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宿长安闸口

宿长安闸口

宋代 郑刚中

天寒云气阴,地阔江岸敞。
鼓动风势狂,掀簸浪头长。
单绳缆扁舟,避雨宿深港。
上有阿兰若,危铃作孤响。
一夜魂梦寒,乡国劳远想。
清霜作朝晴,舟师动帆桨。

诗人郑刚中的古诗

发风水洞

宋代 郑刚中

山逼新寒惊远梦,风收细雨作初晴。
晓光微动鸥鹭起,黄叶乱飞旗帜明。

入信州

宋代 郑刚中

邮亭方此越在衢,已是江南十里逾。
幽谷日来禽对语,平沙霜重雁相呼。
溪旁障水横鱼纲,竹下开门出酒壶。
物态人情随处好,不烦客子叹羁孤。

宿鹤岩二绝

宋代 郑刚中

岩头一望万象低,已觉尘寰不整齐。
此祗人间最高处,况游物外照群迷。

予嗜茶而封州难得有一种如下等修仁殊苦涩而日进两杯

宋代 郑刚中

一瓢方此寄天涯,用巧居贫拙有加。晚食正为颜斶饭,空肠却嗜玉川茶。

长髯乱磨轻于土,短尾浓煎不见花。撑拄可堪书卷少,空教癯瘁发生华。

故居

宋代 郑刚中

北山三十里,忆得旧书堂。
小径通蔬圃,新醅压酒床。
晚凉荷叶嫩,细雨橘花香。
此梦今何许,随缘又一方。

沈商卿砚

宋代 郑刚中

眼明见此超万古,色如马肝涵玉质。
白圭之玷尚可磨,涩不拒笔滑留墨。

呈周务本三绝

宋代 郑刚中

抚字心劳清愈甚,洁廉官小俸无多。
知公但欲邦人乐,虽瘦虽贫不奈何。

孙立之以酴醿奉太阳能守赠二绝予戏用其韵

宋代 郑刚中

墙里一区谁氏宅,照墙不作夭桃色。
翠条乞怪玉花繁,馨香借与新诗力。

晚村

宋代 郑刚中

暑雨霁馀飞,翻沟水鸣玉。
半规入岚雾,平畴愈新绿。
时有牧归牛,一备过山曲。
吾庐附幽深,四面荫修竹。
垂云下林梢,惊鸟目争宿。
夜色迫书卷,呼童具灯烛。

石季平尝为于仲模诗改二字后仲模有诗来复用韵报之且庆良友间渐能 ...

宋代 郑刚中

赵璧微瑕岂易攻,抉磨深贺得良工。古人规诲有馀乐,近世交良无此风。

二字相禆何预我,一篇兼报重烦公。新吟若挂高门外,价比千金迥不同。

石季平题李南画石之傍日叠石为山已是一重公

宋代 郑刚中

笔画与石叠,二者均是假。
惟彼此间山,如叠亦如画。
要当论夫空,万物同一马。
随缘判此公案时,不知笔作麽生下。

客致

宋代 郑刚中

就温嫌冷性同然,况是冬深凛冽天。莫讶尘生杨绾席,都缘坐少席文毡。

感君四坐平分暖,为我长针细衲绵。从此门前有来客,不须称遽足留连。

循省

宋代 郑刚中

僦居栽竹暮清幽,絷系其如是楚囚。
高枕亦成惊枕梦,小窗长作客窗愁。
扪心罪在愚臣戆,肉骨恩归圣主优。
日有省循千点泪,临风分付与江流。

相识有遗予以紫石砚者谓是下岩石名日玉斗予

宋代 郑刚中

眼如鸜鹆色如肝,此语传闻谩有年。
李观匣中方念住,范增撞后岂知全。
临池欲试曾亲滴,把墨重看未忍研。
何幸却同郴笔句,贮云含雾到封川。

后圃石榴初为夏日所暴得秋雨所烂易落雀又从

宋代 郑刚中

初见累累小辅中,鼠偷雀啅树交空。
久遭日暴皮先罅,未借霜寒子半红。
爽味尚堪供齿颊,清浆聊可润心胸。
小篮亲摘提取便,聊得铺排荐饭钟。

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盥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 ...

宋代 郑刚中

经史何须万卷开,书多方朔反诙谐。能言正恐迷难出,绝学方知进有阶。

角逐英雄都扫地,留传功业谩磨崖。若无反照观心术,永堕诸尘万事乖。

草寮书事

宋代 郑刚中

争巢野鹊口木杪,得友黄莺棲柳阴。
都与老夫供一笑,笑他禽鸟亦劳心。

腊月三日义乌道上寄潘义荣

宋代 郑刚中

天风生暮寒,一夜新雪积。
迟明兀箯舆,乱入山径窄。
茅檐两三家,鸡犬不见迹。
冬令顷弗严,草木僭春色。
愆阳入桃杏,弄暖浪蕊坼。
肃然变霜威,犯者辄衰息。
独馀山上松,不动与寒敌。
十丈伟标致,四面风淅沥。
时于翠叶中,碎挂琼玉白。
忘我道路叹,但觉心志怿。
拥鼻作孤吟,清思浩无极。

简孙立之

宋代 郑刚中

无分双清岸醉巾,苍头煮药与谁亲。
空烦食指报珍味,阻向歌喉听落尘。
槛外寒花应照户,座中明水定生春。
仙翁莫苦催归旆,不比山斋酒困人。

题横溪坊客馆二首 其二

宋代 郑刚中

朝曦却雨作春妍,绿嫩黄轻物物鲜。村落可怜祗依旧,稀疏茅屋起炊烟。

郑刚中

郑刚中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44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