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会老堂

会老堂

宋代 欧阳修

古来交道愧难终,此会今时岂易逢。
出处三朝俱白首,凋零万木见青松。
公能不远来千里,我病犹堪釂一锺。
已胜山阴空兴尽,且留归驾为从容。

诗人欧阳修的古诗

次韵再作

宋代 欧阳修

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建溪苦远虽不到,自少尝见闽人誇。

每嗤江浙凡茗草,丛生狼藉惟藏蛇。岂如含膏入香作金饼,蜿蜒两龙戏以呀。

其馀品第亦奇绝,愈小愈精皆露芽。泛之白花如粉乳,乍见紫面生光华。

手持心爱不欲碾,有类弄印几成窊。论功可以疗百疾,轻身久服胜胡麻。

我谓斯言颇过矣,其实最能祛睡邪。茶官贡馀偶分寄,地远物新来意嘉。

新烹屡酌不知厌,自谓此乐真无涯。未言久食成手颤,已觉疾饥生眼花。

客遭水厄疲捧椀,口吻无异蚀月蟆。僮奴傍视疑复笑,嗜好乖僻诚堪嗟。

更蒙酬句怪可骇,儿曹助噪声哇哇。

纵囚论

宋代 欧阳修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送祝熙载之东阳主簿

宋代 欧阳修

吴江通海浦,画舸候潮归。
叠鼓山间响,高帆鸟外飞。
孤城秋枕水,千室夜鸣机。
试问还家客,辽东今是非。

凉州令(东堂石榴)

宋代 欧阳修

翠树芳条飐。的的裙腰初染。佳人携裙弄芳菲,绿阴红影,共展双纹簟。插花照影窥鸾鉴。只恐芳容减。不堪零落春晚,青苔雨后深红点。
一去门闲掩。重来却寻朱槛。离离秋实弄轻霜,娇红脉脉,似见胭脂脸。人非事往眉空敛。谁把佳期赚。芳心只愿长依旧,春风更放明年艳。

张仲通示墨竹嗣以嘉篇岂胜钦玩聊以四韵仰酬

宋代 欧阳修

数竿苍翠写生绡,寄我公斋伴寂寥。
不待雪霜常凛凛,虽无风雨自萧萧。
嗟予心志俱憔悴,羡子文章骋富饶。
嗣以嘉篇诚厚贶,远惭为报乏琼瑶。

荷叶

宋代 欧阳修

池面风来波潋潋,波间露下叶田田。
谁於水上张青盖,罩却红妆唱采莲。

端午帖子·皇后合五首

宋代 欧阳修

玉壶冰彩莹寒光,避暑宸游乐未央。
采艾不须禳毒沴,涂椒自已馥清香。

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和国庠勤讲之什

宋代 欧阳修

春尽沂风暖,芹生泮水清。
双旌荣照路,博带俨盈庭。
函丈师临席,锵金壁有经。
诸生拜玉衮,欣识象丘形。

七交七首·梅主簿

宋代 欧阳修

圣俞翘楚才,乃是东南秀。
玉山高岑岑,映我觉形陋。
离骚山草香,诗人识鸟兽。
城中争拥鼻,欲学不能就。
平日礼文贤,宁久滞奔走。

虾蟇碚

宋代 欧阳修

石溜吐阴崖,泉声满空谷。
能邀弄泉客,系舸留岩腹。
阴精分月窟,水味标茶录。
共约试春芽,枪旗几时绿。

嵩山十二首·拜马涧

宋代 欧阳修

昔闻王子晋,把袂浮丘仙。
金骏於此堕,吹笙不复还。
玉蹄无迹久,涧草但荒烟。

奉送原甫侍读出守永兴

宋代 欧阳修

酌君以荆州鱼枕之蕉,赠君以宣城鼠须之管。
酒如长虹饮沧海,笔若骏马驰平◇。
爱君尚少力方豪,嗟我久衰欢渐鲜。
文章惊世知名早,意气论交相得晚。
鱼枕蕉,一举十分当覆盏。
鼠须管,为物虽微情不浅。
新诗醉墨时一挥,别後寄我无辞远。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晚登菩提上方

宋代 欧阳修

野色混晴岚,苍茫辨烟树。行人下山道,犹向都门去。

倦征

宋代 欧阳修

沈约伤春思,嵇含倦久游。
帆归黄鹤浦,人滞白苹洲。
乳燕差池远,江禽格磔浮。
物华真可玩,黑鬓恐逢秋。

舟中寄刘昉秀才

宋代 欧阳修

东南天阔漾归流,西北云高断寸眸。
明月随人来远浦,青断答鼓送行舟。
归心逐梦成鱼鸟,夜汉看星识斗牛。
酽酒开樽谁共醉,清江聊且玩游鯈。

自勉

宋代 欧阳修

引水浇花不厌勤,便须已有镇阳春。
官居处处如邮传,谁得三年作主人。

石曼卿墓表

宋代 欧阳修

  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闲走南归。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讳补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俗劲武,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自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以酒然好剧饮大醉,颓然自放。由是益与时不合。而人之从其游者,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卒于京师。

  曼卿少举进士,不中,真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曼卿初不肯就,张文节公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耶?”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济州金乡县。叹曰:“此亦可以为政也。”县有治声,通判乾宁军。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皆有能名。充馆阁校勘,累迁大理寺丞,通判海州。还为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临朝,曼卿上书,请还政天子。其后太后崩,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晏然内外驰武三十余年。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已而元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见。稍用其说,籍河北、河东、陕西之民,得乡兵数十万曼卿奉使籍兵河东,还称旨,赐绯衣银鱼。天子方思尽其才,而且病矣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扦贼者,笑曰:“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

  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及听其施设之方,虽精思深虑,不能过也状貌伟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绳以法度。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无一悖于理者。遇人无贤愚,皆尽忻,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当其意者无几人。其为文章,劲健称其意气。

  有子济、滋。天子闻其丧,官其一子,使禄其家。既卒之三十七日葬于太清之先茔,其友欧阳修表于其墓曰:

  呜呼曼卿!宁自混以为高,不少屈以合世,可谓自重之士矣。士之所负者愈大,则其自顾也愈重,自顾愈重,则其合愈难。然欲与共大事,立奇功,非得难合自重之士,不可为也。古之魁雄之人,未始不负高世之志,故宁或毁身污迹,卒困于无闻。或老且死,而幸一遇,犹克少施于世。若曼卿者,非徒与世难合,而不克所施,亦其不幸不得至乎中寿,其命也夫!其可哀也夫!

又和

宋代 欧阳修

凭高寓目偶乘闲,◇服游人见往还。
明月正临双阙上,行歌遥听九衢间。
黄金络马追朱幰,红烛笼纱照玉颜。
与世渐疏嗟老矣,佳辰乐事岂相关。

升天桧

宋代 欧阳修

青牛西出关,老聃始著五言言。
白鹿去升天,尔来忽已三言年。
当时遗迹至今在,隐起苍桧犹依然。
惟能乘变化,所以为神仙。
驱鸾驾鹤须臾间,飘忽不见如云烟。
奈何此鹿起平地,更假草木相攀缘。
乃知神仙事茫昧,真伪莫究徒自传。
雪霜不改终古色,风雨有声当夏寒。
境清物老自可爱,何必诡怪穷根源。

与谢三学士

宋代 欧阳修

水雾濛濛晓望平,悠然驱马独吟行。烟岚明灭川霞上,凌乱空山百鸟惊。

欧阳修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77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