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李昌祺
庚金应候雨收初,一叶飘飘坠井梧。苧服不宜临水坐,藤床已爱背风铺。
衰容未入溪头柳,爽气偏凝石眼蒲。颇觉今朝非昨日,炎凉何苦自相驱。
独酌有述
沉忧如积痾,纡郁剧焚燎。深在膏肓间,异镜谅难照。
往圣垂方书,万病皆有疗。独兹莫措手,浑沌无朕兆。
尝闻达人言,扫涤酒其要。呼妻倒空罍,数斟饮辄釂。
顿觉胸次豁,岂怀酗酣诮。颓然百虑忘,浊醪信为妙。
形答影
有形斯有影,物理固其常。我行尔必偕,我息尔乃藏。
岂但相依附,实此同存亡。学仙非无术,却老亦有方。
古称彭聃辈,其寿邈难量。于今竟安在,孰是长生乡。
多君为余劝,兹道终杳茫。参苓且当止,莫若衔杯觞。
石州慢 咏青娥眉淡竹草
异草从来花别,另一般样颜色。丛间开遍,既非红紫,又非黄白。
闲园旷野,多少黛嫩螺娇,冰盘带露侵晨摘。磁钵放轻研,翠脂凝光泽。
奇特。最风流处,宝镜台前,绣香奁侧。想未欣匀面,慵将填额,懒施粉饰。
且付描扇描图,底须去问倭夷国。谁制与佳名,也端然消得。
送周编修侄还文江
落景照离筵,华音促别弦。老亲长日念,游子几时还。
玉雪中郎贵,青春小阮贤。重来拾瑶草,迟尔五云边。
长相思 其二 春雨
怕倾盆。要倾盆。伞笠都无强出门。满身泥水痕。
行厌闻。坐厌闻。溜响从朝达夜分。聒聋双耳根。
寄萧教谕三首 其三
身名俱未达,朋旧故应疏。多病惟高枕,何人慰索居。
纵鳞思旷野,疲马倦长途。谁似儒官好,优游翰与觚。
题吴山书舍
虎林胜槩闻天下,城外城中总下画。一峰最近是吴山,传道渠家好台榭。
其间非藏玉与珠,剩有万卷牙签储。短檠静夜乐讽咏,小轩永日忘饥劬。
寸阴那肯轻抛掷,及此少年勤致力。无暇岂窥董子园,不贫宁凿匡衡壁。
逢疑必辨理必穷,务使曲畅仍旁通。知行兼该造成德,到此始克收全功。
古杭人物冠江浙,况乃才华迈同列。五策风檐历历陈,一枝月桂高高折。
守令为坊立宅边,新题钜扁笔如椽。比邻多少连居者,若个生男似尔贤。
赏牡丹听琵琶歌
槽圆项细中空洞,翠索金环妥肩重。泛商流徵断仍连,愁怨欢娱杂悲痛。
弹来弹去音和平,满座回颜带笑听。转到天香牡丹品,玉笙宝瑟一时停。
小莺学语泉出窦,湖面跳珠飞雨骤。两弦刚劲两弦柔,促急舒徐自先后。
谩说开元贺老名,梁园别有擅场声。花前众乐才收响,一匹缠头锦先赏。
胡子壮游歌
识子壮游日,才华杜樊川。扬眉吐英槩,远泛江湖船。
江湖少俊非凡俦,青罗束带乌貂裘。挥金买笑纵欢赏,等闲到处成淹留。
淹留从教秋复春,身轻富贵若浮云。璚箫度曲对花听,翠被笼香和醉薰。
家声意气谁可及,喧呼剧饮争豪逸。飞觞百罚双妖娆,岂惜缠头锦盈匹。
光阴悠悠逝水忙,忽看玄鬓点吴霜。娇歌慢舞志终极,长揖相知归故乡。
归来旧态都忘却,貌得高情在林壑。独行只挟琴书随,好境登临有真乐。
风流一去散如萍,天涯无复寻芳盟。雁门学士妙文翰,挥毫莫写平生情。
平生情,良未足,九京若更逢何戡,重唱当年渭城曲。
闻舍弟昌复讣 其三
五十年相聚,俄惊一梦馀。酸辛身后事,愁苦病中书。
苔藓沙场骨,罗纨肉食躯。何如终牖下,随分葬郊墟。
遐龄十景 其二 玉隆仙府
净明宫观轶浮埃,紫气丹光接上台。地夐难寻茅落处,天空犹想锦飞来。
江湖孽去沈沦拯,沙井源通障遏开。鍊质仙岩应在此,不须东海访蓬莱。
东华春望次周编修韵
