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艳体联句

艳体联句

清代 孙原湘

楚地人双艳,卢家燕并栖。恰当春暖热,转忆夜凄迷。

刬袜惊初见,倾襟语尚低。肌凝姑射比,眉蹙女峰齐。

笑索香兰媚,间贫杜若携。神光离与合,仙手挈还提。

密誓肤亲搯,觕才眼得鎞。心知圆有镜,身愿捏成泥。

咫尺红楼近,寻常素简稽。每偏恩雨露,许吐气虹霓。

豆颗相思种,花名远志题。浮云指直北,弱水溯流西。

浊质惭晨肇,清狂称阮嵇。来占乾鹊噪,静恼乳鸦啼。

隐语芙蓉妙,新词芍药诋。折苕留翡翠,攀树引蝤蛴。

小字唐宫显,哀弦蜀国悽。窗幽飞野马,房暗镇文犀。

怕听风闻撰,虚传海誓赍。纸空猜鲗墨,分阻夺鸾篦。

偷祝坤灵扇,佯扶月窟梯。问桃酸自酿,围棘苦难栖。

诗绣罗巾幅,书缄绛箧绨。画图才仿佛,琴调是端倪。

美疢求丹鼎,芳年想玉笄。喜蛛丝网盒,威凤羽裁袿。

写竹钤螭印,团香剔麝脐。性灵鱼纵壑,踪迹鹿循蹊。

要订三生石,休虞百丈溪。秋情枯瘦柳,宵梦握柔荑。

栩栩园迷蝶,胶胶枕报鸡。联函千万语,无路达琼闺。

诗人孙原湘的古诗

惆怅 其二

清代 孙原湘

昨朝仙佩下江皋,赠我丁香百结绦。似诉隐肠难解系,不辞纤手为亲缫。

缠绵正好笼梳发,宛转何从落剪刀。一线深恩重挂起,鬓丝撩乱玉频搔。

锦袜

清代 孙原湘

宝袜亲裁翠锦鲜,关心脱赠早凉天。重绵托里情深厚,密线缝围手巧妍。

但许贴胸如妾抱,无由输意伴君眠。他时认取斑斑迹,莫弃香笼绣箧边。

湘妃曲 其二

清代 孙原湘

一片潇湘水,春情比我深。云为神女梦,月是美人心。

眉黛将秋画,衣香弄夕阴。三星光艳绝,不与夜珠沉。

蕊宫花史图并序 其二

清代 孙原湘

十二钗痕十二阑,万花深处佩珊珊。改除时世梳妆俭,修到神仙眷属难。

点笔尽惊倾国艳,披图还认合家欢。美人本是花真影,只当宣和画谱看。

意中人 其二

清代 孙原湘

楼前花放下楼行,态自矜严体自轻。语出眉梢须领会,波生眼自定聪明。

罗襦难掩肌香透,纨扇犹缘脸晕擎。越近中年人越艳,半关风韵半关情。

别恨

清代 孙原湘

欢爱方浓别恨牵,三生祇结十宵缘。香丝剪后云鬟乱,罗帕封来粉泪鲜。

花里俄延悲悄悄,梦中寻觅路绵绵。遥知此后红窗月,一度思量一惘然。

花烛辞调张子和比部纳姬姬静海人 其三

清代 孙原湘

五更紞鼓听鼕鼕,熏罢朝衣宿火红。独抱云窝贪美睡,卖花声过小胡同。

记忆即书 其二

清代 孙原湘

一闪横波抵万金,乍掀帘已见芳心。瓜犀赠自掺掺手,情比当年掷果深。

玉尺词

清代 孙原湘

何人玉尺敢量诗,楼上昭容字婉儿。秋月剪眸书万卷,春花着手笔双枝。

捧来香气含薇露,评出芳心费藕丝。却笑卫家风调别,祇将八法授羲之。

如约志喜 其四

清代 孙原湘

别不多时话已多,香肩斜倚注横波。问郎他日天涯去,倘负归期待若何。

沪城花事绝句十二首 其十二

清代 孙原湘

小部霓裳舞柘枝,春灯斜映断红姿。替他小史然眉急,偏是英雄李药师。

无题和竹桥丈韵二十四章 其七

清代 孙原湘

绛阙宸妃字阿环,云軿小谪凤城间。神光离合随方变,仙梦凄迷竟夕閒。

凝雪自穿衫缕莹,纤尘不上袜罗斑。玉楼咫尺如天远,何况楼中润玉颜。

问讯

清代 孙原湘

斜门风逆送氤氲,帘卷金堂袅水纹。几度空来应怨我,此时强坐半缘君。

早抛眼媚红窗里,那惜脂香碧盌分。娇语平安亲问讯,芳姿传出已先闻。

步虚辞

清代 孙原湘

三生辛苦捣元霜,口嚼梅花齿尽香。鹤背几时邀子晋,蝶魂无路上高唐。

卷中还恐非仙影,裙底空疑是佛光。采采玉芝何处好,秪留云气满虚筐。

重次前韵

清代 孙原湘

洞门回首即天涯,碧树深藏碧玉家。三度树成三夜梦,一番寒减一分花。

频来得似穿帘燕,欲近难如上水查。剩有顾侬心迹在,玉纤亲赐凤团茶。

昔梦 其二

清代 孙原湘

风轮小劫病天魔,一枕颓云散髻螺。龙树药王医不得,手拈红豆示维摩。

悼词 其一

清代 孙原湘

惊传神女已生天,兽鼎盟香息穗烟。妄冀因缘酬再世,难追魂魄到重泉。

封题密札三千字,担受虚名十五年。剩有潇湘图画影,一回展礼一潸然。

阳羡寒辞和张椒卿六首 其四

清代 孙原湘

解画开元桂叶蛾,能酬主簿定情歌。寻常一朵红兰影,已胜粗桃俗李多。

乍嫁

清代 孙原湘

冰肌雪腕藐姑仙,乍嫁还如未嫁年。通脱转饶风格峻,低徊刚映日华妍。

胸前草佩添丁喜,髻上花删过午蔫。却笑并船诸女伴,明珠压得翠鬟偏。

怜才 其二

清代 孙原湘

满楼明月满楼诗,独赏江东第一枝。书罢便誇王逸少,吟成定压沈佺期。

擎荷尽有生怜意,浮麦终无见面时。空忍两行知己泪,碧桃花下雨如丝。

孙原湘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6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