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初春五言

初春五言

宋代 郑刚中

积暖浮阳过,轻寒宿沴消。
廉织飞雨线,清润入花条。
节物病身老,家山归梦遥。
华严存至教,不复见无聊。

诗人郑刚中的古诗

竹间孤坐

宋代 郑刚中

远竹竹自如,亲竹竹不可。
移床向前轩,与之相并坐。
受日一心虚,摇风万尘破。
忽作雪窗声,断云疏雨过。

是乐居士一日举率说和尚话头云拨草牛风且图

宋代 郑刚中

莫疑虑,莫疑虑,
顺风天帆逆风住。要寻路,
要寻路,直西须向东门去。
但看枯藤倒挂天,山前几度三春雨。

用立春韵和卖药周道人

宋代 郑刚中

万金家信隔秋冬,欲往谁能化鸟工。
迁客何为未忧死,直缘君有古人风。

园中锦被花始开一枝红白二色赵守以二诗见报

宋代 郑刚中

两种色,一枝花。
何郎汗汤饼,妃子醉流霞。
寂蓼难伴山斋客,风味宜归太守家。

登乌奴

宋代 郑刚中

金壶皤腹贮春醪,路入山堂脚脚高。
但得远尘宽俗鞅,不须临下见秋毫。

傅推官劝农七绝句拟和其五 登岭

宋代 郑刚中

一握天边两角云,岭头都见岭南春。莫怀小鲁东山意,祗是早来平地人。

拟送傅推官吉先予以绍兴己水六月自复徙对吉

宋代 郑刚中

漂流忆昨到封川,相继人看渌水莲。
屈指君犹成一任,过头吾水出三年。
款门对坐惟棋局,判袂论情付酒船。
九月秋风去帆疾,可能相望不依然。

避方寇五绝 其三

宋代 郑刚中

朝廷平日祗尊儒,文武于今遂两途。闻说官军又旗靡,谁收黄石老人书。

甲寅九月末雨至十月二十三日得晴闻是日六飞进狩诸将告捷

宋代 郑刚中

密雨重阴一月馀,似闻征马又长驱。怪来林外升晴日,已奏江边报捷书。

客夜霜寒

宋代 郑刚中

晓寒期客入疏窗,梦破江南一夜霜。
可但山林小摇落,树头无叶可飞黄。

砌下黄菊暮秋始开为赋此篇

宋代 郑刚中

小栏培土待重阳,雨洗金钱未肯忙。
终藉九秋扶正色,谁能三嗅为清香。
陶潜属意空诗好,胡广随缘却寿长。
古昔风流无处问,碎花浮泛一尊黄。

幽趣十二首 其十

宋代 郑刚中

幽趣无人会,天宽物自容。夔休怜踸踔,鱼勿为噞喁。

吟苦秋虫适,身闲沙鹭慵。举头常见日,山水任重重。

草寮书事

宋代 郑刚中

争巢野鹊口木杪,得友黄莺棲柳阴。
都与老夫供一笑,笑他禽鸟亦劳心。

宿撞抗刘家店

宋代 郑刚中

虺尵老马踏深泥,投宿村坊灯火微。休问客衣何似冷,床前犹有雪花飞。

移司道中四绝

宋代 郑刚中

鱼惊鼓吹寒犹出,鸟避旌旗去肯留。
顾我才疏何所用,空将行李慁清幽。

知识相问多以封州气候宽凉为言大暑中因念退之云郴之为州在岭之上 ...

宋代 郑刚中

退之序郴阳,水驶山不平。中州清淑气,至此郁以停。

封州在炎方,更过郴几程。不瘴已甚幸,谓凉兹岂情。

山穷人尽瘦,草茂虎公行。浓云从地起,地气还相蒸。

霔雨洞洗之,十日不得清。闭门坐小室,攲尊视馀倾。

见酒暂欢喜,孤吟步中庭。炎燠亦何有,感恩泪纵横。

封州

宋代 郑刚中

莫道封州是小州,封州虽小客何愁。
荔枝受暑色方好,茉莉背风香更幽。
得醉便眠寻梦蝶,俗行还立看沙鸥。
向非造物曾留意,谁把馀生为我谋。

宿鹤岩二绝

宋代 郑刚中

岩头一望万象低,已觉尘寰不整齐。
此祗人间最高处,况游物外照群迷。

拟题黎簿尉梅隐用其韵

宋代 郑刚中

梅仙隐去事难论,故种疏梅隐小轩。
虽似扫除颜色冗,不妨游小簿书繁。
月明客共藏花影,醉梦君应到酒尊。
我亦寄身修竹里,颇欣成性得存存。

盗焚浦江龙德寺经藏与卷轴化为玉诸葛亮公谈

宋代 郑刚中

盗火陈兰若,一燎无馀屋。
独此龙宫书,入火变为玉。
琤然断甓中,幖帙犹可目。
众谓有哲匠,秘愿发心腹。
提斧入昆山,雕镌作奇福。
不然纸墨灰,委地安可触。
或谓刻楮者,一叶尚难速。
谁能俄顷间,就此千万轴。
事无产阶级一切法,万物皆具足。
法存形岂忘,法坏形乃覆。
彼既自断坏,智者莫能续。
是书佛所传,法性妙含蓄。
无尽如虚空,生灭自兴伏。
贞尝无动摇,坚固莫摧辱。
文字遂因依,清凉逼炎酷。
吾文稽儒书,如彼庄周属。
亦谓忠信人,水火不能毒。
矧此微妙语,天人共归宿。
岂容轻破坏,一概随土木。
想当妖焰燃,人惊鬼神哭。
烟消火力寒,拨灰开韫匵。
告尔缁衣流,营个愈宜笃。
当求琅玕类,刳以函其牍。
铁谡字画泯,不可事观读。
目击道犹存,况复具输毂。
郑刚中

郑刚中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44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