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松陵有旧家子卖笑以养亲孙子悯其志为成四诗 其四

松陵有旧家子卖笑以养亲孙子悯其志为成四诗 其四

清代 孙原湘

博钱酒券替亲偿,燕玉还求暖老方。侬自白华亲洁养,任人调笑野鸳鸯。

诗人孙原湘的古诗

奏记妆楼 其一

清代 孙原湘

自迁楼阁可清宁,可怕高寒可睡醒。可想玉郎声息到,推窗悄倚画屏听。

晨妆

清代 孙原湘

玉楼清晓整严妆,坐到花阴转曲廊。乍听舄声先认迹,才窥钗影巳闻香。

偏逢外院开金钥,未许中门度石梁。娇鸟漫歌泥滑滑,从来辛苦做萧郎。

情钟

清代 孙原湘

伊人双颊秀芙蓉,自识相如带病容。频蹑幽踪忘露冷,互穿衵服漏香浓。

思深不记无心过,语密亲除有用封。薄倖自惭兼薄福,如何消受此情钟。

雨阻 其一

清代 孙原湘

黄昏独自下帘栊,挑尽银釭不肯红。有限清欢好时节,可堪抛掷雨声中。

新睛

清代 孙原湘

丰姿瞥见更倾城,众里纤长最著明。翠袖羞拢金钏影,画帘惊堕玉钗声。

贵人原自肌盈实,妃子何惭骨细轻。一种大家风范在,暂来门巷看新晴。

仙踪二首 其一

清代 孙原湘

十二琼楼境宛然,杏花亲折玉台前。愁痕祇觉双眉重,春气偏增两颊妍。

别不多时看越好,俏无人处见犹怜。东风一觉流莺梦,又报红窗柳脱绵。

释猜

清代 孙原湘

休猜青鸟浪传书,久畏仙鞭亵念除。岂料悬弓疑未释,便携团扇计原疏。

星盟那忍抛中道,云气何曾累太虚。一朵琼花天上影,定无人采似芙蕖。

闺人养疴辞 其二

清代 孙原湘

小庭花木费平章,终日琴鸣古研旁。却下水晶帘一扇,仙肌冰雪自生凉。

蕊宫花史图并序 其三

清代 孙原湘

玉楼张出朵云新,占断瑶台四季春。仙树参差寒暖候,神光离合古今人。

好花难得同生日,明月须知有化身。留取埽眉真姓氏,彼人应又托传神。

远归奏记妆楼 其二

清代 孙原湘

经过瞥眼画楼中,来是无言去又空。情在不言须领会,事除有迹尽通融。

白描素影花双箭,难缩蓝桥地一弓。但得朝朝见明月,也如身到广寒宫。

泣别 其二

清代 孙原湘

宁教生死隔幽关,远别情怀较死难。人到去时看越好,泪无挥处怨尤酸。

即防永诀诚多虑,聊订前期强自宽。留得两身憔悴在,相思祇隔路漫漫。

个人 其三

清代 孙原湘

个人第一是星眸,载得聪明又载愁。只许消魂人自觉,暗传心事不抬头。

艳体联句

清代 孙原湘

楚地人双艳,卢家燕并栖。恰当春暖热,转忆夜凄迷。

刬袜惊初见,倾襟语尚低。肌凝姑射比,眉蹙女峰齐。

笑索香兰媚,间贫杜若携。神光离与合,仙手挈还提。

密誓肤亲搯,觕才眼得鎞。心知圆有镜,身愿捏成泥。

咫尺红楼近,寻常素简稽。每偏恩雨露,许吐气虹霓。

豆颗相思种,花名远志题。浮云指直北,弱水溯流西。

浊质惭晨肇,清狂称阮嵇。来占乾鹊噪,静恼乳鸦啼。

隐语芙蓉妙,新词芍药诋。折苕留翡翠,攀树引蝤蛴。

小字唐宫显,哀弦蜀国悽。窗幽飞野马,房暗镇文犀。

怕听风闻撰,虚传海誓赍。纸空猜鲗墨,分阻夺鸾篦。

偷祝坤灵扇,佯扶月窟梯。问桃酸自酿,围棘苦难栖。

诗绣罗巾幅,书缄绛箧绨。画图才仿佛,琴调是端倪。

美疢求丹鼎,芳年想玉笄。喜蛛丝网盒,威凤羽裁袿。

写竹钤螭印,团香剔麝脐。性灵鱼纵壑,踪迹鹿循蹊。

要订三生石,休虞百丈溪。秋情枯瘦柳,宵梦握柔荑。

栩栩园迷蝶,胶胶枕报鸡。联函千万语,无路达琼闺。

闺人养疴辞 其六

清代 孙原湘

暂废椒花格律新,绕床书卷尚逡巡。卧中听得秦嘉咏,一字推敲又损神。

双红豆辞 其六

清代 孙原湘

双珠托出水晶盘,欲定高低两字难。论岁参差原姊妹,比花先后似梅兰。

泥中尔我应三分,林下神情祇一般。对面看来形与影,切休分作尹邢看。

病耗

清代 孙原湘

深昼间垂窣地帘,双鬟又报病恹恹。巳妨听雨三宵睡,还是看花一日添。

凤子魂灵空澹荡,鹦哥声影亦沉潜。回廊值得移时立,翻恨今朝莫避嫌。

密意 其一

清代 孙原湘

待不消魂不自禁,乍黄昏又阁轻阴。背灯佯溜搔头玉,隔座亲舒缠臂金。

竹小苦无栖凤力,花含先有许蜂心。九天屈注银湾水,抵得恩多未抵深。

夏词 其四

清代 孙原湘

小姑新制碧筒香,强捉檀奴尽一觞。亲剥莲蓬莹似玉,背灯佯置镜台旁。

自题筠翠山房 其二

清代 孙原湘

梅语兰香若个温,好将红豆唤山村。美人欲识相思苦,但看枝枝竹上痕。

玉楼供花辞和楼中人韵 其一

清代 孙原湘

摘取晨葩晓梦中,玉楼分插小窗红。人间风雨应无恨,天半园林别有丛。

频嘱侍儿新水换,不嫌供佛净瓶同。暂时收拾熏垆起,自有香云护梵宫。

孙原湘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6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