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代答

代答

宋代 郑刚中

塞污锄蔓致蕃昌,草木怀君岂易忘。
出为苍生施此手,他时宁使故园荒。

诗人郑刚中的古诗

出江

宋代 郑刚中

净练已欣平似熨,更因过雨助清深。
何人孤笛穿云杪,远岸归舟入树阴。
鸥鸟惯看迁客面,江山偏识老夫心。
半钩小卷黄昏月,欲得新计个里寻。

砌下黄菊暮秋始开为赋此篇

宋代 郑刚中

小栏培土待重阳,雨洗金钱未肯忙。
终藉九秋扶正色,谁能三嗅为清香。
陶潜属意空诗好,胡广随缘却寿长。
古昔风流无处问,碎花浮泛一尊黄。

暑雨

宋代 郑刚中

结庐在深寂,芳檐荫松萝。
天晴风日温,时有燕雀过。
今兹夏暑雨,衡门可张罗。
永叹复自慰,幽兴吾亦多。

入信州

宋代 郑刚中

邮亭方此越在衢,已是江南十里逾。
幽谷日来禽对语,平沙霜重雁相呼。
溪旁障水横鱼纲,竹下开门出酒壶。
物态人情随处好,不烦客子叹羁孤。

浦江道中三绝 其二

宋代 郑刚中

篮舆风紧揭疏帘,雨著春衣润欲粘。满眼阴云压平野,此时怀抱恶憎嫌。

临刈旱苗二首

宋代 郑刚中

可怪书生命分穷,频年荒歉苦天公。
枯陂尽作龟纹裂,旱穗浑如雀踢空。
佃客腰镰痴不割,长官受状远难通。
归来笑向儿童道,定是今年饿杀侬。

重五 其一

宋代 郑刚中

异乡逢午节,卧病此衰翁。竹笋迸新紫,榴花开小红。

山深人寂寂,气润雨濛濛。煮酒无寻处,菖蒲在水中。

沈商卿砚

宋代 郑刚中

眼明见此超万古,色如马肝涵玉质。
白圭之玷尚可磨,涩不拒笔滑留墨。

受崧兄弟赴漕怀试作二十八言送之

宋代 郑刚中

丹桂亭亭五十尺,共持玉斧取来看。
从前知有姜肱被,草怕早春天上寒。

鼓子花

宋代 郑刚中

鼓子花堪爱,疏葩淡碧时。
未陪葵向日,且伴菊当篱。
土厚根条远,凉多世俗希。
可怜红槿类,无益自衰迟。

谗桃花

宋代 郑刚中

手提铜壶汲涟漪,去年曾浸寒梅枝。
今年汲水浸桃萼,明玉这瘦红粉肥。
夭夭灼灼岂不佳,如酒透骨春颇宜。
孰与山斋雪将飞,彼孤者芳抱清姿。
幽香入我苦吟笔,此意似非桃所知。
我今颠倒六鉴痴,对花下悟灵云疑。
何人道眼绝世态,试以公论分妍媸。
东邻有女厌绮索,雷五不簪珠与玑。

题赤松

宋代 郑刚中

世谓仙易得,汉武吾所知。
终老坐迷妄,海上求安期。
世谓仙难得,二王等儿嬉。
安期自来顾,一笑相与归。
难易讵能诘,戃恍谁复窥。
千古赤松事,话者君勿疑。
凌遐与倒景,物外非无之。
要须功行满,乃可超尘泥。
无怀轻诞心,鹤鹿浪欲骑。
安期寄语谓世人,初平不是牧羊儿。

枕上闻雪声

宋代 郑刚中

日落天风彻骨清,疏疏玉片舞中庭。
梦回细响鸣松竹,误作春蚕食叶声。

题灵峰见山阁

宋代 郑刚中

兵火相寻音问绝,登高寓目空伤神。
金华山且望不见,况乃欲见山下人。

题横溪坊客馆二首 其二

宋代 郑刚中

朝曦却雨作春妍,绿嫩黄轻物物鲜。村落可怜祗依旧,稀疏茅屋起炊烟。

寄别张子公尚书

宋代 郑刚中

昔我初至秦,使旨不到蜀。延首锦城春,千里寄孤目。

逮公今出锦,贱迹仍羁束。梦看使君船,翩翩转江曲。

西州去思者,何啻连万屋。攀辕犹弗还,我意岂能足。

所怜蜀人病,羸骨未生肉。公兮胡弗留,共与营糜粥。

自惟救护心,寝食对沟渎。回顾莫有助,此志亦单独。

公兮那得留,锦水峻而速。蚤去登堂庙,大作天下福。

病身鸡肋瘦,别恨容千斛。势须更勉强,渭上几一熟。

郡县减苛赋,廪廥贮馀粟。便当乞身归,径去友麋鹿。

僮方捣茶知予书初辍捣以待呼而戒之

宋代 郑刚中

顽童来听老夫言,困至如今我欲眠。
汝但闭门推客去,破茶不碍梦魂圆。

傅推官劝农七绝句拟和其五·登岭

宋代 郑刚中

一怀天边两角云,岭头都见岭南春。
莫怀小鲁东山意,祗是早来平地人。

幽趣十二首 其十二

宋代 郑刚中

幽趣无人会,云依远岫行。寒塘时拨刺,古木廔敲铿。

壁壳拖涎钝,花飞度粉轻。山泉烹石鼎,孤啜不胜清。

民入钱抱儥公库东塘决水取鱼甚盛渔翁谓抱儥者贩妇则旁午于塘上者 ...

宋代 郑刚中

积水翻深畎,轻舠遍远湾。鸣榔时拨刺,挈网乱斓斑。

贩妇贪趋市,渔翁喜动颜。输他鸥鹭饱,烟际不胜闲。

郑刚中

郑刚中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44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