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水调歌头(三月初三)

水调歌头(三月初三)

宋代 包恢

羽觞随曲水,佳气溢双清。真贤瑞世,恰与真圣日同生。出侍红云一朵,出按皇华六辔,特地福吾闽。底是长生箓,八郡咏歌声。
奏天子,倾义廪,济饥民。南州指使,青州公案一般仁。却恐紫泥有诏,社稷重臣事业,非晚观岩宸。来岁这般节,宣劝玉堂人。

诗人包恢的古诗

金溪道中六首

宋代 包恢

春意藏山川,如童蒙未发。
一朝兴勃然,触处争英杰。

临江合皂李仲章以省轩求诗

宋代 包恢

心之精明,不远伊迩。
胸中若正,瞭焉眸子。
举目有证,莫切於视。
孰名曰省,少目取义。
目当少时,湛湛精睟。
其光神全,其见专致。
老目为耆,则与少异。
非徒以目,而分老稚。
惟目如少,吸可取譬。
实省在心,省当如是。
如开双明,洞见万类。
心难常存,省不可替。
心难常觉,省不可离。
心本善者,孰非纯懿。
心不善者,孰非私利。
省与不省,善恶关系。
省者如醒,不省如醉。
省者如寝,不省如寐。
省者如活,不省如毙。
果能自省,卓然奋励。
暗室不欺,屋漏不愧。
如目万象,无有掩蔽。
一不自省,冥然罔记。
外物交引,内无纷炽。
如目老昏,无非障翳。
二者相远,宜知敬忌。
聂君少年,有目可贵。
以省名轩,轩豁无滞。
惟道无穷,要在远诣。
惟言多穷,要履实地。
惟难有常,勉无失坠。

送蒙斋赴召六首

宋代 包恢

大钧正旋转,坱圠方无垠。
乾坤用六子,乃使天下春。
震子实为长,龙蛰屈不伸。
不一动则止,一动化万新。
嘉熙再仁孝,斯时召斯人。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於身。
机关一开阖,斩新出精神。
日月无点翳,太虚绝纤尘。
毫发靡遗恨,谁能疵大醇。

同李文溪游通天窍

宋代 包恢

石如红玉间乌金,上与天通直下临。
中似室庐犹短浅,外多窟宅却幽深。
公真清献游同昔,我匪元公趣异今。
但幸附名镌在石,当坚一介不移心。

和陈七峰七诗韵 其二

宋代 包恢

乾坤露端倪,宇宙几奇怪。万化俱成章,一视靡有界。

即此为真文,于外本无待。所愿学如何,岂不信兹在。

谢王洪伯惠酒炭米五首

宋代 包恢

君许身比稷,视饥真己如。
免吾学颜贴,乞米李大夫。

和戴石屏见寄韵二首

宋代 包恢

海邦太守常时有,海上诗翁间世奇。
自赋归来石屏去,不烦绳世草堂知。
高情岂为时情改,浩气难随血气移。
句老律精何酷似,昔题蜀相孔明祠。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材是济川功为韵十四 ...

宋代 包恢

亭若龙两翼,欲跃胜高空。济人几千百,绪馀不言功。

题碧岩二首

宋代 包恢

万山拥碧屹不动,万石嵌崖何可攀。
似这立身须定得,定时方始是牢关。

雁荡灵岩

宋代 包恢

展旗天柱立,宝印伏狮雄。
瀑喷千珠碎,窗开四牖空。
争奇排怪石,独秀出孤峰。
龙鼻泉流出,如何造物工。

挽吴准斋

宋代 包恢

朝市逃名利,清明照日边。
隆冬霜里柏,盛夏火中莲。
纯行浑无玷,嘉言剩有传。
归全复何憾,吾党独呼天。

偶成五首 其二

宋代 包恢

添我凉飙伴我閒,今年新竹未云悭。翻嫌户外三两个,遮断东来半好山。

二月道中效赵章泉体四首

宋代 包恢

鸣蛙一部不虚鸣,知为农人奏乐声。
一岁勤劳方此始,侑他南亩馌时情。

李养源自号蒙泉求诗于东包某作此以赠之

宋代 包恢

水象童蒙,以出伊始。
泉乃白水,出自艮止。
天一初生,纯一清明。
出初始达,犹元而亨。
当其蒙稚,涓涓犹细。
及其渐进,混混未上。
如玉与珠,不曰白乎。
如冰与雪,湛不可污。
反求诸己,心正如是。
有生之初,纯白纯懿。
养之於蒙,作圣之功。
大人不失,与赤子同。
圣如夫子,皜彻表里。
溥博渊泉,浩浩渊渊。
皓如银河,月流星连。
仰观先圣,本同一性。
自始失养,遂终失正。
气或杂之,内欲蔽伊。
官或不思,外引远而。
蒙反成失,白反变黑。
黑水西流,清渭南隔。
君在家庭,羽若少成。
异彼污世,同流浊泾。
外引内欲,永绝勿赎。
蒙养宜深,洊羽宜熟。
濬发尔源,如发蒙然。
放乎四海,波涛际天。
学有源委,海可至矣。
所不然者,有如白水。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材是济川功为韵十四 ...