濛濛香雾散轻寒,翠瓦光凝渐欲乾。乍暖莺声偏好听,初晴树色最宜看。
钟山云近浮双阙,金水波明照百官。犹记粉闱通籍日,文华几度候鸣銮。
送阳生之北京听选
白下相逢政早秋,异乡还喜暂淹留。关河远道同为客,风雪残淹独宦游。
冒雨归鸿投极浦,经霜落叶在扁舟。尊前谩遣离情散,醉后翻成别泪流。
送陈郎中重使西域十首 其四
叠鼓杂鸣笳,天风送使槎。内臣金镂带,壮士铁为檛。
去路缘青海,行营驻白沙。单于争慕义,不用李轻车。
寄胡学士光太二首 其一
蓟门五月似新秋,易水金台王气浮。行在星辰环帝座,故人霄汉扈宸游。
林桑叶尽春蚕老,庭树条空夏果收。良会未期成阔别,几回飞梦到瀛洲。
夏末偶寻洞惠道院
晓起凉月淡,絺衣坐肩舆。洒然尘虑豁,遂即道者庐。
萧条殿廊存,亭轩化荒墟。山门憩樵农,藓砌鹿豕趍。
霤倾有堕瓦,树伐无遗株。仙家尚消沉,况乃俗士居。
蓬莱屡清浅,此事谅弗虚。吾闻至人言,一气运化枢。
莫窥机缄微,孰外定数拘。通由饥亡命,载以贿丧躯。
荣华岂久在,役智悲群愚。
紫薇堂独坐二首 其二
两行官树昼阴浓,吏散长廊退食钟。忽见飞来杨柳絮,始知春色八分空。
病中酬周吉士忱见赠二首 其二
为客何堪倍忆家,还悲伏枕度年华。病魔不逐青春去,醒眼惟愁白日斜。
已觉尪羸疏酒盏,更怜憔悴负莺花。方书药性偏多忌,犹说逢人拟断茶。
竹所二首 其二
王子幽栖地,萧森修竹林。好风催布席,疏雨罢鸣琴。
天籁醒尘梦,凉阴伴醉吟。几竿浑不俗,赖尔悦閒心。
颜用正挽诗
幽栖忘声利,抗志惟云泉。澄神以内照,白首甘草玄。
既混钓耕侣,讵希冠盖贤。魄化名未泯,尘凝榻尚悬。
服膺先民训,委顺安其天。诔文太史述,遗经门人传。
息荫树绕屋,资生瓜在田。掩棺谅靡憾,况乃获归全。
孔曾皆一辙,此理岂今然。
李昌祺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608篇诗文
病起遣兴
再用前韵柬前人二首 其二
留鲁山县
喜张进士叔豫见宿旅舍
重游龙济寺悼无为能上人
送周生还文江
和友人韵 其三
拟唐塞下曲九首 其四
题世德楼
石泉茅屋歌为致仕赵尚书作
送人之广西
容膝轩
感旧游二首 其一
寄同安张忍庵通守
赠太常张丞山水图十三首 其一
送缺生还乡
题山水
题陈道士处静轩 其二
献陵挽歌 其二
哀萧教授引之
富溪八景富 其一
遐龄十景 其五 红崖叠翠
江湖清游歌
送王处士益安之京 其一
送太学王生省亲
遐龄十景 其一 遐龄仙境
和秋景韵二十首 其十三 秋阴
送同年曾侍讲扈从北行二首 其二
富溪八景富 其二 题性灵空卷
宿金乡铺
苏幕遮 题清溪渔隐
赠太常张丞山水图十三首 其十一
送谢明府之桃源
送毛生还乡
山路谑花
题爱日堂
和秋景韵二十首 其七 秋声
和友人韵 其二
金溪邓处士挽诗
左掖闻莺次前人韵
次衡州
宜阳山中
拟唐塞下曲九首 其五
谒卞忠贞祠
送孙吉士省亲还浙
和秋景韵二十首 其十九 秋信
咏蝶
送曹判官苏州治水二首 其一
送人南归四首 其一
孝陵春日陪祀二首 其二 送人之淮安税使
新安谣三首 其一
永思堂三首 其一
庚戌三月三日服阕之京舟次吉水
周原幽居
萧芳桂挽诗四首 其四
和秋景韵二十首 其十四 秋雨
满庭芳 其十 自述
梨花锦鸠图二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