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钱澄之
别君荒署露华凝,寒月清樽涕不胜!长虑一杯成永诀,可怜万不见中兴!
玉关岂料生能入,仙阙唯馀我未升!多少故人麟阁上,如卿兄弟最先登。
陈将军
行宫门外人纷纷,争传看杀陈将军。郑家勋侯上殿救,天子两耳塞不闻。
天子英明文且武,勋侯难挽雷霆怒。必罚用惩东向心,伤恩岂顾北道主。
自从登极行天诛,西市骈首阿大夫。今年二竖冒官职,即时赐死冤谁呼!
从来乱国用重典,将军观望那得免!君不见郑家出抱将军尸,颈血淋漓亲为吮?
昭江三首 其二
艰辛海外远趋庭,咫尺音容痛未聆。匍匐祗拚收骨去,却衔哀恨滞幽囹!
永安舟次
兵起收群盗,溪边夜可行。泊舟秋草市,卖酒旧瓜棚。
远寨传鸡唱,中流乱马声。渡头灯火绝,孤月坐来生。
衢州遇韦剑威
落魄三衢市,风尘绝泪痕。对人声尽变,怪我发犹存。
生死浑閒事,衣冠是圣恩。吴江血已碧,犹是问王孙。
端州杂诗 其十三
春王朔未出关门,喜见滇南使叩阍。请附心知天命在,乞封名仰圣朝尊!
汉家故事须廷议,明主权宜有特恩。史记功臣多赐姓,何难破例与称藩!
闻驾跸端州,喜赋
黄星三岁望中迷,唐突烽烟信马蹄。祗听诏书传桂水,果然辇跸驻端溪。
欢腾义士添朝勇,魂慰孤臣罢夜啼。此日中原思汉极,六龙早出大江西!
广哀 其七
痴肠吴太学,国破早捐生!莫听呼天诉,聊明报汉情。
鬼神应有恨,劫运恐难争!近喜威灵见,南昌虏数惊。
续哀 其八
入暮刘公干,元戎奉指挥。帐中机不密,海上约偏违!
祗怪人谋失,谁言天意非!君看吴地败,江岭已全归。
鹡鸰行,赠刘客生
中庭有佳树,两鸟鸣高枝。毛羽既相类,声音亦参差。
摇尾踯躅鸟心乐,刘生听之心伤悲。刘生关西游侠子,兄为中丞弟御史。
中丞开府亲握兵,生也谢病卧虔城。渔阳马飞章贡城,胡兵百战汉兵新。
江右诸将少节制,廉颇空思用赵人!鼓声才接列校奔,按剑独有中丞存。
楚师乘胜得知武,宋人弃甲失华元。朝廷是非竟安在,守城论功战者罪。
赐印益令逃将骄,蠲躯徒使英雄悔!刘生、刘生哭勿哀,友恭自是天性胎。
泣血常知寝处湿,上书屡为时相猜!尔不闻信国被擒航海脱,李广遭缚夺马回?
忠孝自获神明助,中丞不死突围来!
续哀 其一
三年两遇难,时势岂全非!文物从今盛,坚贞自古稀。
几人辞马革,何处问乌衣?血碧江南草,离离未可归!
哭费司理死难雷州
海南城破日,殉难独雷州。大节同时抗,孤忠一死优!
铅山家早破,蛮郡骨谁收?知己恩难负,如君志已酬!
翠云峰初度
兵过关路绝,穷栖僧刹古。老树焚再僧,岩花落更吐。
寂寥初度辰,廉纤经旬雨。霏殿暗龛灯,侵廊哑信鼓。
稽首礼空王,我僧是谁主?今晨三十七,所历遍诸苦。
身名虽未亏,死丧竟何补!幸际天日开,春王朔再睹。
从此得归欤,黄帽归净土。
临轩曲 其二十
新恩初许禁中行,为谒先师阁吏迎。再拜中堂前致谢,共称天子让门生。
得孙克咸死难信 其二
怜君多绝艺,未乱喜从戎。死夫人为戒,招来鬼尚雄。
老妻能咏絮,爱子善弯弓。玉树同摇落,飘零何处风?
