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安希范
于役趋王事,无嗟转饷劳。南风利舟楫,春水涨河漕。
仓庾多陈积,闾阎巳浚膏。知君爱民意,何以达天高。
送谭敬卿比部削籍西归
分曹非夙契,抗疏偶同心。先后蒙严谴,相将及故林。
新知乍倾盖,岐路忽沾襟。但使存吾道,何须叹陆沉。
庚申除夕
煨榾炉红绛蜡然,儿孙满座集长筵。眼前巳幸看三代,身外那能望新全。
明日新开天启历,今宵犹纪泰昌年。空馀一掬孤臣泪,中夜潸然落枕边。
和钱启新先生丽泽堂即事 其一
寒冲孤棹气方严,入座阳和顿觉添。谊重师资真聚萃,年忘少长各鸣谦。
乾坤欲发千秋秘,亥子先开七日占。自恨皋比参侍晚,从前妙义乞重拈。
赠瞿元立再赴辰州 其二
丹砂争说出辰阳,不入清廉太守装。却笑当年勾漏令,风流罪过即仙方。
武康卜居 其一
闻说幽栖胜,言寻不可稽。乘风过巽渚,逗雨泊湘溪。
竹坞山堪买,桃源路岂迷。幸凭双屐健,明发恣攀跻。
己未除夕
驹隙流光岁又更,支颐黯自叹浮生。红尘未醒三更梦,青史休论千风名。
绝塞风烟愁莫展,深山卜筑计难成。谋身报国俱无策,但叩苍苍祝太平。
雨中访丁长孺年兄于合溪山居 其一
闻君新卜筑,西入画溪深。不惮冲泥访,聊为载酒寻。
入山谐素愿,避世惬同心。千哉巢由意,高风夙所钦。
晚过山馆
策杖度西岭,诸峰明落晖。乱松群鸟集,野寺一僧归。
山静钟声近,林深月色微。前途烟树合,灯火映柴扉。
江泊
渔人生事足,日坐芦中矶。网得江鱼美,轻舟荡漾归。
高存之以湖山之游有门帖谕阍者走笔二绝代为谢客 其一
朝乘下泽暮扁舟,是处湖山便可游。好谢门前车马客,閒身多为白云留。
郑太初仪部远谪永宁出都门诸公赠言见示次吴采于侍御韵奉赠 其四
抗疏名高满汉京,寸衷日月可争明。爰爰尔自营三窋,矫矫吾甘斥一鸣。
臣节敢云辞万死,主恩犹得贷馀生。投荒此别应非远,何事殷勤唱渭城。
漫吟
溪畔时呼一叶舟,竹炉棕簟伴清游。轻风吹入菰芦去,閒看波间下白鸥。
人日昌平道中晚行
怅别都门酒,轺车入夜行。疏星带远塞,斜月傍孤城。
寒重人无语,风高马乱鸣。遥思传采胜,转觉客心惊。
仲春望后同高存之泛五里湖游漆塘诸山分韵各赋五言近体 其二
幽事逢俱惬,閒情默自娱。农夫争荷锸,渔子竞施罛。
村犬依伐至,山禽赴食呼。俗凉居可卜,三亩傍南湖。
武康卜居 其五
入山赢数里,有坞曰桐城。叠嶂重重抱,流泉曲曲清。
结茆堪避世,种竹足谋生。肥遁曾占吉,于今遁始成。
郑太初仪部远谪永宁出都门诸公赠言见示次吴采于侍御韵奉赠 其一
社稷安危虑独深,一官那敢计升沉。危言竞侧宵人目,严谴终非圣定心。
薄海定知传谏草,故乡犹幸盍朋簪。新诗满牍同心侣,把卷低徊不忍吟。
题邹南皋太平山房图 其一
数亩青山一草庐,竹扉松径亦萧疏。主人抱膝淡无虑,祇有耽书癖未□。
送华秘书还朝
暂释庭帏恋,仍归供奉班。凤池毫再淬,温室树重攀。
阙下东方隐,淮南庄助还。倘承前席问,何策佐时艰。
又用存之韵题湖上隐居
绂冕情元淡,邺园道岂穷。世从骄腐鼠,君自托冥鸿。
夹岸移新竹,开畦种晚菘。扁舟随所适,春事五湖中。
削籍东归留别秣陵诸相知 其四
角巾殊不俗,野服雅相宜。故里春将半,归帆去未迟。
宁亲时问膳,抱子慰含饴。无限田园乐,长歌陶令辞。
安希范
安希范(1564-1621)字小范,号我素。江苏无锡人,明万历年间进士,授礼部主事,因乞便养母,改南京吏部。万历二十一年因上《纠辅臣明正邪》一疏惹怒神宗遭贬,归乡后主讲于东林学院。著有《天全堂集》。安希范同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合称为“东林八君子”。 ► 98篇诗文
春前一日访高存之湖上新筑
清樾堂夜坐
和钱启新先生丽泽堂即事 其二
己丑谷日谒九陵
雪霁后王相公招饮郊园
削籍东归留别秣陵诸相知 其一
削籍东归留别秣陵诸相知 其二
晚登献花岩小星槎
屏居山中忽闻先帝宾天不胜哀感恭赋以志攀髯之恋 其一
辛酉元旦示儿 其一
削籍东归留别秣陵诸相知 其三
泰昌帝宾天
山居杂咏 其一
乾元遇李一了江文谷二隐者
奉使南归出都门
谒鄂侯庙
壬辰礼闱夜集得虚字
癸卯秋西湖遇姚叔度先生赋此为别
龙山咏 其二 万羊冈
以女贞酒寄高存之口占
雨中访丁长孺年兄于合溪山居 其二
高存之以湖山之游有门帖谕阍者走笔二绝代为谢客 其二
龙井访友元王隐君次屠纬真韵
次韵答孙汝师见赠吴兴卜居之作 其四
送孙恒叔比部远谪
新酿熟寄高存之 其二
戴亨融少参以听调北上过访慰别 其二
送顾翼卿按岭南
赠瞿元立再赴辰州 其一
顾季时仪部左迁光州暂归里中赋此代问
龙山咏 其四 小洞庭
秦中丞园
武康卜居 其三
武康卜居 其七
仲春望后同高存之泛五里湖游漆塘诸山分韵各赋五言近体 其三
仲春望后同高存之泛五里湖游漆塘诸山分韵各赋五言近体 其一
浒墅道中遇丁长孺南还同高存之朱文宁宴集舟中
送堵太冲补任江山令
林居漫兴 其二
和高存之六十
郑太初仪部远谪永宁出都门诸公赠言见示次吴采于侍御韵奉赠 其二
牛首山
西林燕集得诗字
林居漫兴 其一
送金太初赴徐练府幕下
武康卜居 其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