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咏昭君

咏昭君

宋代 舒邦佐

奉春前日策和亲,夷夏雌雄恰始分。
今日呼韩朝渭上,如何万里嫁昭君。

诗人舒邦佐的古诗

张推水亭赏莲惠诗次韵

宋代 舒邦佐

玉环妖血不飞天,化作芙蕖满眼前。
恰有六郎来比似,便哦七字斗清妍。
晓妆洗露汉宫女,晚步凌波水府仙。
得待密房成玉蛹,送烦纤手剥新莲。

春日即事五首 其一

宋代 舒邦佐

正昼东风自展扉,双双燕子望巢飞。杨花却是元无定,吹落南邻不肯归。

立秋后十日

宋代 舒邦佐

万绿枝头一叶黄,秋风恰则到林塘。
晚云更作潇潇雨,拾得人间一夜凉。

和洪龟父岁暮韵

宋代 舒邦佐

两鬓点秋霜,黑白交相互。
倒指数行年,如日斜岁暮。
始汙千佛经,颇叹儒冠误。
夜声喧爆竹,晓炬惊鸦树。
又是一年新,三百六十度。

送湖南潘帅赴召

宋代 舒邦佐

道传伊洛政龚黄,肯为人间富贵忙。
爱满棠阴踰五岭,种成荔子又三湘。
贪贤急召恩虽渥,因病求閒策木长。
闻说晦翁天下士,更将出处细商量。

雨后书怀

宋代 舒邦佐

策策西风两鬓秋,瘦藤独倚思悠悠。
送凉小雨勾牵睡,泼面新悠断送愁。
涉世已经三折臂,浮生空白一分头。
流行无坎止随天,且著烟蓑上钓舟。

为端夫病起解嘲

宋代 舒邦佐

折臂三公古尚传,神全何必问形全。
前身恐是娄师德,试向沙头觅渡船。

纪秀野之景

宋代 舒邦佐

秀野吾曾到,名新景亦嘉。
雨移新到竹,晴接旧来花。
矗矗山围立,团团树绕家。
病中心漫往,无计聚抟沙。

以诗追墨

宋代 舒邦佐

万灶烧松有妙功,分张犹未及邻翁。
陶泓毛颖来呼友,要为幽斋草送穷。

余本不能棋因病又止酒

宋代 舒邦佐

围棋赌别墅,斗酒博凉州。
驱之夺名利,谁信可销愁。
不如陶靖节,客至空持瓯。
不如苏东坡,胜败两忘忧。
此心无外累,云净一天秋。

送孙宪就任除秘监赴召

宋代 舒邦佐

阊阖排云叫玉旒,延龄不相白麻收。
圜桥留住不肯住,古来只说阳道州。
千载风流正相似,难处郊禋能有几。
不顾诸郎尚白丁,扁舟夜发浮湘水。
富贵酖人如蜜甜,小儿嗜蜜几曾嫌。
全家先遯无人觉,惟有诚斋句里拈。
回雁峰前再秋色,哀矜折狱多阴德。
弹压湖山处处春,楚波不动平如席。
不论朱墨细如麻,夜判千张烛有花。
老吏相看惊吐舌,如箭中的无少差。
世上纷纷几桃李,过却韶华尽纷委。
老松阅世傲风霜,万牛挽入明光里。
蓬莱弱水多逆船,人生一到已称仙。
重来况是文章伯,岂但旧物王青毡。
一佛出世从此度,紫薇花下皆平步。
更看健笔缴词头,恰似当时在言路。
六一老仙赞万微,益公首转造化机。
庐陵自有三台种,他日声名翦样齐。
三十年前韩一识,三十年后供吏役。
朝天好施一丸丹,教我春风生羽翼。

挽黄助教四首

宋代 舒邦佐

金鎞刮膜妙通灵,从此昏花不再生。
闻道向来昏醉眼,而今黑白尽分明。

天寒偶成

宋代 舒邦佐

云冻长空铺水墨,风鸣破屋响琅玕。
忆梅探梅春已露,欲雪不雪天正寒。
呵笔岂能诗句好,拥炉偏怕酒瓶乾。
太平宰相非吾望,煨芋何须问懒残。

嘲燕子

宋代 舒邦佐

去岁相过日,朱帘正上钩。
双双如旧识,一一话离愁。
留为荷花夏,归因梧叶秋。
今年头转白,还识主人不。

读东坡韩文公庙碑

宋代 舒邦佐

尽道潮阳因骂佛,谁知忠谏得天知。
鱷鱼夜徙衡云散,请看而今玉局碑。

于尉灯夜招饮酒酣援笔成诗继韵

宋代 舒邦佐

低唱虽无金步莲,公来处处已闻弦。
满街灯火作元夕,此段风光胜去年。
纸上飞云惊落笔,盘中走弹喜诗圆。
便宜归侍傅柑宴,满泛钱塘药玉船。

挽左相京太师四首

宋代 舒邦佐

皇华方北返,植纛指西风。
蜀谓今清献,戎言昔富公。
民夷两心服,勋业百年同。
赠与齐温国,功高报亦隆。

喜雪二首

宋代 舒邦佐

光入疏棂晓色添,开门犹认蝶飞帘。
千山陡失青丝障,万户横拖白玉檐。
压竹重时疑绿折,着花轻处露红尖。
自惭对景无佳句,空笑当时絮与盐。

读开元遗事

宋代 舒邦佐

锦绷儿啼妃子笑,鸡头肉念禄山来。
三郎若肯怜汤饼,岂被香囊作祸胎。

题三石屏

宋代 舒邦佐

烟雾冥濛雨意垂,远山隐隐抹修眉。
急摧行李投前店,似我当年在道时。
舒邦佐

舒邦佐

舒邦佐(1137—1214),字辅国,一字平叔,号双峰,靖安县城人。靖安舒氏第四世祖 隆兴府靖安(今属江西)人。宋绍兴六年(1136年)十二月初八出生,淳熙八年(1181年)中进士,先后任鄂州蒲圻、潭州善化主簿、衡州录事参军,嘉泰二年(1202年)授通直郎。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致仕。嘉定七年卒,年七十八。有《双峰猥稿》九卷传世。事见本集卷首《谱系》及《舒公墓志铭》。► 9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