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诚夫大监兄代祀海神

送诚夫大监兄代祀海神

元代 宋褧

毳帽貂裘素绮裳,明时远致御封香。朝端使者传天语,海上神君见火光。

万弩射潮非计策,三山湛影漫文章。灵来细祝忧勤念,不是求仙汉武皇。

诗人宋褧的古诗

竹枝歌三首 其二 送余德辉还池州

元代 宋褧

沙渚青青芳草茁,梅根潮落蒲帆发。江头少妇卜金钱,行人归来有华发。

子昂风竹横披

元代 宋褧

笔意出天机,翛然仰复低。稍须风势定,应有凤来栖。

送谢德润还澧州 其二

元代 宋褧

征鞍远过孙王渡,稚子迎门喜气多。烟水云山一杯酒,拂衣归去兴如何。

檀州之平谷道中口号

元代 宋褧

村垣儿女可怜生,满髻花枝弄晚晴。放下秋千争见笑,雨中骑马过清明。

苏伯脩右司滋溪书堂

元代 宋褧

滋溪溪水清如玉,堂中藏书高似屋。缃缥装潢芸叶馥,远过李似三万轴。

上世遗安重教督,有美令孙克佩服。移书庋几置书腹,用之经济且启沃。

尊经缵史雅志笃,屈宋衙官骚则仆。堂前山水秀且绿,堂中之书兹不辱。

愧我四十鬓欲秃,文学事功俱鹿鹿。悲欢枯落悔不足,欲登君堂借书读。

送张掌仪诗

元代 宋褧

之子宁亲去,桥门忽别离。一时分祖饯,六馆重威仪。

乡国青山近,宫墙白日移。功名已在望,菽水未妨迟。

送王伯修内翰奉母之官南台御史 其五

元代 宋褧

漳河潞河水悠悠,夫君去上沙棠舟。承颜无复别亲苦,分袂但增知己愁。

漷州除夕忆京师诸公奉寄

元代 宋褧

岂不怀归畏简书,无人袒跣斗樗蒲。那知年后得春气,谩向天边瞻斗枢。

一榻衾裯明榾柮,五更箫鼓蹋

次韵苏伯修侍御樊川游春 其一

元代 宋褧

霄汉春深鬓有华,离愁望眼一时赊。裁诗愁待灞桥雪,醉酒莫嗔韦曲花。

渭北树阴晴䨴郁,终南云气暮周遮。帝城咫尺居庸翠,谁道痴呆愁念家。

浚州李氏一门娣姒四人贞节

元代 宋褧

玉树摧秋霜,穗帐悲夜凉。松柏争厉操,兰蕙俱流芳。

悽楚仅一子,仪刑自见亡。共嗟怨毒苦,不知年命长。

诚夫兄由兵部员外调选江湘次留别诗韵送之

元代 宋褧

鲸鲵吞饵钓槎閒,英簜开承使节函。北地关河摇落后,东吴风物笑谈间。

晴湖泛艇鸥冲桨,夜邸悬灯马卸鞍。莫以遨嬉夸小季,春风今在五华山。

题道者山

元代 宋褧

元气肇融结,律兀蟠厚坤。蓬瀛诧虚无,五岳名号尊。

兹山介平诧,特与太古存。碣石拱其侧,水岩何足论。

东北医巫闾,罗列为弟昆。境迥称曕晀,多景移晨昏。

烟霏杂草树,海气时吐吞。幽深閟灵怪,胜丽难具言。

谓宜栖隐沦,秋鹤仍春猿。丛桂赋骚雅,萝薜相婵媛。

顾此缁衣流,结构开祗园。陈迹纷惚恍,纪载探本原。

属问贤侯王,游观驻朱轩。从行乐觞咏,风日摇旌幡。

我昔延祐末,东迈窥其籓。望望不得登,予怀未能谖。

于时秋雨霁,仰羡思攀援。谁为持此意,洒翰题空门。

送赵伯常淮西宪副 其二

元代 宋褧

元龙湖海旧襟期,叔度汪洋万顷陂。知君不作媕娿态,拟见澄清报盛时。

江叔志司业堪老园

元代 宋褧

先生尽会婆娑,文苑故老无多。去志任思泉石,归梦枉到松萝。

莆田陈众仲由国子助教提学江浙

元代 宋褧

送君有情忘别恨,愧我无句摅幽怀。固知湖山适吟啸,乃与馆阁成暌乖。

紫凤天吴存曲折,黄钟大吕变淫哇。斯文自是专方面,犹为峨冠叹不谐。

二月二十二日野寺哭张仲容

元代 宋褧

身前谁不羡词华,水散沦漪日散霞。仙桂无缘空种树,幽兰有种自生芽。

泪飘旧殡棠梨叶,酒入荒台野荠花。最是相知呜咽处,洛中松柏渺天涯。

送李文清之官八番宣慰司幕府 其二

元代 宋褧

西南边徼渺烟霞,星土列疆道正赊。羁思宦情应等尔,锦城虽乐不如家。

和王师鲁哭子诗廿七韵

元代 宋褧

我识王内翰,早岁赋美质。筮仕困州县,处友固胶漆。

摛辞若纂组,粲烂锦城匹。福善宜裕后,酬劳当任逸。

苍天不可问,得子旋伤失。君怀未能慰,我恨亦云积。

孟春丧孩女,仍唁仆与侄。阿申并官奴,两儿众所惜。

方期及髫龀,入学相诱掖。亭亭芝芳妍,温温玉缜栗。

随行操几杖,或可弄文笔。一以世科第,一以嗣臧获。

云胡俱夭折,相去不百日。孩女不甚痛,长不恃其力。

初疾忍辄弃,命医恒接迹。终焉莫救药,枉负不慈责。

娟娟竞秀爽,眉目犹在觌。伤心掷絪褓,尘泥污红碧。

父哀犹强饭,母悼不安席。适值吕太史,为我亦傍泣。

渠子岁三丧,鹓邹劳卵翼。尤嗟中殇女,絺绣已能刺。

吾儿幸存二,怀抱若可释。疲劣不好学,稍令诵内则。

君诚旷达士,悲泪莫频滴。祷神名山颠,置妾居侧室。

伫作汤饼会,人醉酒一石。

次韵王伯循御史

元代 宋褧

汉江如练画船开,负弩前驱照岸隈。却是沙鸥解相识,綵衣人著绣衣来。

璧月

元代 宋褧

璧月悠悠上女墙,六街灯市远微茫。随车径去柳家婢,走马独微韦氏郎。

戚里烟尘眩银海,九重宫阙接瑶光。铜驼陌上听鼕鼓,笑杀西楼白玉觞。

宋褧

宋褧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620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