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过泾邑水西县尹先伯祖尝为邑簿领耆儒有识者

过泾邑水西县尹先伯祖尝为邑簿领耆儒有识者

宋代 吴龙翰

客里身无事,乘閒过水西。
清波明白鹭,绿树带黄鹂。
酤酒道旁饮,吟诗石上题。
邑中逢旧故,坐定说环溪。

诗人吴龙翰的古诗

宋代 吴龙翰

天禄臞仙后代孙,巍科几世属名门。千年绝学追先圣,四海真儒仰后村。

直向天边扶日月,只从笔底转乾坤。年来诸老凋零尽,惟有灵光独自存。

春夜隔江望扬州城

宋代 吴龙翰

烟树芜城熨不开,夜深灯火照楼台。
欲披紫绮过江去,月冷沧洲待鹤来。

别厉制使

宋代 吴龙翰

何日林间理故书,客中岁月只蘧庐。
籴粮半给梅花鹤,烧叶馀分雪后驴。
蝶梦悠扬家国远,雁行零落弟兄疏。
寒花到了自萧索,不是东风不管渠。

久客湖海买舟西还

宋代 吴龙翰

万里烟波兴渺然,片心如在灞桥边。
归装诗少不成担,自拗梅花凑满船。

天目道中

宋代 吴龙翰

天目峰前小驻骖,长松笑道碧{上髟下监}鬖。
客怀寂寞秋般淡,醉态朦胧午正酣。
山色俨如严父面,鸟声还胜俗人谈。
何年来此种芝术,乞与道人云一龛。

宫人斜

宋代 吴龙翰

碧石重重锁墓门,兰膏点火照黄昏。
春风几度生芳草,还似君王旧日恩。

登和州八公山昔年周师俘敌於此有碑屹其上

宋代 吴龙翰

万姓丛居一弹丸,八公何在路漫漫。中原北望已尘暗,边地秋来又枣丹。

猎猎阴风征骨乱,茫茫夜月鬼声寒。老兵指点擒生处,岘首残碑带泪看。

过淮南湖

宋代 吴龙翰

黄尘茫茫北风起,黄芦萧萧日色死。
百万征夫血怒流,点污淮南一湖水。
向来失著图中原,一朝此地化为边。
养兵百年不用力,将军金印惭空悬。
南湖南湖君莫渡,万仞山高鬼门户。
夜夜青燐照断蓬,训狐自载髑髅舞。

寓感

宋代 吴龙翰

周家敦八议,姬旦衡何平。
秦家尚荷法,四海怨商君。
凤鸟时一鸣,枭鸟时一鸣。
一鸣以为周,一鸣以为秦。
法重灭尔族,德重润尔身。
天帝厌杀伐,勿使伤阳春。

见刘后村先生

宋代 吴龙翰

天录臞仙后代孙,巍科几世属名门。
千年绝学追先圣,四海真儒仰后村。
直向天边扶日月,只从笔底转乾坤。
年来诸老凋零尽,惟有灵光独自存。

登和州八公山昔年周师俘敌于此有碑屹其上

宋代 吴龙翰

万姓业居一弹丸,八公何在路漫漫。
中原北望已尘暗,边地秋来又枣丹。
猎猎阴风征骨乱,茫茫夜月鬼声寒。
老兵指点擒生处,岘首残碑带泪看。

甲子举中补滥忝前名考官刘簿云已在解选涝漉

宋代 吴龙翰

奴颜婢膝浪驱驰,几被秋风吹鬓丝。
百万博卢空得雉,八千兵溃岂因骓。
功名付我银凿落,世事从渠铁蒺藜。
且跨蹇驴出门去,六朝故地要吾诗。

荷花四绝·雨

宋代 吴龙翰

寒声敲破玉琳琅,绾断鸳鸯双梦长。
几斛明珠收不起,巧粘翡翠络红妆。

持敬堂

宋代 吴龙翰

大哉紫阳箴,诚为百世师。
心法故能传,心印几能提。
明明道统故,于此接光辉。
端居俨帝临,暗室疑神窥。
立足千仞渊,生怕伤发肤。
兢兢一寸心,炯炯冰雪壶。
脱帽藐王公,无乃酒狂徒。
蹀躞渔阳鼓,傲态逐刑诛。
我则持以敬,譬如龙恋珠。
断断猫捕鼠,绵绵鸡哺雏。
守之戒勿闲,意马防驰驱。

见王广文

宋代 吴龙翰

旅食京华不自谋,可堪曲尽鹔鹴裘。
一床风雨孤灯夜,千里江山两鬓秋。
笑索寒梅吟苦句,醉拈秃笔扫穷愁。
学人翻笑孙明复,强乞希明一点头。

层翠楼

宋代 吴龙翰

结楼书屋傍,独占林塘幽。
飞檐瞰寒碧,照影虹霓浮。
层峦万苍翠,峭屼生戈予。
黛眉与螺髻,故故含娇羞。
此时楼中人,片心随白鸥。
风吹乌纱帽,露滴紫绮裘。
白云入我望,逸兴何悠悠。
沆瀣供晨餐,酌以碧玉瓯。
朝暾散朱景,嚥约十二楼。
愿言追黄鹤,致身八极游。
慷慨笛声发,满楼明月秋。

荷花四绝·露

宋代 吴龙翰

一机蜀锦著纱笼,不放纖尘到水宫。
但觉晓寒金掌重,仙人危立白云中。

升仙谣

宋代 吴龙翰

衣缥缈,佩丁东。金茎滴香露,玉树生凉风。冲破青冥跨黄鹤,身披星斗珍珠络。

行春次俞兄韵

宋代 吴龙翰

几日春愁不出行,园林又是了清明。
春风桃李一场梦,夜月江山千古情。
吟倚长松伺鹤到,坐临钓石看云生。
此怀不解自拈出,谩语离骚入笛声。

连雪五日有无尽观

宋代 吴龙翰

平生酷爱雪,老我看不足。
安得走五台,六月漱寒玉。
无计巢雪山,与佛结幽独。
方舆多奇观,出门欠车毂。
天公副微愿,连朝遣滕六。
寒林振琳琅,朔风扇琼木。
楼台炯夜光,地灵惊玉局。
幻成银世界,一旦饱双目。
清泠天地气,吸入空洞腹。
賸欲呼夜舟,飘然访林麓。
吴龙翰

吴龙翰

吴龙翰(1229—?)字式贤,号古梅,歙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中前后在世。师方岳,咸淳中贡于乡,以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咸淳四年(1268)十月与鲍云龙、宋复一等三人,自带干粮,费时三天,涉足丹崖,登上了黄山莲花峰峰顶,并写下《黄山纪游》。吴龙翰所著《黄山纪游》,为现存最早游莲花峰的文字。德祐二年(1276)乡校请充教授,寻弃去。家有老梅,因以古梅为号。尝为之赋。龙翰著有《古梅吟叶》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12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