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喜义庄族中子弟会课

喜义庄族中子弟会课

清代 安昶

不识文坛将,今知是我家。英贤欣辈出,稚子尚词华。

妙解胸中竹,清言笔底花。鹏程飞万里,应罩碧笼纱。

诗人安昶的古诗

丁未秋七月赴城监修圣庙途遇风雨二首 其二

清代 安昶

骤雨飞来雉堞迷,龙光塔耸白云低。渔庄方喜跳波鲤,村舍初闻转午鸡。

隐隐雷声惊霹雳,层层雾影断虹霓。城边指点宫墙近,蜡屧街头步步泥。

壬午夏同侄小补赴盛泽分防重访竹轩汪长史三首 其三

清代 安昶

斗室墙高暑气迎,昼长吟罢听蝉鸣。熏风引入宜修竹,溪水回环绕绣楹。

玉树盈庭过谢室,甘棠千载诵君名。西窗剪烛谈心久,萤火檐前暗复明。

壬午春偕侄孙菊园泛舟盛泽至分防署内访汪竹轩长史舟次因赋七律六 ...

清代 安昶

烟花三月暮云深,踏破苍苔觅径寻。遍地柔桑堆白骨,野田苦菜散仕金。

酬神仕女猖狂集,隔院笙歌断续吟。幽兴到今看正熟,亲操一曲付长琴。

喜义庄族中子弟会课

清代 安昶

不识文坛将,今知是我家。英贤欣辈出,稚子尚词华。

妙解胸中竹,清言笔底花。鹏程飞万里,应罩碧笼纱。

登尊经阁二首 其一

清代 安昶

高阁层层接斗魁,而今逸兴忽然来。云梯偶踏三三级,经史如城一一堆。

画槛落红成古木,琼檐摇绿长新莱。未知创建凭谁手,修到今朝有几回。

听蛙有感

清代 安昶

池塘青草乱蛙鸣,断续风传断续声。括耳未亭喧永夜,繁音又起怨白更。

为谁白眼嗔如许,讵为青苗气不平。唤起惜花非汝意,官私到处不求名。

秋山二首 其一

清代 安昶

峭壁摩霄汉,秋高爽气清。羊肠藤络老,鹤径草虫鸣。

木脱岩无翳,枫飞壑有声。樵夫归唱后,山骨露纵横。

壬午春偕侄孙菊园泛舟盛泽至分防署内访汪竹轩长史舟次因赋七律六 ...

清代 安昶

一片湖光绕石堤,落霞掩映野桥西。波翻嫩藻惊鱼跃,风送残花亲马蹄。

宝带有狮人傍立,敌楼无戍鸟空啼。呼童沽酒斟长夜,昂首青云皓月低。

丁未秋七月赴城监修圣庙途遇风雨二首 其一

清代 安昶

新秋一叶下梧桐,又放轻舟乘好风。双桨急翻溪水绿,半帆低压蓼堠红。

回瞻堠岭冥濛里,遥望龙峰杳霭中。屈曲隆亭犹未远,黑云如墨蔽长空。

壬午春偕侄孙菊园泛舟盛泽至分防署内访汪竹轩长史舟次因赋七律六 ...

清代 安昶

夜泊清溪皓月明,万花飞舞暮烟横。文昌高阁窗前立,武帝威风橹后生。

村犬不惊知政肃,庭罗张处布仁声。主翁却赋归来晚,漏尽铜龙已五更。

登尊经阁二首 其二

清代 安昶

画栋帘开瑞霭浮,晓云晴日下岑楼。九龙峰秀回环映,万井烟浓次第收。

枫影乱飞溪渡口,桂香轻拂泮池头。从知到此红尘远,无限清光一色秋。

十五十六两日又下大雨

清代 安昶

猎屐街头百尺泉,疾雷又送雨绵绵。千村云雾迷山谷,万顷烟波泻锦川。

绿树风高头拂地,碧荷浪涌背朝天。良苗快睹乘时发,何必长空下玉钱。

丁丑秋八月随鉴亭家兄监修尊经阁有感二首 其一

清代 安昶

高阁临霄久不开,断碑风雨独徘徊。只今重葺宫墙日,倍想当年梁圣材。

瞻拜圣经同日月,摩挲礼器象云雷。登临平揖龙山塔,恍见奎光接上台。

壬午春偕侄孙菊园泛舟盛泽至分防署内访汪竹轩长史舟次因赋七律六 ...

清代 安昶

不道吴江景象殊,停棺累累傍桑枝。青山有地魂何在,白骨无情吊岂知。

鬼哭但愁风雨夜,邑人偏废蓼莪诗。蔂梩归反奚难尽,颡泚应回睨视时。

壬午夏游盛湖分署补和松陵书院探梅原韵即请竹轩仁兄大人教正

清代 安昶

报道松陵胜石岩,名花人物两超凡。朱砂有色侵华帐,绿萼披香惹频衫。

化雨频临寒骨瘦,春风轻动落英芟。闲来欣诵诸名作,竽滥诗林附一缄。

壬午夏同侄小补赴盛泽分防重访竹轩汪长史三首 其二

清代 安昶

忆别离家有几时,夜深魂梦起相思。月移花弄阑干影,墙外笙吹柳雪诗。

坐卧未宁嫌席煖,宾朋对语笑情痴。三更声动疑宵雨,风过危樯绕碧枝。

壬午夏同侄小补赴盛泽分防重访竹轩汪长史三首 其一

清代 安昶

昔日曾劳访戴船,今宵图晤乏良缘。盛湖风景看如昨,野岸桑麻断重连。

绿树重遮千里目,紫云空袅万家烟。高人驻足知何处,报道姑苏去未旋。

又补和并蒂兰步元人谢宗可韵

清代 安昶

楚畹名葩带笑擎,一茎双蕊似多情。枝夸连理同心结,香洽仁风两袖清。

晤对不因人献媚,低昂那许蝶纷争。灵根偏解相思意,笼处还呈瑞色明。

秋山二首 其二

清代 安昶

瘦碧排空立,孤高天际明。草枯山脊见,霜陨石苔轻。

紫气烟凝暮,红霞叶染成。登临劳屐齿,回首白云生。

寄怀张晓亭妹倩二首 其二

清代 安昶

江城木落雁来宾,策马龙峰望帝宸。纡紫林烟凝晚岫,乱红枫叶逐里尘。

三千里外增名士,十二山中少故人。何日西窗同剪烛,梁吹夜雨话情亲。

安昶

安昶

字叶琴,号蓉溪,江苏金匮(今无锡)人。诸生。喜临摹古帖,草书尤有名。► 27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