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白居易
独眠吟二首
魏王堤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相惜七十欠三年。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感鹤
招山僧
初贬官过望秦岭 自此后诗江州路上作。
春日题乾元寺上方最高峰亭
陈家紫藤花下赠周判官
对酒劝令公开春游宴
达哉乐天行(一作健哉乐天行)
题新涧亭,兼酬寄朝中亲故见赠
闲吟
待漏入阁书事,奉赠元九学士阁老
大水
读张籍古乐府
题文集匮
破柏作书匮,匮牢柏复坚。收贮谁家集,题云白乐天。
我生贮文字,自幼及老年。前后七十卷,小大三千篇。
诚知终散失,未忍遽弃捐。自开自锁闭,置在书帷前。
身是邓伯道,世无王仲宣。只应分付女,留与外孙传。
感秋寄远
三年为刺史二首
如梦令 其一
前度小花静院,不比寻常时见。见了又还休,愁却等闲分散。
肠断,肠断,记取钗横鬓乱。
知足吟 和崔十八未贫作。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941篇诗文
酬梦得暮秋晴夜对月相忆
寄江南兄弟
秋游平泉,赠韦处士、闲禅师
卢侍御小妓乞诗座上留赠
赠郑尹
买花 / 牡丹
六十六
杨柳枝词
钱塘湖春行
初出城留别
杂曲歌辞 其七 杨柳枝
对酒闲吟,赠同老者
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
东坡种花二首
严十八郎中在郡日,改制东南楼,因名清辉,
垂钓
放言五首·其三
途中感秋
池鹤八绝句。鸢赠鹤
微雨夜行
重寻杏园
新春江次
早春招张宾客
北窗竹石
赠元稹
感旧纱帽 帽即故李侍郎所赠。
小桥柳
秦中吟十首(并序)
令公南庄花柳正盛,欲偷一赏,先寄二篇
六年秋重题白莲
辱牛仆射相公一札兼寄三篇寄怀雅意多兴味亦
题小桥前新竹招客
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
白云期
忆江南词三首
郡亭
咏兴五首。四月池水满
读史五首 其四
惜牡丹花二首
骠国乐-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贞元十七年来献之)
赠昙禅师 梦中作
池畔闲坐,兼呈侍中
卖炭翁
自罢河南已换七尹每一入府怅然旧游因宿内厅…韦尹常侍
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
燕诗示刘叟
梦与李七、庾三十二同访元九
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
新乐府 隋堤柳 悯亡国也
秦吉了
小庭寒夜寄梦得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寄问刘白
紫毫笔
夏日与闲禅师林下避暑
秦中吟十首。不致仕(一作合致仕)
有感三首 其三
偶吟自慰兼呈梦得(予与梦得甲子同,今俱七十)
春眠
三月三日祓禊洛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