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白居易
迂叟
经溱洧
令狐相公与梦得交情素深眷予分亦不浅一闻薨逝…继和
朝归书寄元八
夜闻歌者
夜泊鹦鹉洲,江月秋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词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云居寺孤桐
曲江有感
和春深二十首
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
续古诗十首 其二
掩泪别乡里,飘飖将远行。茫茫绿野中,春尽孤客情。
驱马上丘陇,高低路不平。风吹棠梨花,啼鸟时一声。
古墓何代人,不知姓与名。化作路傍土,年年春草生。
感彼忽自悟,今我何营营。
燕诗示刘叟
为薛台悼亡
春来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酬郑侍御东阳春闷放怀追越游见寄
船夜援琴
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栽松二首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云门寺
冬夜示敏巢
炉火欲销灯欲尽,夜长相对百忧生。他时诸处重相见,莫忘今宵灯下情。
尝黄醅新酎忆微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941篇诗文
大社观献捷诗
五凤楼晚望
浔阳三题 其一 庐山桂
对酒当歌
和钱员外荅卢员外早春独游曲江见寄长句
和荅诗十首 其一 和思归乐
虾蟆
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其二
夏日与闲禅师林下避暑
闻微之江陵卧病,以大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寄
和寄乐天
池鹤八绝句。鹤答鸢
书事咏怀
忆元九
赠同座
谈氏外孙生三日喜是男偶吟成篇兼戏呈梦得
宿灵岩寺上院
秦中吟十首(并序)
达哉乐天行(一作健哉乐天行)
会昌春连宴即事
会昌元年春五绝句。赠举之仆射
琵琶行 / 琵琶引
醉后题李、马二妓
新乐府 昆明春
秦中吟十首。不致仕(一作合致仕)
宿张云举院
长恨歌
丝线毯
久不见韩侍郎,戏题四韵寄之
江南谪居十韵
闲居自题,戏招宿客
又戏答绝句(来句云不是道公狂不得,恨公逢我不教狂)
轻肥
竹枝
不能忘情吟
百日假满,少傅官停,自喜言怀
一七令·诗
喜雨
闺妇
早春忆游思黯南庄,因寄长句
放言五首·其三
九日代罗樊二妓招舒著作 齐梁格。
前庭凉夜
读禅经
不二门
三游洞序
风雪中作
黑潭龙-疾贪吏也
南宾郡斋即事寄杨万州
酬思黯相公晚夏雨后感秋见赠
秋晚
问诸亲友
咏身
春尽日
秦中吟十首。议婚(一作贫家女)
九江北岸遇风雨
六年秋重题白莲
春题湖上
五弦弹-恶郑之夺雅也
浪淘沙·海底飞尘终有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