酬朱润生
汾湖两绝句,一市共悲伤。难后嗟零落,南来见表章。
黄泉谁寄慰!青史且输香。属和篇篇好,吾将罢悼亡。
哭曹能始先生
颜远诗名四十年,风流今借义声传。独留霜发还家庙,不遂潮头上海船。
万卷书随神女散,一家忠动敌人怜。九原绝少同乡伴,犹赖延平太守贤。
哀江南 其十五
节义遍江东,皖人殊可丑。岂知刘广文,临难竟不苟!
捧檄署泾县,胡来誓死守。城破何从容,赴井还携妇。
又闻周广文,敢战敌为走。仓卒殒学宫,绝命刃在手。
拔刃手不开,殉之庶无负。如何泾县亡,一时有二叟!
闻人述浦城近事,慨然伤之
仙霞关上雁来稀,碧血惊闻溅绣衣。汉节不随秋草没,胡笳竟逐塞尘飞。
甘心息妫雠何论,绝意文君赎不归。臣节已完吾事毕,苏卿岂问去妻帏!
哀江南 其九
职方雅学武,临敌辄身先。芦中伏犀甲,时时夺戈船。
大运既以非,孤军岂独全!阖门罹锋刃,栖身穷山巅。
如何同袍友,机阱构宾筵!所悲壮志尽,宁惜一躯捐!
亦有孙公子,帷幄共周旋。事败誓同归,难至耻苟全。
面数负恩酋,言之罪通天。义气两无负,哀哉此二贤!
昔有卢司马,才气当代雄。身骑生力驹,手挽五石弓。
群贼奉首窜,命在破竹中。朝廷用不专,草草殒厥躬。
介弟早登第,毅然哲兄风。弃家阳羡山,树帜太湖东。
跃马亲搏战,斩获屡建功。马疲兵亦散,大命乃遽终!
可怜司马家,一门著双忠。兄弟死国难,信与二颜同!
送姚翁默仙入平西山中,寄曼公
尚有故人恋,胡为更远寻!滩流当夏恶,瘴气入西深。
采药蛮中兴,钞方学士心。逃虚执已久,应喜得跫音!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472篇诗文
寄呈留守瞿相公 其一
行路难 其四十八
曼公书至,得山阴师死事信 其二
行路难 其五十一
行路难 其四十二
忆龙眠 其二
端州杂诗 其二
虔州行
广哀 其五
不合行
别羊城
章北院行
广昌访刘广生孝廉
虔州即事 其五
哭晏云章
悲湘潭
行路难 其六十
端州杂诗 其十二
临轩曲 其十九
行路难 其二十五
梧州杂诗 其十四
悲南昌
哭峡江曾二云老师 其二
哀邵武
梅花(二首)
行路难 其十
伤心诗 其六
崇化村遇虔人,云以丙戌十月过韶州见小儿于二刘舟中
上天堂山访隐,主人不顾,作诗而去
行路难 其三十六
哭同年杨庶常三首 其二
晤曾庭闻,卸熊子文给谏死难汀州
客生梓石映昆遗稿成,属予为序。因题其后 其一
临轩曲 其三
梧州杂诗 其十
曼公娶妾得同乡女,戏赠
闻客生昆仲入粤,予子法祖随焉。鉴在、蕴修、坤丞应相携同去,予 ...
临轩曲 其五
行路难 其三十
行路难 其十四
三吴兵起纪事,答友人问
哭峡江曾二云老师 其一
广州杂诗 其五
赠黄仲聚参戎
临轩曲 其十二
从军口号 其二
梧州杂诗 其一
古诗 其四
南京六君咏 其一
曼公书至,得山阴师死事信 其一
予既别永安山中,间道走汀州,路阻不前。诸友有招予还者,兼和鄙 ...
同远生中丞入虔道上杂作 其五
哀江南 其六
端州杂诗又十一首 其十一
初达行在 其一
酬开少 其一
行路难 其二十
行路难 其三十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