宋代 包恢

非卿桥不立,谁是杜武库。下浦未更新,过者几惊顾。

歌晏恭敬平寇伟绩

宋代 包恢

策勋赏赐转更强,壮士不知是女郎。
尝闻此语人罕见,妇女谁及如张良。
有尝因郡谋乱逆,自将千人乘无防。
此其代夫有反掌,所尤难者有妇孀。
或倾家产率部曲,或善骑射多杀伤。
有如二孀乃能尔,胜几丈夫阵堂常。
谁知庆历丞相后,有女晏氏生闺房。
女妇曾氏作内则,中守大节严於霜。
平时如坤自柔静,一旦遇变何方刚。
绍定己丑洒寇起,所至残灭势孔张。
愚者束手只待殒,懦者魄丧仆且僵。
男子纷纷类若是,何望孀有铁石肠。
晏氏独如负将略,通身是胆智满囊。
慨然以义誓境内,黄牛山上寨可场。
其上可屯数万众,列为五寨如五乡。
一时郡县几千里,已多成墟渺为荒。
屹然此寨乃独立,虽极险阻如康庄。
龙须山头有草木,划可药箭木右钥。
亟令先贼尽采取,兵器犀利锋莫当。
且自捐廪凡数十,半年可足山上粮。
以是贼虽千万众,不能敌我计策长。
殆似天地自充险,非城非池如金汤。
殆是女中千人杰,非山非寨人煌煌。
此功虽大岂望报,恭人之封未足偿。
但把涕唾视官爵,节义不配为义方。
雇此识度更超越,视古烈妇有烈光。
子善继志永不忘,恭人虽死为不亡。

病中答客

宋代 包恢

客侈言告予,二月春烂如。
后过前不及,於今正丰腴。
况复晴暄前,行乐人联车。
时鸟啼葫芦,酤酒醉且呼。
游子偕游女,争先耀街衢。
被恼诉无处,半是颠狂徒。
昔人秉烛游,过时欲何娱。
恨公独抱病,与时不相扶。
容膝斗大室,呻吟何时苏。
奇花将衰谢,绿叶将扶疎。
闻鸟声辄善,能似五仰无。
予谓客所羡,眩於形色欤。
竞千红万紫,锦绣不足铺。
变千态万状,彩绘不可图。
无一非形色,乃生理绪余。
耳目不能思,心冥独荒芜。
形形色色者,根本何取诸。
藏用而显仁,显微元不殊。
徒见形色者,不识精在粗。
抑岂知造物,不知彼在吾。
中和万物育,皆备我不诬。
造物莫穷极,形色才斯须。
物既惟我造,何尝离须臾。
见即常自见,非二常与俱。
卧游不必动,遍游靡所拘。
不在行且疾,速至其神乎。
春工尽天巧,众妙何可誉。
病我一形色,千万曾不(病去丙加俞)。
我室非斗大,宇宙此一庐。
徒以我视我,无怪为我吁。
徒以斗视室,宜谓局不舒。
或者病不乐,我乐人莫逾。
反是彼游人,非乐徒驰驱。
仅与蜂蝶辈,逐逐飞盈途。
二月虽将尽,吾即风舞雩。
客心犹未悟,笑我何其愚。

和陈七峰七诗韵 其一

宋代 包恢

浊世九黄河,太虚一明镜。混混皆随流,炯炯谁独醒。

崛起孤峰高,尽把众山领。根基既超然,培植功且更。

送蒙斋赴召六首 其四

宋代 包恢

扶颠而持危,在天下大势。拨乱而存亡,在国家大计。

一司一事间,未足系兴替。马援为郡守,尚不屑烦细。

惟大姓黠羌,不容有违戾。况为公与卿,不思大经济。

今大姓黠羌,几倍过汉世。中有根木存,犹在加护卫。

大都如弈棋,败局如已逝。如有一胜著,败乃以胜继。

巽当知衡权,是乃德之制。果哉末之难,圆神妙龟筮。

愿言其吉凶,大辟天地闭。

和陆伯微韵二首

宋代 包恢

百荐锋难敌,伊谁是特知。
近尝繙戆说,久惜负胸奇。
整顿须教早,招来已恨迟。
英豪施异说,勋业定相随。
包恢

包恢

包恢(1182-1268),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刑部尚书。以廉吏,政绩显著著称,同时他也是文学批评家。► 5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