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同年王在中编修代祀西行 其二

送同年王在中编修代祀西行 其二

元代 宋褧

银盝天香出帝都,春衣綷粲马连

诗人宋褧的古诗

送谢德润还澧州 其二

元代 宋褧

征鞍远过孙王渡,稚子迎门喜气多。烟水云山一杯酒,拂衣归去兴如何。

寄京师诸公

元代 宋褧

华颠戚戚苦无悰,愁绝湘南六一翁。采得宜男仍谒告,未应空学顾非熊。

送范悦古赴江西宪掾

元代 宋褧

丹桂凋零翠柏高,吴船还又泛江涛。鸷禽整翮仍堪击,鸥鸟忘机自不劳。

晓陌行人折杨柳,春城别馆酌蒲桃。婵娟后夜东湖月,莫向明时叹马曹。

竹枝歌四首 其四 送安庆教授朱仁卿

元代 宋褧

往年泛舟扬使旌,七月八月江水清。秋江亭上好风月,莫怪我侬忘寄声。

雪竹白头翁横披

元代 宋褧

琅玕袅袅碧云空,雪缀斜梢倚北风。丹凤不来年岁晚,一枝聊借白头翁。

东冈崇恩寺晚酌其僧一峰求诗

元代 宋褧

山门杉桧碧萧森,步屧回廊一径深。罢酒长风来北渚,按歌明月出东林。

幽轩晚立云容湿,高阁晴登海气侵。忽报寒沟潮信到,可能重听颍师琴。

通州桥下见诀别者

元代 宋褧

二月五日风扬沙,潞阳河津杨柳芽。毡车离人泣红颊,摇鞭羡我能还家。

送存初宣慰湖南十首 其八

元代 宋褧

青霄持节镇湖山,东阁招贤事不难。若用紫薇为幕客,常教街子报平安。

送赵伯常淮西宪副 其四

元代 宋褧

常日相陪散马蹄,官曹同事凤城西。别来应忆太禧白,醉后仍须乌迭泥。

送李溉之得请还济南

元代 宋褧

髫龀客江汉,早闻高士名。玉居玉沙县,我在渚宫城。

弱小知慕玉,不得觌玉面。道路播词章,庸俗矜俊彦。

骐骥厌庭户,鸾凤悲草莱。英标出世表,去去黄金台。

风尘绮陌深,烟雾玉堂窅。浩歌香炉峰,巢云寄木杪。

朝辞九华顶,暮宿黄鹤楼。纶巾紫凤褐,欲去仍或留。

朅来重翱翔,五十霜鬓秋。瀛洲列群仙,蓬山撷兰芷。

一登銮坡峻,再陟阿阁崇。牙符杂珂佩,通籍金闺中。

谒帝兴圣宫,回车历城道。矫首凌天风,振衣下瑶岛。

东望华不注,烟霞齐鲁郊。言归理松楸,啸傲依堂坳。

缅想共玉游,不得恒聚首。叩首屡投刺,尘鞅阻文酒。

雨濯野山色,晴飞溪柳花。明发遂长往,怜玉离思赊。

云汉耀奎文,长庚丽其下。天书行召还,岂是栖栖者。

三月一日杂诗四首

元代 宋褧

仙龙髯堕古混台,碧籞春深花自开。踏白马前双斧钺,路人争喜晋王来。

吏部侍郎杜弘道号西岩野逸

元代 宋褧

万古西岩好地形,凭高四望接英灵。太行王屋千峰雪,碣石居庸一带青。

山径缘云通略彴,野泉流月度坳陉。主人固有幽栖志,同送孤鸿入杳冥。

甄氏坟园春露亭

元代 宋褧

白杨如柱草如茵,湛玉零珠苦怆神。况是清明风雨恶,可能无泪湿衣巾。

竹枝歌三首 其二 洞庭舟中赋时至治二年二月

元代 宋褧

菜花一尺篱门开,栗留声断斑鸠来。舍南青苗没人插,郎在黔中何日回。

送刘克让归汴中三首 其三

元代 宋褧

玉树瀛洲总列仙,徒劳州县亦堪怜。趋庭不羡长安乐,还上河津画鹢船。

送翰林编修赵宗吉秦蜀降香便道觐省

元代 宋褧

九重端拱不时巡,宣室斋心礼百神。奠璧沉牛唯遣使,东封西祀肯劳民。

送益阳州守额森哈雅

元代 宋褧

龙节光临泽国遥,凤毛声振相门高。朝辞阙陛香凝袖,暮饯邮亭酒污袍。

我爱甘棠留楚甸,谁怜楚雁集江皋。一州如斗君休薄,考最犹能张尔曹。

送王止善广东市舶提举

元代 宋褧

送子炎方去,临岐发永叹。如何医国手,祇作理财官。

海晏商帆盛,风清客枕安。番禺天不远,佳誉彻朝端。

荥阳赵孝子

元代 宋褧

孝乃百行本,亲有罔极恩。亲恩何以报,持报百身论。

事生或能尽,事亡鲜如存。赵君性诚笃,能窥曾闵籓。

亲癠拜医师,既葬庐墓垣。身与木石居,泪零松柏原。

动息抚遗体,哀痛伤心魂。读礼已无愧,抱恨终弗谖。

过车式而敬,朝命表宅门。大哉永锡类,浇风庶能敦。

明照坊对雨

元代 宋褧

章台车马去如流,白雨霏烟拂画楼。
九陌平铺明似练,两沟急泻碧于油。
美人虹见西山霁,少女风来北里秋。
凉意满襟帘幕卷,宫鸦归树夕阳收。
宋褧

宋褧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620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