。

报国祗馀垂老笔,成名偏在播迁年。词林故事咨前辈,此日承恩绝可怜!

麻河捷

清代 钱澄之

中兴马侯古精忠,天子论勋册上公。天生夜述麻河战,满堂骨竦生英风。

是日初战兵不利,虏骑骁腾万马雄。将军下令尽弃马,短刀秃袄来争功。

麻河岸高敌初驻,栏楯层层壁垒固。汗马解鞍兵作炊,我兵突至谁能禦!

可怜攻壁壁不开,壁门炮火轰如雷。将军大呼身先进,人人死战坚为摧。

壁门既夺虏营乱,黄昏截杀及夜半。铁骑嘶颤橐驰奔,全军逼水容谁窜!

天风吹月月朦胧,照见虏营营已空。僵尸枕藉安足计,馀者尽葬麻河中。

拂庐万落三军宿,胡妇琵琶唱胡曲。将军举酒健儿歌,残魂何处吞声哭!

将军破贼檄屡传,岂似今无匹马还。积弱屡朝初吐气,昆阳、钜鹿谁争先!

我闻桂林虏来举城走,瞿相从容袖两手。焦侯三箭殪三骑,城门重闭至今守。

又闻西有滇帅胡将军,摧锋陷阵虏中闻。身经百战锐不挫,南人争推第一勋。

诸将纷纷膺国号,因时窃位何足道!马侯封公两人侯,此爵朝廷庶不冒!

江雨,赠延安刘客生卧病 其一

清代 钱澄之

鶗鴃初鸣村雨斜,吉州烽火暗天涯。留侯借箸身多病,庾信伤心鬓早华。

半夜吹灯重煮药,三春掩袖忍看花。扣舷泪溅双流水,渭北、江南何处家?

哭董紫

清代 钱澄之

蛮乡淹瘴疠,闽海共艰难。皮骨殊方共,神情白昼寒。

辞荣求远使,破格拜天官。报国时甘忤,思亲泪未乾!

九原留鬓发,万古葬衣冠。久蓄南还橐,开箱不忍看!

梧州杂诗 其二十一

清代 钱澄之

朝睹南阳奏,强藩已就擒。弃城知法在,问罪见谋深。

帐外军声寂,怀中帝诏临。两年三授首,真是快人心!

贡川闻王郡伯死,为位哭之

清代 钱澄之

大运岂遽非,哲人遂云徂!我见谋国臣,太息无良图!

岂意匹马来,开门纵长驱。争降何纷然,常恐后至诛!

贤哉二千石,从容捐厥躯!夫子庄而简,薄官初剖符。

不谓贞松姿,临难表所殊!独湔嵇绍血,莫污温序须。

我生既已幸,我志宁可渝!乘舆咫尺间,岂复辞崎岖!

回脰望延津,吁嗟烈丈夫!

刘同庵司寇自羊城回

清代 钱澄之

亚卿衔诏日,留后建牙时。国体宁毋失,军情且不疑。

盈廷人坐论,有事尔奔驰。莫更陈辛苦,贤劳念者谁!

哀江南 其十六

清代 钱澄之

麻生伟须眉,顾盼肃孤高。身长七尺馀,意气为人豪。

置酒召宗族,誓不污腥臊。宗族数千人,一一勇带刀。

宣城城尽闭,泾溪将屡逃。势去身见俘,衣冠赴市曹。

绝命咏诗篇,慷慨色无挠。有志竟不成,吁嗟命所遭!

到端州得儿法祖志慰 其一

清代 钱澄之

三年啼已罢,万里尔犹存。把袖天涯梦,伤弓闽海魂!

语音乡国变,长大故人恩。欢剧嗟苏武,还家乏子孙!

吊忠诗 其三

清代 钱澄之

端水龙兴此抗衡,两贤竟死粤东城。但知正统人心属,岂料同舟颈血争!

汉祚未衰臣有节,国家多难尔成名。即今逆命终身废,报汝当年面折情。

江城感事

清代 钱澄之

章、贡双江梗不流,两勋旌节在虔州。谓宜乘胜趋牛渚,何取攻坚顿虎头?

五岭闻风归正朔,孤城背日作边愁。中兴时异承平计,误拟文成据上游!

行路难 其六十一

清代 钱澄之

头白浔阳老楫师,江村邻舍半相知。故园桂树闻名久,可识如今剩几枝?

赠杨幼于给谏

清代 钱澄之

杨子流三吴,烟尘罹家患。泛海入闽来,涕泣授给谏。

衔诏赴荆南,憔悴衣履绽。何意章、贡烽,竟阻衡阳雁!

攘袂誓登陴,甲冑亲自擐。壮士勇为鼓,戎器徐亦办。

屡战摧敌锋,咬指西山瞷。守将弃城奔,保障属游宦。

乃知将军印,古来书生绾!

钱澄之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47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