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钱澄之
城上钟鸣作吼声,旧传此物是龙精。城亡一夜摩空去,不与人间报五更。
黯淡滩
方帅穷归应藁竿,更诛马相七闽欢。严州阁老降何事,白首同悬黯淡滩!
宫词六首 其五
外廷章奏晚犹通,侍史开封五夜同。传道君王看不及,黄罗亲裹送中宫。
端州杂诗 其二
庾岭军书昼夜飞,南昌无计解重围。孤城烽锁粮垂尽,间道人重信渐稀!
入对漫图方略上,请师空见节旄归!同谋反正功休叙,可识章门事日非!
昭江寿曼公四十 其一
历岁逃荣守钓矶,可怜初度意多违!阁麻屡降中书诏,宫锦犹披学士衣。
报国身依丹极老,思亲泪逐白云飞!兴朝大政需公出,早办收京并马归!
哭董紫
蛮乡淹瘴疠,闽海共艰难。皮骨殊方老,神情白昼寒。
辞荣求远使,破格拜天官。报国时甘忤,思亲泪未乾!
九原留鬓发,万古葬衣冠。久蓄南还橐,开箱不忍看!
鄞江怨词 其三
日落三山烽火迷,乘舆说共左贤栖。长安不作青衣恨,夜半微闻杜宇啼。
哀越诗 其二
金陵王气已应终,马相旌麾向越中。北狩君王空有恨,南来太后且论功。
孔苌建议诛夷甫,玄礼何雠戮国忠!底事杭州三学士,不闻请剑有陈东!
同韦剑威、徐钦玉度仙霞关 其二
霞关今重地,度险客心惊。戍废行人歇,楼荒野雀争。
残虹收鸟外,吼瀑断猿声。过尽萧条路,将军驻浦城。
梧州杂诗 其十九
远闻洪少宰,父子丧高州。守将罪难问,先臣恤岂酬!
久知卑制使,窃恐效诸侯!近地还如此,輶轩咫尺愁!
别山草堂 其二
侍郎别业敞江汀,剃草编篱带七星。醉倚巴童挥露布,时留楚客续骚经。
灯前新鬓军中白,槛外诸峰雨后青。但设琴尊君自去,柴门松竹不须扃。
桂林杂诗 其五
好客瞿丞相,蛮方秋兴高。为怜双桂树,新筑「小东皋」。
家伎寻常出,诗篇倡和豪。此生经授记,不用更焦劳。
送刘通候返黔,寄乃叔晋仲刺史都匀
故人天末宦,异地得通家。草入郎官舍,山深刺史车。
庞眉烟际锁,双鬓瘴边华。西送阿咸路,相思蛮树遮!
行路难 其五十七
自是多生风障深,才抛稚子又关心。出山送尔寻舟去,指与江头枫树林。
端州杂诗又十一首 其二
相公再出辅吾君,捧诏趋朝亦太勤。老子未惭「长乐」号,大太难悔美新文!
露章谏议先时去,抗疏班行迥不闻。风节最称金给事,依违也畏李将军。
江城感事
章、贡双江梗不流,两勋旌节在虔州。谓宜乘胜趋牛渚,何取攻坚顿虎头?
五岭闻风归正朔,孤城背日作边愁。中兴时异承平计,误拟文成据上游!
虔州即事 其三
南、诏诸军去不回,狼兵才费羽书催。棉津天堑全虚设,章、贡孤城迥自开。
中丞屡下徵师檄,司马难登誓将台!唯喜临江杨相国,亲提鹅鹳向东来。
端州杂诗 其十四
故人须鬓已非初,忧国图君志未舒。忧动宫庭宜早避,官兼清要岂长居!
也知宦热心原冷,莫使交亲迹渐疏!同是布衣君最遇,从容膴仕意何如?
越东破
当今天子高皇孙,鲁国同是至亲藩。改元本非利天下,域内原宜奉一尊。
越东君臣殊可笑,誓死不开登极诏。天子洒笔亲致书,相期先谒高皇庙!
闽中恃越为藩篱,如今越破闽亦危。往时纷争不足论,与国既失应同悲!
昨夜室中诞元子,通侯鹊印何累累!中兴所重在边疆,恩泽滥冒同烂羊。
唇亡齿寒古所忌,君不闻元子之诞唇先亡?
舟中闻新命有作 其二
教习三年典故存,迁除有例相臣援。读书特荷临轩宠,供职真因视草烦。
吾道艰难羞破格,圣朝浩荡易承恩。词头久亵丝纶体,珍重王言报至尊。
行路难 其三十九
三年习气已消磨,曾约东还此再过。古寺烧残老僧死,留予一顶教谁摩?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472篇诗文
哭张司马四首 其一
行路难 其二十一
广哀 其十一
端州杂诗 其五
得假,同朱御史不敏西上
梧州杂诗 其十六
行路难 其五十一
临轩曲 其八
哭张司马四首 其三
吊忠诗 其四
田园杂诗 其六
行延平诸县即事 其一
行路难 其四十七
哀江南 其十五
自永安返至贡川闻延平信,示诸吏佐
哀江南 其十二
端州杂诗 其一
行路难 其二十
为金道隐给谏请改戍得允
江城感事 其三
行路难 其四十三
哭会稽董孝荩
行路难 其十九
忆龙眠 其一
假后
哀江南 其十一
行路难 其五十四
哀江南 其五
全阳松,和留守相公韵 其一
端州杂诗 其八
初度岭,与张太羹谈虔州事
行路难 其五十二
临轩曲 其十
忆龙眠 其四
曼公书至,得山阴师死事信 其三
鄞江怨词 其二
徐松涛御史 其一
端州杂诗又十一首 其九
梧州杂诗 其十四
闻岭南信志喜
续哀 其六
送吴青闻给谏解官西上
寄孙克咸 其二
酬张将子给事
行路难 其三十四
行路难 其三十五
行路难 其六十一
吊忠诗 其二
哭峡江曾二云老师 其三
临轩曲 其六
桂林杂诗 其四
梧州杂诗 其二十二
哀江南 其九
全阳松,和留守相公韵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